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2019-01-13 05:26:53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言忠恕很多,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谓对孔子之教的概况,但只理解到发用层面,离融会贯通还差一层。这也正是为什么孔子单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自以为知之,答,“唯。”实未理解孔子是以“德”为本统摄仁、礼、忠、信。 比如,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虽不能说君臣对等互动,但臣对君之忠也不是无条件之愚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如何,则不言。一说“所欲”,就不得不说争。儒道墨都以“不争”作为去乱之基础,所以他不能说“争”是人的根本欲求。这种双重否定句,孔子用得很多,比如,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实为追求名。什么是名?什么是虚名?其实很难分辨。反正,一见“子曰”大家都往好、高、精、妙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