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基本剧情可参考链接:
https://zh.wikipedia.org/zh-sg/%E4%B8%80%E5%88%80%E5%82%BE%E5%9F%8E
(原创:灵隐士)
《一刀倾城》:苍天有裂,热血不灭
夜深。湖面清冷。水中有船传来幽幽琴瑟之声。
“波”的一下音律突然停顿。王五觉得不太对劲,于是凌空一跃上了小船。稍作寒暄之后,发现是一位年轻女子,刚才只是一个不小心被断弦划破了手指。王五感怀刚才耳所倾听,于是直言相问:“听姑娘琴音。。。似乎内含郁郁心事?”
“父母大恩骨肉之情,此时却难以回乡奔丧。人如浮萍一生都是身不由己,故此伤心。”
“这世间之事,十之八九难能顺心如意。不愉快的事,姑娘还记得它作什么呢?”
“五爷既然知音辩意,莫非也是伤心之人,有过伤心之事?”
“乱世国破,当今还有血性的,哪个不是伤心之人!”普通一句问话似乎勾起云烟往事。
王五曾经是黑旗军的将士,当年日军入主关东,他带领大刀队夜袭敌人军营,以血肉之躯挺身而出,与枪弹利器以死相搏,可终究寡不敌众,看着队友一个一个惨死面前,最终唯独留下自己存活于世。王五伤心至极,一声长啸:“天下之大,竟无我容身之地!”然后纵马跃下悬崖。
这是一个心伤之人。伤心不是因为自己的刀不锋利,自己的功夫不到家,自己的道路崎岖艰险,而是因为天下之大,众人之多,竟再也看不到一个跟他一样的热血之人,愿意挺身而出,伴其左右。王五虽然没有摔死,可是热血已冷凝,心火成灰烬,从此隐身打铁,埋葬雄心。
站在对面的书生意气风发,不停地宣讲他的入仕理念:“士不可不弘毅。”他一点也不感兴趣,心里鄙视一句:“你流过血?心伤过?读书人爱动嘴当然容易!”心里烦到了极点,他一句话就呛了回去:“你看炉子这火就要熄灭啦。灶一冷,天下是没得救了。”“那我就以手代炭,助它继续燃烧!”那个人竟真地把手插入了火炭中,用肉手将火焰拨起。
刹那之间,王五想起了曾经那个血似火的年代。这是一个真正的知己,值得自己信赖。于是他跟着那个人一起进京,开办了强武学会,把那句“士不可不弘毅”悬挂在门楣之上。
值得吗?在袁世凯眼里,当然不值得,人生如此险恶,自当避难趋易,方可平步青云。可是在谭嗣同眼里,绝对值得。火星虽然微微,可是假以时日,或成烈焰冲天。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他信这个。
京城比武大会,王爷开场即立篇:“国家以武而强,诸位应多多交流,不可做井底之蛙。”境界之高,知心之准,爱国之深,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绝对正确,当然振人心肾——不过忘了比武总会有死有伤。大会终场最后一句露了底细:“你问本王想谁赢,当然想自己赢!”然后睥睨左右呵呵一笑。不错,这当然有利于自己的事,要是为了别人,就算天下人,整个国家,又怎值得自己去关心?
谭嗣同是个书生,读书千卷志在天下。求知故然重要,可是纸上的想法,唯有身体力践方能辨知对与错,真与假。当收到康老师的邀请,他毫不迟疑就答应了。“士怎可不弘毅?”“前行漫漫,纵然丘壑层叠,余将终生求索而无憾。”
破碎河山,恰似老人病如膏肓。慢调丝理已无效,手术猛药方可一治。前行之人,唯有心中血似烈火,手中刀若奔雷,才可力挽狂澜补天裂。时机不可失,他愿意冒险一试,于是求助于袁世凯,一个进京路上认识的朋友。这个人曾经打动过他,是一个明理之人,他觉得。“袁兄你看,这座城门像什么?”“里程碑,将记载我们三人明天大事。”着眼天下大事,当是豪情之人。
袁世凯不喜用刀,他擅长使剑。告别了谭嗣同,他难以左右思绪。杯酒入腹,他抄起桌上宝剑——这把名剑,镶玉吞金,为王爷所赠。利刃一出鞘,整个人似有醉意,脚步踉跄之间,身段却轻盈,腾挪闪转,剑随手意,寒光点点,虚虚实实,难窥玄机,尽得剑之奥妙。一套醉剑下来,那本《仁学》已成片片纸屑漫天飞舞,他哼了一声,心意已决:“为官之道,当然附势趋炎,老佛爷盘根老树参天,一己微弱之力,怎能以卵碰石?人生之路稳妥为上,当步步经营,不可以命赌博!”
梦想之人,终入牢狱。看着前来救他出狱的王五,谭嗣同轻轻一笑,人淡如菊,一语回绝一番好意:“走得出监狱,走不出天下。”
不是么?偌大普天之下,也不过是一个牢笼而已,囚禁士人之梦,难展平生之志。
谭嗣同是一个殉道者,心中的梦想就是他一生之意义。求索路上,真真假假,一切难辨。他信任袁世凯,是当下那一刻,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结果证明自己判断错误,那是自己直觉上的错误。书本和现实毕竟有所不同,那些书上的道理,那本倾尽自己才智的《仁学》,自己一直觉得是救国良方,但是会不会也是一个看似美丽的错误,在现实里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呢?既然自己的梦想成泡影,不能得以印证,不如携梦离去。
失意英雄多寂寞。自信念破灭之时,他的求索之心已死。心已死,又何必在意这具躯体?就用自己的生命给后来者提个醒吧,此路不通,手中药方并非济世之方。
热血之士多心伤。伤心并不是因为失败的缘故,而是因为大丈夫人生立世,却发现知音难觅,信任难求。电影最后一刻,王五看着对方荷枪实弹,明白自己已无生机。“谭兄,英雄不寂寞,王五来也!”然后一跃而起,直扑上去。
冰冷人心才倾城。袁世凯如同一把冷冰冰的背弃之刃,看似肩并肩同行,可是重要关头,却灵活一转轻轻一刺,自背后直入心脏要害。这伤的哪是一个人?那是全天下老百姓的心。
袁世凯是否天性心就冷?还是他也曾经心热过?
或许很多人,曾经立志要做谭嗣同,可是时光打磨,不知不觉,最终发现自己成了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