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2021-10-29 01:42:29

读书

 

我的书都留在上海了,好几年前问我家老爷子,书能不能寄来?答说,以后还不是都是妳的?后来忘记是寄来还是托人带来了一些旧照片,还有一本大学同学毕业留言薄,算是落实。

 

现在的生活里,看书是奢侈的。平板都看不过来,看书实在太古典,太没节奏了。床头那本《圣经》,与其说是读的,不如说是用来镇的,更加贴切。现代人已经习惯被信息引领,哪还会自己慢悠悠地进入内容。

 

但是看书始终是极有吸引力的。一本不厚不薄的纸质书,拿在手里,心里的期待就不自觉地升起来了。一定要从引言开始看,哪怕要看上一整年,也不能漏掉一个字。这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眼看书剩下的部分越来越薄,心里急得不得了,不肯那么快散场。

 

读书最密的,要数初中的寒暑假,放假前一定被带到姆妈学校的图书馆里,借好几镙书回家,姆妈拉的书单,全部要在假期里读完。

 

初中我好像还没那么叛逆,还能关在屋里看得进书。我们家也很奇怪,三个读中文系的,书橱里却几乎没有唐诗宋词,还是到我毕业,才带回来几本。上海人的“崇洋媚外”,在我家的书橱里,有张扬而确实的地位。

 

一直到高中,读书还是日常且美好的事。男同学送的第一份礼物记得是一套两本的《爱玛》,绿色封面的,两本封面的绿色还有色差。里面应该还夹着书签什么的,后来不知怎么被班主任收去当喊家长的证据了,一个学期也没还回来,也不敢问。这样的情节,要是写进怀念青春的连续剧里,应该会蛮生动的吧。呵呵。

 

好像当时的女生都蛮爱看书的,卷一本《简爱》或者《呼啸山庄》去上体育课,男生打球,女生躲在一边看书,还蛮常见的。我还因为常常在一边看书,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吸引到很好的女同学,多少年以后讲起那天的情形,一起笑得前仰后合,心痒难耐。

 

看书像听歌,只要有起心动念,不用一秒,就会即刻进入那个对应的情景心境,分毫不会差,次次不落空。

 

要是想重温青春的感觉,不如找本书来读,试试看看,心里会出现什么画面,会出现谁的样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浮云驰2021-10-29 02:12:39
    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有一段阅读热情,现在改成电子阅读了,也挺方便,就是感觉上差点意思
    Anthropologi2021-10-29 05:28:02
    我直到现在也喜欢买实体书,因为可以用书签儿:)
    可能成功的P2021-10-29 14:14:34
    我也特别喜欢书签。收了很多衣服的tags,改造成书签送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