二
这就得从外公的家世说起。
据家谱记载,外公家祖籍湖南。是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征南而入黔的。(插句题外话,看国产电视剧太不喜欢什么汉东省京州市一类假模假式的地名,好好的故事情节被假地名一带感觉就不那么好玩了,当然个人喜好)
经过几个世纪的辗转,到清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外公家一个女老祖人带着她的儿子搬离了入黔老祖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迁到了一个叫坝子的地方。
坝子是片风水宝地,不仅地势平坦,山清水秀,顾名思义有一望无际的大田坝,大田坝宽有二、三里,绵延长十余里,田坝中间还有一条河沟,沟水四季长流,因为河勾旁有两口龙井并排,龙井的水清澈透明,四季不枯,甘甜润喉。
田坝周围山峦环绕,风水非常好。
女老祖人带着她的儿子来到坝子后就一直饮用的这两口龙井的水。
据说这个女老祖人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很懂得教养儿子,她的儿子顺理成章的有了功名。(名符其实的推妈)
女老祖人百年归逝的时侯,她的儿子想将她葬在双龙井后面的龙口处,但打好金井下葬的时侯,突然雷鸣闪电,棺木被闪电踢出了金井。于是风水大师不得不叹口气道:“看来此处主人尚未出现,还是另换地方吧。"
得知双龙井是风水宝地以后,女老祖人的儿子索性在双龙井后面修建了一个自家的祠堂,将龙口风水宝地榨住保护起来,双龙井圈在祠堂的一进天井里面。据说祠堂分为两进:一进天井是双龙井;二进是祭祀大殿。祠堂修得大气辉煌,是砖瓦木石结构。一进大门用大石条子砌成,特别气派。
再后来女老祖人的后人里面出了一个精通风水的人,他根据山脉走向、峦头理气,终于搞清楚了两口龙井的水的不同。其中一口井的水如若长期饮用能起到除风祛湿、治疗百病、健康长寿之功效,便取名“长寿井”;另一口井长期饮用能起到提神醒脑、清肝明目、开启智慧之功效,便取名“智慧泉”。
随后这个懂风水的后人索性又在祠堂旁边修建了一栋一正两厢、雕梁画栋的走马转阁楼,为两层翘角木瓦结构,整体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称为“老屋”。
外公家饮着双龙井的水在老屋住了一些年后,果真人丁发达枝繁叶茂,长期饮用长寿井的水,多出武庠生、武举等武官;长期饮用智慧泉的水,多出邑庠生、拔贡等文官。
到了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外公的爷爷,又在坝子建了水营。
外公的爷爷生了七个儿子,外公的爹也生了七个儿子。
外公的爹一共娶过三个夫人,第一个夫人生了从第一到四,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第二个夫人则生了从五到七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据说,第二个夫人去世后,外公的爹原本不想再娶,但看着三个年幼的儿子没有了母亲很是可怜,于是又娶了第三个夫人,三夫人对三个没有亲娘的儿子很好,视若己出。外公是最小的一个儿子。
三夫人只生下一个女儿,外公的父亲去世的时候。
外公家的家风向来注重教育,七个儿子全都送到外面去读书做事。
转眼到了1935年夏天,第三个夫人去世,当时在老家的只有老三,老三虽说在老家当区长,但是是最不成气的一个,平时除了吹大烟,不太理正事,区兵区将们从不操练,为了占点小便宜反倒是叫区兵们来帮他家干活。所以一伙土匪早就摸清楚了当时外公家防守不得力的情况。想趁着防守不力,轻轻松松来干一票大的。
三夫人去死以后,老三觉得又不是自己的亲妈,压根儿就不管,因此最小的妹妹只好捎信去找他七哥即外公回来给她妈妈料理后事。
知道三夫人去世没人管的情况后,外公便急急忙忙的只带了一个勤务兵就往老家赶。
当晚到达县城,外公自然是住在老丈人家,休息一晚第二天再接着再往老家赶。
第二天一早勤务兵去马圈牵马的时候,突然听到他大喊:"营长快来看,你骑的马咋是跪着的?"勤务兵这一声叫喊,把家里其他人也引了过来,外公的老丈人一看这个情况。马上就对外公说:"你的马太累了,休息两天再走吧!"老人家心里其实是犯忌讳。因为一般情况马是站着睡觉的,这是一个个非常不吉利的信号。但年轻的外公根本不信这些,同时觉得如若是亲妈过世,晚一天两天还好说,既是继母,而且在家的三哥又撒手不管,更不能让旁人说闲话。所以也不顾丈人家人的竭立挽留,还是硬赶着马往老家赶。
外公头天晚上到家,三夫人的丧事都还来不及操持。第二一早一千多土匪,在匪首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直奔坝子,将外公家的水营围了个水泄不通。
跟外公一同来的勤务兵,是本地人,所以当晚一到家,外公便打发勤务兵回自己家了。长期不在家里住,对家里的情况外公并不是十分熟悉,情急之下检查了一下家里只有五六杆破枪,好在自己带的德造快机手枪还好用。土匪上午九十点钟开始围困水营,凭着水营屏障,外公等沿着水营围墙射击孔轮换射击,一直坚守到下午四五点钟都没被土匪攻进来。据说土匪们久攻不下都快要撤离了。谁料想在这个时候,土匪们发现了一棵倒在水营小营门旁边壕沟外的槐树,一直没有被清理掉,正好靠在水营围墙上,土匪就沿着槐树攻进了水营。外公见势不妙,遂打开大营门,准备突围,但寡不敌众被土匪打死。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