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teatime]
作者 | 宅少
来源 | 宅总有理(ID:zmrben115)
“弘扬民族文化,
并不是取消外来文化。
关门主义是代替不了,
艺术规律和,
人类渴望相互理解的规律的…”
——翻译家·英若诚
「逝于2003年12月27日」
代表作品:《末代皇帝》
01.
黎叔的《走向共和》里,有这么经典的一幕:慈禧派庆亲王跟着李鸿章去跟八国联军和谈,签订《辛丑条约》时,老李摁住庆亲王的手说,你还年轻,我已经当过一次卖国贼了,这次还是我来当吧。李中堂死后,庆亲王成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借机捞了不少钱。庆亲王府就在后海边上,那以前是和珅的宅子。多年后,大清亡了,英达他爹英若诚,在庆亲王府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他之所以能在那儿住,是因为他爷爷英敛之,把后海那一片王府、贝勒府都给买下来,在那里建了一所著名大学。英敛之并不姓英。他是满洲正红旗,原名赫舍里·英华,祖上随顺治入关,不认字,只会骑马摔跤。到了英华这一代,他爹是摇煤球的,社会地位比抬轿子的还低。但英华跟父辈不同,他有一个很高的追求:认字。为了识字,他到茶馆捡包茶叶的废纸练字。这期间,他遇到一个道士,道士说,你跟我云游去,我教你认字。英华想都没想,就跟道士走了。走了没多远,两人遇到道士的熟人,一个教书先生。教书先生打听了英华的来历就说,你别听道士蒙人了,想识字,跟我混吧。便把英华收为书童。 这位先生,本来就是教旗人的。恰好一破落将军的女儿要读书,便把他请去。英华就成了陪读。不陪不要紧,一陪两人陪出感情来了。将军发现后,气得半死,结果被先生说情,说我这个学生别看出身不行,胸怀大志,将来一定有出息。那姑娘也是铁了心要嫁。英华就成了将军的女婿。关键是,这姑娘名叫爱新觉罗·淑仲,是雍正皇帝十四弟的直系后代。这还没完,婚后不久,机缘巧合,22岁的英华又信上了天主教。鸦片战争后,洋人的炮火摇醒了大清的春梦。洋务运动兴起,能人志士们纷纷寻找强国路。通过天主教接触到西方科学、文化的英华,政治上极为活跃。他拒绝参加科举,主张全盘西化。1894年,甲午海战,中国败给日本。第二年,康有为带着梁启超公车上书,说赶紧维新吧,再不维新,大清要完啊。关切国家命运的英华,很快成了康、梁的朋友,变成了改良派的战将。为了支持康党,他专门写了一篇《论兴利先除弊》,盛赞维新是对积弊已久的中国对症下药。此外,英华还是西方文化的首批践行者,自己买西服来穿,还让老婆淑仲也穿洋装。为支持维新,他还参与组织了“爱国会”,广纳志士,想把中国推向富强。这个组织里,有个新军头领,名叫袁世凯。1898年6月,在光绪帝的带领下,中国展开了轰轰隆隆的维新运动。结果搞了一百来天,就被慈禧叫停。光绪被架空,戊戌六君子被砍掉脑袋,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一直为维新鼓呼的英华,只能逃往南方,落脚广州。第二年,清廷利用义和团“扶清灭洋”,直接跟十一国开战。《辛丑条约》后,慈禧回銮,心情特别好,要搞大赦。她把维新派的名单拿来一看,里面有个英华,还以为此人姓“英”。因为慈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家旗人居然会支持变法。就说,把这个姓英的也赦了吧。从此,赫舍里·英华干脆抛弃了满姓,改姓英。敛之,是他的字。维新失败了,但英敛之觉得,还是得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明,才能让中国走向富强。在广州落脚时,他看到南方报业发达,可以开民智、促改革,就想在北京办个报纸。这事儿慈禧不答应。他只好去天津。报馆最后开在了天津租界。大股东是天津紫竹林天主教的总管柴天宠、皖系财阀王郅隆,小股东里面有英的好基友,翻译《天演论》的严复。英敛之拥有报馆的组稿、言论和经营权。这份报纸,就是《大公报》。1902年,《大公报》创刊。此后十年,是清廷走向灭亡的十年,也是英敛之用报业呼吁改革的十年。这期间,他以笔为投枪,干了不少大事。创刊不久,英敛之就撰文《论归政之利》,希望慈禧归政光绪,中国应当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当时,俄国人提出“密约七条”,试图独占东三省利益。进步记者沈荩将消息透露给各大报馆,遭慈禧拘捕,被活活打死。《大公报》刊登了沈荩的绝命书。几年后,秋瑾被害,英敛之再次撰文痛批清廷。美国人虐待华工时,《大公报》又呼吁大家抵制美国。袁世凯以“有碍邦交”的罪名,想查封报馆,英敛之丝毫不惧。袁世凯多次想花钱收买他,英反而撰文骂他。批判之余,《大公报》还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科学,提倡振兴实业。由于力推“君主立宪”,《大公报》得到了梁启超的盛赞。而众所周知,大清要完之前,进步人士除了“立宪”,还有孙中山呼吁的“革命”。保皇派办报,孙中山也办过。《走向共和》里,他在美国的报纸还跟梁启超打擂台。慈禧归政后,梁办《新民丛报》,呼吁改良。革命派那边,影响力最大当属《苏报》。报纸频频刊登反清文章,最终因一篇《革命军》被封,邹容、章太炎被捕。而《苏报》时任主笔,是一个叫章士钊的人。看过《觉醒年代》的都知道,章士钊跟陈独秀是好基友。陈独秀入职北大时,他正在办《甲寅》。1920年,章士钊还筹款2万,资助了一个进步学生。该学生拿着钱,跑去湖南搞了一次革命活动。同年,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决定成立一个党组织。先说回英敛之。1907年前后,英敛之疾呼“立宪”,结果没几年,武昌起义爆发了,“立宪”与“革命”之争,终于有了答案。1912年,裕隆太后替溥仪在退位书上签字,大清完了。袁世凯登任临时大总统后,英敛之心灰意冷,逐渐退出报馆事务,加之他身体不好,便把《大公报》出兑给旧股东王郅隆。大清还没完之前,英敛之为中国操碎了心。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他甚至把12岁的独子英千里,交给传教士雷鸣远,让儿子去欧洲求学,学成后,记得回来报效祖国。英千里先后在比利时、法国、爱尔兰、伦敦学习,回国后,却发现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这让英敛之感到非常挫败。英敛之意识到,介绍西欧科学同时,万万不能舍弃“中国旧有文学美术之最善者”,所以他打算办一所学校,“舍短取长,不使偏胜”。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开民智、引科学的作用。于是他给罗马教廷写了封信,阐述兴学之思。关于校名,他的好基友、捐办“复旦”的马相伯建议取名为“本笃”,但英敛之坚持用《论语》中的“会友辅仁”,创办了这所大学。彼时,英敛之负责清室善后事宜,主管香山皇家园林。他在那儿收容了很多落魄满人。同时创办了静宜女中。又受熊希龄之托,建造了香山慈幼院。英敛之大概没想到,他一生呼吁“君主立宪”,后来慈幼院里却走出了许多共产党员。而除了香山慈幼院、静宜女中和辅仁大学,他还办了北京培根小学。可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英敛之把一条龙的教育都给办全了。英敛之是辅仁大学第一任校长。可惜,这校长当了才一年,他就驾鹤西去。临走前,他把校长的位置留给了一个叫陈垣的年轻人。陈垣嘛,也不是很牛逼,只是跟钱穆、吕思勉、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1926年,英敛之病逝。那时,溥仪已经辗转到天津租界,开始与日本人互通往来。日本狼子野心,不断拉拢溥仪是有目的的。为的就是给日后建立伪满洲国做铺垫。英敛之死后一年,蒋介石率军北伐,随后,张学良东北易帜。然而短短两年后,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侵占东北。长达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由此爆发。混乱、孱弱、民不聊生的中国,刚刚完成局面上的统一,就要遭受侵略者的铁蹄践踏。24岁那年,英千里留学归来,帮助英敛之办学,做了辅仁大学的校长秘书,兼任教授。英千里说得一口地道的英语。据传当年中国说英语说得最好的人,一个是他一个是钱钟书。他学识渊博、通晓古今、为人幽默,讲希腊古典文学、文艺复兴、英美文学,常常逗得学生哄堂大笑。英千里的妻子蔡葆真,也是名门之后。其父是天津大学创办人,当过山东省省长和教育部部长的蔡儒楷。有趣的是。英千里和蔡葆真还没长大,英家和蔡家就有了婚约。结果不久,因为“立宪”和“革命”的政见分歧,英敛之和蔡儒楷不欢而散。散是散了,婚约却没毁。英千里出国,蔡儒楷把女儿送去受洗,还学了英语。年仅19岁,她就做了静宜女中的校长。比起自己爹,英千里能生多了。婚后,他与蔡葆真生了9个子女,长女七香、次子若敬患病早逝,其余几个孩子依次为:若勤、若诚、若聪、若采(女)、若识、若智、若娴(女)。距离颐和园西北十公里有个温泉,那是英家避暑度假的地方。1937年,英千里正带着家人在此度假,“卢沟桥事变”爆发。他赶紧开车把家人送到西直门天主教堂避难。随后,北平沦陷,华北容不下一张课桌,清华、北大等学校开始了那场著名南迁,跑去昆明组建了那座著名的大学。罗马教皇的驻华代表,是个德国人,辅仁大学教务长,也是德国人。侵占北平的日本人,自然不敢把辅大怎么样。当时日本人要求大学挂日本国旗,陈垣站出来强烈抵制。日方势力不断冲击辅大时,学校老师也奋起抗争。早年,英敛之把庆王府、涛贝勒府作为辅大校园,把恭王府改造为大学的女院。抗战期间,辅大还在正常招生。1937年至1945年间,辅仁大学共培养了本科生2199名,平均每年毕业275人,另有几十名研究生毕业。叶嘉莹、王光美就是这时期入学的。在辅大,叶嘉莹遇到了老师顾随,从此醉心于中国古典诗词。王光美因为英语分数不够,没考上清华,去辅大读了数理,最后成了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毕业生。这时期,陈垣不拘一格降人才,还挖掘出了一个叫启功的国文老师。 面对日军凌虐和威胁,辅大有老师跑去伪满洲国上课。英千里苦心说服,对方不听劝阻,令他十分伤心。看了太多日军暴行后,英千里实在无法忍受,于是拉上一帮教授,成立了“炎武学社”。参与者都是些热血知识分子。大家心思比较“幼稚”,居然一起做起了炸弹,准备去炸日本人,结果炸弹没做出来,把实验室炸了。此后,日本加快接手医院、学校的速度,“炎武”缺乏经费,英千里只好将其扩组为“华北文教协会”,出任总干事。具体的工作,就是给抗战大后方输送人才,协助不愿受日本教育的青年逃命。因为“文教协会”的存在,日本人盯上了英千里,实施了两次抓捕。第一次是因为汉奸出卖。1941年,伪警突然闯入英家,将其押送至公安局,逼迫招出协会其他人下落。英千里装作不知。日本人把他反绑在凳子上,不停往嘴里灌水,关了足足一百天。这期间,日本人派宪兵队监视英家,凡登门拜访者一律抓捕。还有三个日本人上门搜查,想找出地下工作者的名单。好在蔡葆真机智,以请吃饭为由,将他们引开,趁机让英若诚回家,撕开封条,从一本《华裔学志》中,拯救下了这份名单。然而,很不幸,1943年,英千里再次被日军抓捕。那份地下工作者名单,最终还是没能保住。随后,日军在学校里展开搜查,逮捕老师,震惊华北。被日军抓去的英千里,遭受了严刑拷打,由军法处不断施虐,棒打、脚踢、灌辣椒水、用火筷子烧、用竹签钉手指,甚至用了电刑。英千里数次晕死过去。盛怒之下,日本人给英千里判了死刑。在中央政府地下人员的协助下,英千里才由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后来又减为15年徒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不断恐吓与残忍折磨,英千里宁死不屈,落下了一身疾病。而在英家二代里,另外一名地下工作者,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前面说过,英家祖上是摔跤、骑马的。英敛之发达后,锦衣回乡,给了兄弟们不少帮衬。他大哥是个摔跤手,脾气不太好,被仇家给暗杀了。老三开当铺,后来渐渐有了名望。老四帮他做《大公报》的印刷,也成家立业。老五不成器,英敛之就给了一笔钱,让他去开了个车行,收租为生。他还有个小妹妹,天生一脸麻子,终身未嫁,做了北京培根小学的校长。被仇家暗杀的老大,还有个女儿,名叫英茵。英茵原名英洁卿,是导演费穆的好朋友,演过曹禺的《北京人》。1935年,英茵开始参加业余抗日剧团活动,次年到上海,在黎锦晖主办的歌舞团演歌舞剧,后又参加话剧、电影,成为旧上海艺术新星。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后,主演了很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