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大头2022-09-04 20:48:58

我对张均田教授印象点滴

 

大约一年前?在药研所85群见到锡明同学传来的信息,张均田教授病逝。

 

记得1985年春那年参加研究生复试,我与锡明一道忐忑不安地进入药理学老前辈宋振钰教授的办公室,张均田、还有我的导师陈先瑜也在场。三位面试教授和蔼可亲,感觉就是像我的父母,心情立刻释然。

 

后来进药研所学习。锡明在三楼实验室做学习与记忆药理方向研究,那里人员流动多,锡明人也随和,所以,我会经常往三楼跑,张教授见到我们晚辈很热情,外出开会回来也会捎点小礼物送给大家。

 

我们实验室的高级技师大老陈,通晓四国语言,受人尊重。所里那些早期从欧美归来的老先生,对大老陈都主动招呼,嘘寒问暖。大老陈常常夸张教授,真是个帅才,组织部长,有担当,总之,不知道怎么夸,一句话,肃然起敬。

 

张教授除了忙于指导研究生以外,还有不少药理学学会组织管理工作,印象最深则是,1988年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的亚太地区国际药理学术会议,从邀请策划串连,从奔走到接待,事必躬亲,带着年轻人,像大将军般指挥若定,一对一,贴心也贴身,指挥协调国外学者来宾的住宿与出场,更有游览和晚宴,搭建了能量不轻的药理学学术交流的平台。

 

大会期间,我奉张教授之命,去首都国际机场接待日本和意大利来的教授,至半夜到达宾馆,张亲自在大厅前迎接,而后,张要我在宾馆留宿,与他和王振纲教授同住,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五星级酒店的经历。非常遗憾,那一晚,我无法入睡,因为有韩国学者临时要求参加会议,而且中韩那时还未建交,另外,对方催的紧,需要连夜与外教部联系,等事情办妥,张与王二位鼾声如雷,你来我往,互不罢休。翌日,早餐时,张与王两位先生问我,昨夜休息如何?我则如实报告,哎呀,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么大的打鼾比赛声,结果他们二位哈哈大笑,相互推诿,“我的呼噜声真有那么响吗?”。我注意到,国际会议期间,张教授的眼袋变松大,但他仍精力充沛。会议结束告别晚宴,张教授站在宴会厅门口,至到每一位外宾入席后,他才进入宴会厅安排每一个步骤,尽善尽美,确保无误。王振纲教授,当时是药理学会理事长,对我说,我真服了张均田,江西人真有股干劲,能办事。。。。

 

要记录张均田教授的事情,肯定能写本书。我最欣赏的是,全国政协主席汪洋送的挽联,称张均田教授为“张均田同志”,非常到位和贴切,虽然人无完人,但张均田教授的确是位好同志,极有修养,道德楷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