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的朋友感兴趣请看链接介绍。)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6%AD%BB%E4%BA%A1%E8%AF%97%E7%A4%BE
(原创:灵隐士)
青鸟折翼之《死亡诗社》:躯壳虽在,灵魂已DIE
尼尔默默地,轻轻地走进了自己的卧室。“这里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我的地盘,我的世界,我的生命。父母也好,校长也罢,现在请你们都走开吧。我再也不需要理会任何人,任何的指令,任何的规定。。。终于有机会可以自己做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尼尔刚才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尼尔是个高中学生,看上去很乖巧、也听话,生活的一切都愿意听从父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学校剧团在甄选演员,“表演,演一个角色,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一个虚构的人物上面,然后释放出自己的激情——这太棒了。”他喜欢那种感觉,把心里所想,自己的灵魂展现出来,让别人了解一个真真正正的自己。觉得这才是自己的价值所在,自己应该拥有的人生。他很在乎,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去表现自己。于是他鼓足了勇气,破天荒地瞒着父母报了名,没想到他竟然扮演男主角。他非常珍惜,每天都在努力地练习。正式演出开始了,他完全投入到了戏剧之中,仿佛忘记了周边的一切。。。台下掌声如雷,他成功了!他站在前台望着台下一张张热切的脸,向观众表示着谢意,一切仿佛置身梦中。他笑的好开心,心似乎也飞了起来。可是当眼睛飘到一张熟悉的脸,尼尔脸上的笑容马上凝结住了。那是一贯严厉的父亲,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眼神之中非常漠然。这一次父亲没有让他回学校宿舍,而是直接把他带回了家里。他壮起胆子想解释一下,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可是父亲根本不听,而是斩钉截铁宣示他:“不要跟我讲你想做什么,你喜欢什么。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你给我忘了吧,什么演戏!”好冰冷的语言,一切不容置辩,强硬得像在发布命令:“我会给你办理退学手续,然后转去布雷登军事学院,我要你以后上哈佛。”尼尔脑海一片嗡嗡声,甚至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嘴角,抖动着。最后尽量挤出一丝笑容,淡淡地回复了一句:“好吧。”
坐在床边,尼尔轻轻地抚摸着放在床上的睡衣——妈妈为他折叠得四四方方,排列得整整齐齐。父亲的话依旧在耳边萦绕着。他慢慢地脱掉了身上的衣服,赤条条的。“这些都不是我的。”然后他打开了窗户。
在冷冷的夜色之下,外面的积雪洁白一片。冷风吹进来,雪花在跳舞,它们好自在啊。那令人窒息的压抑仿佛也被卷走了,真舒服!像举行一个神圣的仪式一般,尼尔非常缓慢地为自己带上了一顶花冠——那是表演时的花冠,用一些棕色的树藤和树叶绑在一起,上面点缀着几粒鲜红的果子,非常简单。他一直紧紧地攥在手里,即使在跟父亲争吵的时候,也没有放下。然后微微闭上自己的眼睛,感受着自己的梦想,像那顶花冠一般简单的梦想,咀嚼着,品味着,觉得是如此之苦涩。不知过了多久,他睁开了眼睛,轻轻地摘下花冠,摆在窗口。“别了,我的梦。”然后光着脚,无魂一般走出自己的卧室,走下楼梯,来到书房。接着打开抽屉,拿起了手枪。。。
《死亡诗社》是一首挽歌,一个少年追逐梦想的挽歌。曾经的尼尔,像大多数学生一样,也是一个懵懂少年,从来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上威尔顿预备学院,为什么以后一定要去上哈佛。一直以来他没有过自己的想法,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一生应该怎样去度过。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父亲替他做主,替他决定。诗,不就是课本里那些一行一行的嘛,除了比较难记以外也没有什么。直到他遇到了那个新来的老师,这才明白了——诗,需要去体会和感悟,绝不只是去熟记去背诵。诗,应该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而不是把它封存在书本之内。“把握当下”,这四个字看似普普通通,可是一旦能够明白其中的涵义,就能发现内在所蕴藏的巨大力量。“一切就从现在开始吧!”尼尔鼓励着自己,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他变得独立、主动,开始有了勇气,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热情。他不再是一个被操纵着的木偶,听话、顺从、怯懦。“我的人生不应该是父亲的延伸,我的梦想也不应该是父亲的梦想,我的梦想应该让我自己来把握。”可是尼尔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不管家里还是学校都强调服从,刻板僵硬,粗暴冷冰冰,他的个人诉求显得如此之渺小,如此微不足道,被人忽视。尼尔之所以选择了自杀,是因为他看重灵魂上的自主和独立。对他来讲,一个躯体如果没有自己的灵魂,即使活着,也不过是别人的影子而已,这绝对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
《死亡诗社》是一个思考,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一个人,是应该追逐梦想呢,还是应该安于现实享受物欲?是应该坚守自我的意愿,还是应该顺应时势的安排与环境的束缚?是选择前人开辟的阳关大道缓缓而行,还是选择踩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羊肠小径,崎岖而独特,从而让自己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湖光山色?
《死亡诗社》是一个质问,对一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问。
一个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指引道路,还是替学生灌输知识?是严守纪律鸿沟绝不逾越呢,还是应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励他们去创新创造?那些传授的道理,是应该结合生活活学活用呢,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即使那些道理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
一个学校,应该墨守成规恪守自己的传统呢,还是应该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应该强调纪律要求顺从呢,还是应该着眼于个体,鼓励独立的思维和新鲜的创意?
教育的体系,是去为少数人提供律师、医生等优质机会,保障他们以后享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呢,还是应该面向更多数人,去激发多元,多方位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诗的躯壳还在,停留在书本之上,可是它的灵魂已经死亡,因为在生活中影踪全无。死亡诗社,是要找回诗的灵魂,发掘出那些内在所蕴藏的力量。
教育的躯壳也在,表现为繁多的,装订好的条条框框,细致又严谨,可是内在的灵魂已经消亡。那些教育先贤,拓荒一代倾注了热情的初始本意已经变了形,这个系统变得如此机械如此僵硬,它捆绑着青春的手脚,压制着灵动的思维,挤压着所有的人都着眼于实际,奔走于功利。
而教育的主体,学生,逐渐被工具化,被雕塑成用于运转社会的通用器件。他们的依赖性变强,宁愿被动地接受,选择在前人铺好的道路上安然无忧地缓步慢行,也不愿站起身来,独立地去为自己思考,去为自己挖掘,去实现自己身上独特的人生印记,因此变得越来越加脆弱。所带来的后果是个体的独特特性在流失,同质化严重,人人面目模糊,而人的好奇心,创新的能力却变得越来越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