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感情, 不是逻辑推理。 有悠久历史就爱, 没有悠久历史就不爱。 有创造性就爱, 没有创造性就就不爱。有文化就爱 ,没有文化就不爱, 这些都不是爱。
一,爱是在和合法合理的条件下站队
爱是很难定义的; 但爱的一个结果是在和合法合理的条件下站队。
比如体育, 奥运会我更支持中美两国。 比如军事, 如果中国跟日本打起来的, 只要不是中国无故侵略日本, 我就支持中国。 如果美国跟加拿大打起来了, 如果不是美国无故侵略加拿大,我就支持美国。 请特别注意这个和合法合理的条件。 比如我从一开始,一直以来就反对美国在第二次海湾战争打伊拉克。
在和合法合理的条件下, 中国的很多成就你可以看作是中国的成就, 可以为之自豪,也可以不断地贬低,说得一文不值。 这有很多主观因素, 特别是爱与恨。 如果一个人对于中国的任何成就都不承认, 都是从打压的角度看,对于中国的任何一个正面的事实,总要提出反面的事实来对冲, 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总是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恨中国。
二, 爱是睁开双眼的关切。
我爱中国, 我关切着中国的亲朋好友和陌生人的生活。 我看到他们丰衣足食, 替他们高兴, 因为铁链女而愤怒, 对新疆出现矛盾而担忧。
我爱美国, 关切美国的人民的生活,也关切保证美国民生与自由的三权分立制度。 看到美国民主的脆弱, 美国两党之中的一个大党不断造谣, 把公平的选举造谣成舞弊, 并不断在政府各阶层安插Election Deniers,破坏未来选举的公平, 令人担忧。 这同时也让我看到了美国民主的脆弱, 一个叫川普的人上台,就能以邪教的手段, 挟持整个政党, 走向个人崇拜与独裁。
美国民主的脆弱,在于它是建立在自觉, 理性与尊重公平的人民素养与文化的基础上。 没有这个基础, 民主制度就是空中楼阁。 同样的道理, 中国的确应该走向民主, 但是需要按部就班地在合乎国情与人民素质现状的条件下,缓慢地进步,循序渐进地开放。 我不支持会破坏民生的革命, 一来, 破坏性极大,我们不要为了民主这个未必有实际意义的标签而生灵涂炭; 二来, 没有人文与人民素质的整体改变, 民主的制度就算建立起来也不会持久,也会被人利用走向独裁。 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