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园2019-10-02 18:17:14

诗曰:

佛家弟子不求官, 

黄牛落地显平凡。 

善恶原本从心念, 

后世之果看从前。 

 

书接上回。鱼木子投胎的这个镇子,就是前面书中提到过的半边镇。 

半边镇在黄河河套以里。镇子当中,自南向北,流过一条小河,因沿河两岸生长着许多红柳树,故取名叫作红柳河。这一带的地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镇子南面有一座白于山,便是这红柳河的发源地了。红柳河将小镇分成东西两半,镇子南北两端,各有一座石桥。原本这镇子的东西两边,是一般的大小,一样的风景。农田错落有秩。谷子、高粱、棉花、红薯、大豆、糜子,样样得种;瓜果、核桃、红枣、荞麦,也都长得漂亮。那未开垦的土地,就留作草场,也是风吹草低现牛羊。镇中有百十来户人家,家家仓谷满,圈内饲牛羊。真个是四季分明,物产丰饶的一方小天地。 

也不知是哪一年,正值六月十三,酷暑难当,到正午时,骄阳似火。忽然间,从天空中压下来一团黑云,这团黑云越滚越大、越压越低。天空很快就黑下来了。人们恐惧,纷纷逃回屋内,紧闭门窗,不敢出门。这团黑云坠落到红柳河的西岸,顷刻间电闪雷鸣。那雷响得连脚下的大地都随着抖动,屋顶上都掉下土来;那闪电一道接着一道,仿佛要把那团黑云一片一片地撕开。紧接着,便听到暴雨降落的声音,哗哗的声响,犹如瓢泼一般。这一场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多时,雨也停了,云也散了,天空中依旧是艳阳高照。人们从惊慌中恢复过来,只当是经过了一场骇人的暴雨。可是到了傍晚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西岸土中的大小虫儿,连同野兔、野鼠、黄狕、土蛇等等,一窝蜂地,全都沿着镇子头尾的两座小桥,向东岸涌来,而且谁也顾不得吃谁,只顾着奔逃。人们惊异,让开道路,不敢捕捉,也不敢伤害。这一晚,镇子上人们议论纷纷。

第二天一早,住在西岸的人们便早早地跑来东岸,说那一夜非常寒冷,比冬夜还要冷,简直耐受不得。东岸的人们不相信,往西岸去看,才过了河,便觉得冷气森森。这一下,镇上的人们骚乱起来了,投亲的、靠友的,急急忙忙地拆了西岸的宅院,般来物料,在东岸重新安家。西岸的土地也变得越来越冷,庄稼和草都枯死了。西岸的树木,也只有沿着河岸的一行红柳树能够存活。后来,小河西岸变成了一片漫漫的黄沙,已是毫无生机。镇上的人也不敢走到西岸去,因为那西岸的土地上寒气很重,去了西岸就会染寒气,就会生病。从此,东西两岸,面貌迥异,临近的乡民便叫它“半边镇”。天长日久,这镇子原来的名字,已被人们淡忘了。 

鱼木子投胎的人家,住在镇子的北端。丈夫名叫董植,是个正直、勤劳又热心的人;妻子也很贤惠。董植除了照看自家的农活,还热衷于一件事,那就是探查西岸的那片寒冷的沙地。他在西岸较远的地方开出荒地,种植了许多甘草和榆树苗。然后,先将甘草移栽到西岸沙地的边缘,若不能成活,便向外移,渐次找到能成活的地方。再将榆树苗栽在附近,若不能成活,也向外移,直到能成活的地方。依着这个办法,渐渐地找出了西岸寒地的边界。         

镇上的人都视董植为英雄。董植家里忙不应的农活,镇上的人们都主动来帮忙。镇上凡有人家酿酒,都会送一些给董植,让他去西岸时,带在身上御寒。董植常去西岸,身体早已着了寒气,取妻十年都不能得子,任凭众人相劝,他还是不肯放弃。眼看丈夫的身体每况愈下,董妻哀求,夫妻两人,这才焚香祷告,祈求得子。

鱼木子投胎后,董妻有了身孕,镇上的人们都奔走相告,当成个喜讯。有人就自告奋勇,要代替董植去西岸栽树,让他在家照顾妻子。董植却说:“我已经有了经验,已摸清寒地的规律了,干起来快些,更何况我已然着了寒气,何苦再要搭上你们。只差几百步的路了,这寒地的边界就被我圈起来了。到那时,圈外的地就可以利用了,大家也不用害怕着寒气了。”

六七个月后,董植栽下最后一棵榆树,回到家中就卧床不起了。镇上的人都来探望,全都提着自家上好的羊肉、猪肉、活鸡、药材等,给董植补身。可是,此时已无力回天。董植给未出生的孩子取名叫董永,希望他永远都生活得好。几天以后,董植就去世了。乡民们都很难过,就在西岸榆树之外的一块高地上,葬了董植。墓碑上刻着:西岸地主董植之墓。大家觉得,这西岸的土地都应归董植所有。 

董植死后,黑白无常引着他的魂魄,来见阎王。阎王道:“我知你是个好人,在阳间未曾作恶,平日里也心怀慈悲,谨慎德行,如今舍身为众人谋利而失了生命。我不叫你受苦,也暂不许你轮回。你且在这阴间做些修桥补路的事情,待我具本表奏玉帝,看他如何指示。”  不久,玉帝派来太白金星,手中托着一只银匣,内中装着一只精灵,是那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打杀的妖魔。太白金星将那精灵打入董植的魂魄中,又将董植的魂魄收入银匣,带上了天庭。太白金星来到王母娘娘的后花园——蟠桃园,选了一朵盛开的桃花,将那桃花长得大大的,将董植的魂魄置于花蕊之中。园中的七位仙女,帮忙采了一百只蟠桃。太白金星将这一百只桃子全垒在花蕊中,盖住董植的魂魄,做起法来。桃花的花瓣,重又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大大的花蕾。这蟠桃并非是人间的桃子。它是一个“虫”字旁,其实是个蠕动的虫儿,内中全是真气凝结成的。太白金星做法,将花蕾中蟠桃的皮儿,一个一个都刺破了。真气充满在花蕾中,他就用这些真气,给董植塑成了仙体。花瓣儿重新打开时,董植便从中飘了出来。太白金星引着董植来到凌霄殿。玉帝封董植为巡河官,巡查人间各处的河道。因董植体内的精灵原与人间无甚瓜葛,从此,他对董妻、半边镇、和在人间的经历,虽然还有些记忆,却已没什么感情了。 

董植去世后,董妻就由镇上的人照顾。这一天董永出世了,是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生产很顺利,产后的生活也衣食不缺,只是因懂植常年顾不上家,董妻就将农田、畜牧、洗衣、打柴等家里家外的事务,一个人承担起来。虽有乡亲帮忙,却早已是操劳过度,如今带着孩子,更加劳累。董永两岁多时,董妻也去世了。

黑白无常引着董妻的魂魄来见阎王。阎王道:“我知你是个受苦的人,勤劳贤惠,却不幸劳累而死,才别了夫,又别了儿子。我不叫你受苦,即刻许你轮回。你若愿做个男儿身,可许你做个城中之主;你若还愿做个女儿身,可许你管得千亩良田。”  董妻问道:“不知我夫在何处?”  阎王答道:“你夫君已上天庭,做了巡河官。”  董妻道:“我夫君不听我的劝告,执意去那寒地里做事,以至家破人亡。他既已入天庭为官,我也不必念他。只是我儿年幼,便没了娘亲,实在是可怜。如果我投胎转世,重新做人,比我儿还要小上两岁,又不记得生前的事了,如何能照顾我的娃儿!还请阎王送我回去吧。”  阎王道:“既入阴间怎能还阳!你既惦念你的孩儿,我便遣你到望乡台,扫扫地、点点灯。你若有了转世之意,我仍许你个好去处。”  言罢,取出一册竹简,交给董妻道:“你将竹简打开,念动竹简上的经文,就可以看到你的孩儿了。”

董妻无奈,只得随着小鬼来到望乡台,点起油灯,打发了小鬼,便展开竹简,念动经文。那竹简上果然映出了一个窗口,现出了董永生活的场景。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