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半叶,京剧走向成熟,清朝著名画家沈容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图是一幅有历史意义的画卷,画出了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京剧著名演员的戏装像。画卷上有第一代京剧演员程长庚、卢胜奎、郝兰田、杨鸣玉、刘赶三等五人,第二代演员谭鑫培、梅巧玲、张胜奎、杨月楼、徐小香、时小福、朱连芬、余紫云等八人,其中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刘赶三等人均任过“精忠庙”庙首。这十三位京剧名演员开创了京剧一时之盛,又是民国时期许多京剧流派的源头。程长庚前面已有说过,这里再对其他几位简单介绍一下。
卢胜奎(1822~1889)江西人(一说安徽人),中国京剧形成初期演员,工老生,也是最早的京剧剧作家。乃丑角巨匠萧长华之义父。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爱戏曲,常与剧界人士交往,因屡试不中遂入梨园。入剧界后隐去真名,时张二奎正值红极之时,便取“胜奎”为艺名。谭鑫培常与他配戏,做功身段亦受其影响。他以念白与做功见长,唱功亦稳实淳朴。所演老生戏讲究剧情戏理,尤擅长扮演诸葛亮,有“活孔明”之誉。由于文化高,不仅熟读史书,钻研文学,且通透戏场,极善编戏,三庆班所演本戏皆出其手,其中以36本连台轴子戏《三国志》最为著称,演薛仁贵征东事之《龙门阵》及《法门寺》)等,据传亦为卢氏所编。其中许多单折成为京剧优秀传统剧目保留至今。因剧本为一台戏之根本,故人称其“卢台子”。
郝兰田(1832~1872)安徽怀宁人,清末京剧老旦著名演员,王瑶卿之外祖父。原为徽戏演员,工老生。后因三庆班缺少老旦一工,郝自请改唱老旦。在当时,因老且唱工呆板,黯无生气,多不被人所重视。郝兰田能综合各家老旦之特长,并以老生唱法参合旦腔韵味,而创制出老旦新腔。从此,京剧老旦一行的地位,一跃而上,始为剧界内外所重视。清末民初著名老旦龚云甫是其弟子。
杨鸣玉(1815~1894),祖籍江苏扬州甘泉县,因排行第三,固人称杨三。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为人耿直,不苟世俗,为后人所赞誉。由于其艺术高超,名声远播,甲午战后,清廷签订卖国条约,在他病故后有“杨三一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李鸿章)是汉奸”的说法,足见一斑。
刘赶三(1817~1894),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在当时京剧丑行演员中,首屈一指。因其艺高,常被多处邀请,他同时在三个戏班赶场演出乃为常事,遂以“刘赶三”为艺名。他的嗓音清亮响堂,念白清脆爽利,冷隽诙谐,做表传神,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能根据剧情自编唱词唱腔,改变以往丑行“重念不重唱”的状况。所演人物无不幽默风趣。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喜剧艺术警世讥俗的传统,常于台上抓哏,嘲讽权贵,抨击时弊。当代戏曲专家任中敏先生对刘赶三作了极高的评价:“一身是胆, 铁骨钢肠,从不知权势为何物。方其于技艺中大张挞伐时,短兵一挥,广座皆无!其技敏绝,其勇空前,为优谏拓出‘大无畏胆’与‘大无人境’。”
梅巧玲(1842~1882),江苏泰州人,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扮相雍容端丽,表演细腻逼真,念白文雅脱俗。在京剧早期,青衣、花旦的界限很严,但他戏路很广,两种角色兼工,为后来京剧改革家王瑶卿创花衫行当开了先河。为人极有人缘,是四喜班主要旦角。三十几岁即掌管四喜班。长子梅雨田著名京剧琴师,次子之子就是梅兰芳。
时小福(1846~1900),京剧青衣演员,四喜班主演之一,曾一度继梅巧玲掌四喜班,1886年被选为清官教习。嗓音委婉,高亢嘹亮,略欠圆润,吐字发音真切,但仍不脱徽调味道,唱法属阳刚性质,唱腔极富情韵,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誉。
朱莲芬(1836~1884),出生于江苏元和,幼学昆旦兼习皮黄,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名重一时。常与名丑杨鸣玉合作,享誉剧坛,且擅长书画,弟子有陈德霖等。
余紫云(1855~1899),京剧青衣演员,湖北罗田人,同光年间搭四喜班,与当时之时小福称一时之瑜亮。不仅基本功扎实,技艺精湛,而且能戏多、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尤精跷工。他演二本《虹霓关》之丫环,在“献盘”一场,托盘疾走圆场,犹如杨柳春风,婆婆生姿,极优美。据《梨园旧话》载他“嗓音柔脆、玉润珠圆,其唱工固臻妙境,至不专属青衫之剧,如《戏风》之李凤姐,《虹霓关》之丫环,姿态横生,维妙维肖”。更为重要的是余紫云继承了乃师梅巧玲揉花衫、青衣于一炉的优良创造,对京剧旦角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紫云兼工琵琶,演《昭君出塞》一剧时,自弹自唱,琵琶铿锵,珠喉宛转,清晰动人,世人称为一绝。其父余三胜,其子余叔岩是余派老生创始人。
张胜奎(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胜之法,嗓音虽不冲,但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说白、做工。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擅演忠臣义士一类“衰派老生”角色。
杨月楼(1844~1890),安徽怀宁人,咸丰间随父到北京天桥卖艺,为张二奎赏识,收为弟子,使习武生,演老生,兼武生。排名玉楼,与陆玉凤、沈玉莲、俞玉笙(俞菊笙)同门,杨、俞为张二奎左膀右臂,一时有文武双璧之称。他体魄魁梧,嗓音宏亮结实,唱、念讲究字韵,起扮相仪表堂堂,有“天官”之誉。文武皆能,动作灵活如猴,猴戏尤被赞赏,因为演出孙悟空非常出色,有“杨猴子”、“美猴王”之誉,并以武戏文唱著名。1882年程长庚去世,他接掌三庆班近十年之久。在其弥留之际、托孤于盟弟谭鑫培,望精心培育其子三元(即杨小楼)成才,并嘱三元拜在谭氏膝下为义子,后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徐小香(1832~1912),京剧小生,生于苏州吴县。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文武皆能,因其扮相富丽,故不演“穷生”。所饰周瑜为其拿手,有“活公瑾”之誉。
除了京剧鼻祖程长庚之外,同光十三绝中对京剧影响最大的就算谭鑫培了。谭鑫培(1847~1917)湖北江夏县(今武昌)大东门外田家湾人,工老生,曾演武生。其父谭志道,谭志道(1808—1887)非科班出身,由业余爱好戏曲(汉剧)而转为职业演员。应工老旦,但亦能演老生。因声狭音亢,犹如鹨鸟叫,鹨鸟俗称“叫天子”(有说即云雀),遂得“叫天”之艺号。工老旦兼老生,鑫培为其独子。11岁入小金奎科班习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 、《三岔口》 、《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程长庚委以三庆班武行头。以老生享名剧坛则是光绪十年以后的事了。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 谭的唱腔不但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卢胜奎、冯瑞祥等唱法之大成,而用广泛吸取了青衣、老旦、花脸各行的唱法以及昆曲、梆子和大鼓的音调,巧妙地融于老生唱腔中而不露痕迹,又能统一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之中,自成一家。
谭鑫培一生创造了为数众多的艺术形象。由于他善于体察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气质,因而演来无不形神毕肖。他用“云遮月”的嗓音,以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取胜,但有时不免略带感伤。还善于突破二二三、三三四的句法,运用衬字、虚字润腔,灵活地转变板眼,因而他的演唱玲珑活泼,变化多端,于平淡中见灵巧,并能细腻而鲜明地表现不同人物的感情。谭鑫培早年曾演武生,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手矫健稳练,所以无论演靠把戏、箭衣戏或褶子戏,都能做到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炼,在很多戏里还表现了独特的技巧,谭鑫培在艺术上富有革新精神,所演各剧,在剧词和表演艺术上多有加工改革之处。又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谭鑫培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世称“谭派”。谭鑫培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基本稳定了京剧的格局,他出色地传承了前辈程长庚、余三胜等徽派、汉派的精华,文武兼擅,昆乱不挡,唱念做打全方位的发展,并且开“韵味派”之先河,使京剧逐渐趋入精美的境界。他创始的谭派是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枝叶最为繁茂的一个艺术流派,在京剧历史上,始终被认定为老生行当中的主流派。后来的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杨宝森等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
清末民初另一位对京剧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瑶卿(1881~1954),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王瑶卿9岁开始学艺,两三年间学会了十几出青衣戏,均以唱工为主;又学了十几出讲身手、重工架的刀马且戏和歌舞一体的昆腔戏。所学的这些剧目中,大体上囊括了京剧旦角表演程式的各种基本技艺,“文武昆乱”兼容并有,为他后来的舞台实践打下了无所不通的全面而丰厚的基础。他以用功之勤,换来的所学之富,成为他后来力行革新创造取之不竭的源泉。后来又向时小福、李紫珊(万盏灯)、陈德霖等名家求艺。不仅没有拘囿于当时旦角各工各路不许兼担的严格规矩之中,而且是向着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去广泛汲取营养。他能学而不泥,择优而从。王瑶卿十四岁正式走上舞台,十六岁搭了大班,入人材济济、阵容很强的“福寿班”演唱,二十岁出头为主演。王瑶卿是—位颇具创造精神的艺术大家,他在继承前人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将青衣、花旦、武旦融合一体,创造了“花衫”行当,在唱腔、表演、服装、化妆等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改革。他的京白,清晰柔和,独具特色,把口语化的台词念得有感情、有韵味,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他的唱功明丽刚健,遒劲爽脆,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他还善于运用步法和水袖技巧表达人物特性,其靠功更是娴熟工稳,身手干净利落。王瑶卿率先废除了跷功,足见其与时共进的改革精神,旦角的跷功是模仿女性裹小脚的形态,欣赏这种畸形是不健康的心理变态。
王瑶卿46岁时因噪音日衰而离开舞台,致力于戏曲教育事业,在戏曲教育方面堪称一代宗师,其入室弟子数以百计,主要传人除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之外,还有芙蓉草(赵桐珊)、筱翠花(于连泉)等,几乎囊括了民国以后的所有著名旦角。梅兰芳曾说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程砚秋扬长避短,创造 “程腔”,是在他直接指导下完成的。为荀慧生排戏创腔时,则根据荀的嗓音委婉低柔、柔多于刚的特点,避免多使高腔,使“荀腔”圆活妍润,神情盎然。对尚小云则又不同,因尚的嗓音清越嗦亮,刚多于柔,就要求他多用高腔,托腔可长,发挥其刚劲高亢、古淡润朗的特色。他的博大精深,为人们所倾慕,所以向他登门求教的,不仅旦角一行的演员,许多其他行当的演员,如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郝寿臣、姜妙香、俞振飞、叶盛兰…… 也常来请益。
“花衫”行当的崛起,标志着京剧旦角艺术的发展,开始了新的里程。注重做工,为时所尚,后起者无不接踵追随,以程砚秋率先为代表的他的学生们把这层出不穷的青衣新腔,传遍了整个戏剧界,成为一种“王腔”,盛行大江南北。从此,原来的“无腔不学谭”又加上了“无腔不学王”。后来的“梅腔”、“程腔”、“荀腔”、“尚腔”,无不结晶着“王腔”的新韵。王瑶卿在京剧表演艺术上,不愧是继往开来、革新精进的一员巨匠,而在为京剧事业育才授艺、奠基开路上,他又是桃李盈门、功高济世的一代宗师。当年,有人把谭鑫培和王瑶卿誉为“梨园汤武”,称他们是“京剧生旦两革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