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姑娘确实是个非常可爱的姑娘。国籍,nationality, ethnicity, 和全球化
谷姑娘确实可爱。她那掩饰不住的聪慧,思维灵活,热情,豪爽,大气,坚毅,不畏挑战,天生的性格感染力,让人无法抗拒对她的喜爱。她代表了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孩子的父母来自两个不同的nationality,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90年代时,一些孩子的父母来自不同种族,这些孩子在回答自己种族归属的问题时不知所措。表格指导说填写那个比例大的,孩子们说,为什么?妈是50%, 爸是50%,我怎么和那些100% 来自同一个种族的人一样? 许多年没有解决方案,因为人们框在只能归宿于一个种族的思维里。后来有人提议设立一个新的类别,more than one race, 也更强调了ethnicity,而非种族。
今天像谷姑娘这样父母来自不同的nationality, 不同的ethnicity,不同的国家,不同国籍,不同种族又该如何归属呢? 小姑娘说,"在中国是中国人,在美国是美国人"。她说的不是国籍citizenship ,是nationality,ethnicity 。
多年前的伯克利大学校长田常林( 第一个华人校长,已去世)讲到成功之路时有句名言,原话记不清了,意思大概是,与中国人交往就要做中国人,与美国人交往就做美国人。这话与谷姑娘的"在中国是中国人,在美国是美国人"的话异曲同工。
开始于80年代美国的全球化出现了大批的跨国集团,跨国居住,跨国工作,跨国婚姻,也使得国籍概念淡化。全球化在穿铺的"美国第一"的政策下遭到挫折。奥运会很有“智慧”,规定运动员报名参赛时要证明自己的nationality, 而非国籍。当然,最初的目的服务于体育俱乐部拥有运动员的制度,与全球化的概念无关。
谷姑娘的成功使人们思考如何界定nationality, ethnicity, 国籍,对个人来讲,我是谁,什么造就了我,这个问题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