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Dreamers2021-06-24 14:59:01

上回说到王闹的加拿大“干爹”威廉88岁寿终正寝,但是因为老年病的问题最后的日子受了很多罪才一走了之。

其实十来年前王闹已经和老爷子达成协议:我为你养老送终,你的这套房子,还有存款,得留给我。老爷子曾说过:你好好跟我过,我不在了,这都是你的,你以后养老就不用太辛苦了。王闹听了,以为老爷子还有不少家底,因此心里踏实了很多。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老爷子没什么存款,而且唯一的一套自住公寓已经办了反贷款,也就是说,这套公寓在他死后是留给银行的。

我是怎么知道的呢?有一日去威廉家作客,那时王闹基本上都在国内“PQ”(“PQ”是“骗钱”的拼音缩写,乃王闹爱用的暗号,将国内人挣钱的现状一针见血表现出来),不在老人身边。在威廉家,我无意中在茶几上看到文件和表格,上面醒目地打印着“reverse mortgage”(反贷款)。我知道这边老年人办反贷款的不少,他们觉得退休金、养老金不够支持自己到处度假、休闲的生活方式,于是将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银行每个月支付他一笔钱;直到他去世,银行便可以收走他的房产。我还纳闷呢,这老爷子的公寓不是说留给王闹了吗?怎么又反贷款了呢?

一次与王闹通话,提及此事,王闹死活不信,坚持认为是我看走眼了。他的人格一大特点就是凡是顺他意的话他就信,不顺他意的话他就不信。我说,好吧,那我就不说什么了。结果后来王闹回到温哥华,果然和威廉求证了此事。好在反贷款数额不特别巨大,在王闹的坚持下,威廉同意出售这套公寓——寸土寸金的温哥华市中心西端毗邻英吉利海湾和斯坦利公园的公寓,1100平尺,只卖了75万加元,所挣的钱一部分用于返还银行的反贷款,一部分再缴纳首付款购买一套更小的公寓供老人居住,剩余的钱全给王闹。他们要是晚卖两年,就可以卖到120加元以上,可是当时王闹着急要钱啊,他三下五除二就把钱转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泰国,还办了所谓的“养老签证”。老人家入住新买的40万加元的小公寓以后不甚满意,但是随着岁数越发见长,出行越发不便,只好顺着王闹的意思了。结果这小公寓没住两年,王闹又撺掇老爷子把小公寓也卖了,65万成交,20多万加元差价又带到了泰国,要买房置地。老人家继续租住这套公寓,每个月从退休金啊、养老金中缴纳房租给新任业主。新任业主是上海移民,来不了温哥华长住,找租户正求之不得,所以他们一拍即合,王闹称心如意。

人在温哥华,类似的事情听到过不少——这边很多老年人要么没有子女,要么和子女无甚来往,所以时常立遗嘱将自己的房产赠送给最后为自己养老送终但无血缘关系之人。光我知道的就有一华人大姐照顾一香港老太太,最后香港老太太把自己价值百万的温哥华西区独立屋送她继承。威廉的老哥们霍华德现在是80多岁的老人,在他还是60多岁的时候,就因为他承诺给一80多岁的垂死老人在他身后照顾他的爱猫,那老人更改遗嘱将自己价值50多万加元的公寓转送给他。威廉还有一邻居,这老爷子三个子女都在美国工作,老人去世的时候竟无一人回来,于是老人一气之下立遗嘱将自己的房产送给了自己的菲律宾护工。敢情这里的人对于房产留给子孙后代的观念没有中国人那么强,他们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念头。

威廉去世头几年,王闹已经移居泰国芭堤雅了,偶尔回来看看威廉,并和我们一些老朋友一聚。他是逢人就说泰国种种好处,并忽悠大家都去泰国买房养老。一晚,半道朋友凯西、莎拉,还有我,应王闹邀请去煤港一家西餐吧聊天。我们沐浴着海风,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北温哥华,品尝着王闹为我们点的咖啡、啤酒,唯独觉得好像缺了个毛豆。于是让王闹把服务生叫来,看看菜单,可是人家这西餐吧哪来的毛豆呢?想点个下酒小菜,只有炸薯条。莎拉道:“没有毛豆也不能便宜了王闹,那就点个炸薯条吧!” 于是王闹就点了一大盘炸薯条。王闹摇摇头,道:“在泰国,可比这强多了。”

“真的,你们真地要考虑考虑,应该去泰国买房,这边卖一套,泰国买八套!” 王闹道。

“靠谱吗?别被骗了!” 凯西似乎不感兴趣。但是莎拉似乎有些动心,还问我会不会考虑。

我道:“真想不通。人说温哥华是养老的好地方,怎么他偏偏要去泰国?我又不是没去过,都去过五、六次了,就冲着那湿热,得让人减寿十年!”

王闹一听急了:“你怎么就怕热呢?我就喜欢热,你是喜欢冷。”

“我倒不是喜欢冷,当然不冷不热最好,但是如果让我在冷和热之间挑选一个,我宁可挑选冷,” 我解释道。王闹不怕热我是很清楚的,那一年夏天我们去意大利,37度高温,我都热得发晕打颤了,买瓶矿泉水就往头上浇,而这人就跟没事儿似的。

莎拉关心的则是泰国购房是不是能升值,因为她前些年在广西北海买的公寓,分文不涨。最后卖掉,血本无归。

“肯定能涨,你看,现在中国人去泰国买房的越来越多,只要有中国人扎堆儿的地方,房价肯定能炒上去!” 王闹道。

“再升值恐怕也升不过温哥华吧?泰国有什么魅力能让你抛弃温哥华呢?” 凯西问道。

王闹眉飞色舞道:“你们不知道,中国是地狱,加拿大是人间,而泰国就是天堂!”

“中国怎么成了地狱了?你也把中国说得太惨了吧?” 凯西笑道。凯西心目中最好的地方就是深圳,连温哥华都比不上。那泰国,她更瞧不上了。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很多事你都没经历过,所以我有发言权。” 王闹道。

“你说说看,加拿大怎么成了人间,而泰国则成了天堂?这么多泰国人还想移民温哥华呢!” 莎拉问道。

王闹讲起来他的泰国故事——当然,这都是从他口里说出来的版本,因此你听听就罢了。他早就打算移居泰国,并选择了芭堤雅,一来距离曼谷很近,去机场便利;二来芭堤雅有海,可以尽享海滩、海鲜的乐趣;三来芭堤雅配套设施比较成熟,生活便利;四来有他喜欢的艳情场所,他喜欢打情骂俏、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他喜欢搭讪陌生人并开过火的黄色玩笑,这在加拿大会被人认为是精神病或性骚扰,但是在泰国却颇有市场。在加拿大他想约炮从来都约不上,但是在泰国他丝毫不愁,给个20加元,香的臭的直的弯的,什么人都可以招之即来。泰国路边快餐美味可口、超级便宜,炸鸡腿、炒河粉、菠萝饭,一两加元管你吃饱吃好。他天天不用做饭,吃饱喝足再去做一个泰式全身按摩,回家游泳池里泡泡,再美美睡上一觉。虽然加拿大有全民免费医保,但是芭堤雅看病也超级便宜,私立医院诊所都像五星级酒店一般,态度好得让人觉得自己仿佛是尊贵的王室成员。莎拉对此尤其心动。她前几年在美国种植了一颗牙,花了5000美元。她心想,与其在这边种牙,不如拿着这钱去泰国连吃带喝带机票带看牙,没准还绰绰有余。

我道:“别光说享受,请问芭堤雅有卢浮宫吗?有大都会吗?有歌剧、芭蕾吗?” 王闹道:“咳!有人妖演出啊!特棒!” 还有“一枝独秀”、“美军俱乐部”、“金丝猫”、“美女与野兽”,等等。莎拉听了,捂嘴偷笑。凯西不解,问道:“一枝独秀是什么东西?” 王闹立即绘声绘色描述起来,毫无禁忌。二女士又想听又要让他打住。

俄罗斯人有句谚语:有尾巴的东西真简单。意思是说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故而“简单”。我则觉得这句谚语比喻很多男男女女都很恰当——活着,思考的尽是口腹之欲、声色犬马、公寓别墅、收入开支,等等,永远都跑不出这些话题。我其实很羡慕简单的人,也好,少了很多对于宇宙人生的困惑。

至于是什么让王闹把中国归为地狱,泰国归为天堂,王闹说是人。王闹道:“活了一辈子,对你最好的是中国人,最坏的也是中国人!” 在他眼中,泰国人个个都和颜悦色、不温不火、善良纯真、一尘不染,似乎是佛菩萨再世。王闹是喜欢结交朋友的人,很容易就跟陌生人穿一条裤子。加拿大社会人人保持界限,以礼相待,与他的性格格格不入,但是他认为到了泰国他则如鱼得水。

我笑道:“王闹啊王闹,当着凯西和莎拉的面,我暂且把话先给你搁这儿,话别说太满了,不出两年,有你哭的时候。” 一个上六十的人了,应该有不少人生阅历,竟然思维还那么简单、冲动,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文化自然有差异,但是人性都是相通的,一个事物有你欣赏的一面,必然会有尚不可知的另一面。你以前每次去泰国都是游客,而如今你跟泰国人做起了邻居,交上了朋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果然,这话叫我说中了。不出两年,王闹辛辛苦苦带去泰国的45万加元,全被泰国人卷跑了。给我一打微信电话,就是唠叨泰国人张三李四欠他钱的事儿,成了祥林嫂,我也听不出个头绪,最后我不得不直说:请不要跟我说这些负面的,我不想听;你如果给我来电话,请只说阳光的一面。王闹连连应允,不过他很善于阿Q精神疗法,反正钱没了,还有自住的一套独立屋,还有用于出租的公寓,每个月还可以从加拿大领取遗孀津贴600多加元,基本生活是没问题的。本来希望在泰国当起富豪,没想到一夜间标准降到如此之低,这叫能伸能屈。

王闹自我安慰道:“你发现没有?人一生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总会熬得过去,总会有一扇门打开。”

我回道:“王闹啊王闹,这话要是20多岁的年轻人说也罢了,可是你都是夕阳红的年纪了,该舒舒坦坦、安安稳稳享享福了,还说这话不闹心吗?”

王闹尴尬道:“那是,那是。”

费尽周折从加拿大“干爹”那里卷走的45万加元,两年就叫他在“天堂”泰国造没了,被他的一个个“佛面善心”的泰国“朋友”顺走了。这原委说来好笑——头一笔25万加元,他要在芭堤雅投资买房,但是外国人在泰国买房需要注册公司,或者找一个泰国人持有,然而二人再签一个合同,所有中国人都是这么操作的,可是这王闹一冲动,没有操作好,直接把25万加元打到了他认识的一个泰国女律师账户上,让那律师帮他买房。他叫人家“老太太”,其实人家还比他小好几岁。王闹有个特点:防君子不防小人,泰国女律师不知怎么把他虎得团团转,让他以为遇到了比亲姐妹还亲的人,不仔细研究法律法规,也不仔细过目法律文件,愣是把25万加元转账给了这泰国女律师。谁知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每次电话联系,那女的要么不接,要么支支吾吾,最后找到这女人,她才告诉她,买房子用的是她女儿的名字,她女儿把房子卖掉了,钱给用了。

女律师依旧一脸客气,和颜悦色道:“哎呀,我们家里也有急事啊!我儿子上个月打死了人,蹲了监狱,我们需要钱来保释、赔偿,多亏遇到你这么个大好人啊!真是救了我们一家人的性命啊!太谢谢了!我们一定会慢慢还的!”

王闹好面子,叫人这么一说,顿时软了三分,道:“不用谢,不用谢,应该的。”

不过回到家一想,不会吧,我怎么成了慈善家了?于是他又找到这个女律师,拐弯抹角让她写个欠条。女律师痛痛快快答应了,用那像蚯蚓爬行一般的泰文写了两行字据,王闹也看不懂,还要另找翻译证实。女律师看他不放心,又道:“哎呀呀,我一定会还的啦。你看,我这里有生意,有客户,我也跑不到哪里去,是不是啦?你就是起诉我,我也没意见,我们实在是没辙了。”

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了,这女律师至今一分钱没有还。你去找她,她也不躲你。你打电话,她也痛痛快快接。你催她,她永远说一定还钱,但是永远没有钱。你要是去法院告她,她说就是坐牢,也没钱还;坐牢更好,那就不用还钱了。

这25万加元造没了之后,王闹不接受教训,又造了20万加元。原来,他不知在哪里又邂逅了两个泰国女子,要向他借高利贷,每人借相当于10万加元的泰铢。王闹去过她们的公司、住宅,看到二人工作、家庭都很体面,有稳定收入和固定资产,又被二人说的“高利息”所打动,就那么借出去了20万。第一个月,二人都还了高额利息,王闹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还给我微信电话炫耀一番。不料,到了第二个月,二人跟商量好了似的,都开始分文不还了,声称家里出现经济困难,于是又重演了女律师的一幕幕——你去找她,她也不躲你。你打电话,她也痛痛快快接。你催她,她永远说一定还钱,但是永远没有钱。她谢谢你雪中送炭,感恩戴德,又说,你要是去法院告她,她说就是坐牢,也没钱还;坐牢更好,那就不用还钱了。

就这样,45万加元没了。远在温哥华的莎拉听说了,道:“看来人家说的对,是的你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到手了也得飞了。” 凯西则道:“我看那王闹就是个败家子,你给他无论是四万五,还是45万,还是450万,他都会给造没了。” 

我笑道:“也别这么说,就当他去泰国做慈善了呗,这不,他一口气帮了三个泰国家庭!”

说到王闹骨子里自认是女人,到了那泰国花花性都,自然少不了找男人。一次去街边按摩,认识一个泰国按摩技师,来自清迈。王闹又一次做起了“慈善”,当然,因为丢了45万加元,这次手笔不可能太大,于是不惜用加拿大信用卡透支了二万加元,帮泰国按摩师家里开启了饭馆。欲知详情,且看下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