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墟2022-10-03 02:31:40

父亲身为教师,自然重视子女教育,也比一般人有远见。七七年恢复高考之后,父亲果断决定,让已经读到高一、但是没有读过初三的二哥,重新回到初中,插入新办的初三,重新参加中考,进入重点高中。很多人以为,我们能读书,是父亲手把手教我们。我的印象中,他没有,只是指引方向、创造条件,让我们自由发展。

父亲脾气暴躁。但对我们的学业,他没有暴躁过。我小时候笨死了,在升入小学四年级前,一窍不通。父亲偶尔过问,以了解情况为主,略加指点,但并不下死力辅导,从未发急。他对小学各年级的语文、算术课程,都乱熟于心。但是他尊重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循序善诱,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因材施教的结果是,在四年级以前,他很少教我,因为不堪教化;进入四年级以后,我发蒙开窍了,他没教过我,因为不用再教。算术里面,鸡兔同笼是经典难题。他给我讲,我也没听,坚持自学。他给我一部算术书,纸页发黄,足有两寸厚;翻弄这部书,我边学算术,边学繁体字。

我当过好几年老师。轮到自己才知道,面对学生、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在他们表现欠佳的时候,能耐烦、不发急,有多么不容易。何况是对于一个像父亲那样,本身脾气暴躁的人。

我进入县一中后,各方面都不适应。想家,不适应集体生活。作文写不过县城的孩子,尤其令人沮丧。农村的孩子基本没有课外读物,阅读量不够。见识也少,只见过农作物,哪见过城里的花卉和景致。连续几个周末回家不想返校,要求转学到父亲身边就读。父亲问了缘由,没有同意,哭也没用。几个星期后回家,父亲给我一本作文选,他亲自编的,誊写得工工整整,老式纸绳装订,近一寸厚。

偶尔翻一翻父亲编写的作文选,我逐渐适应了一中的学习生活。但是小孩子只认花花绿绿的印刷品,并不格外珍惜父亲的苦心孤诣。这本作文选,是父亲在子女教育上,付出心力较多的一件事。几十年之后,我自己有了孩子,也面临着孩子教育的问题。时光逝去,父亲往生,那本作文选早已不知所踪,我才体会到其中父爱的殷切和宝贵。感激和痛悔,令我不能自已,孩童一般哭泣。为什么,为什么人要到为人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该怎么做个孩子?

 

七三年,大哥刚进高中。父亲因为他在重庆的“历史问题”,被贬到邻村的民办小学。回到家中,他将烈酒掺到开水里,一口一杯。我们寄居在同村姨父家,我才四岁。那酒气味刺鼻,雾气在屋中缭绕,一如人的愁绪。

家境困难、缺少主劳力,父亲饭碗不保,大哥尽管学习出众,还是自行退学,搬着行李回家了。当时没有高考,父亲没有要求他复学。大哥开始挣工分,在田野里,在民办小学。后来远赴襄樊,建设三线铁路。母亲说起来,总是心疼,“才十六岁。”但是从三线回来,父亲还骂了他一通。我太小,不知道原因。

教师不能保障自己子女的教育,这不仅发生在大哥身上,此前大姐二姐先后都失学了。父亲薪水微薄,母亲虽然务农,却不算主劳力,要糊口活命,须要更多的人挣工分。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大哥在家务农的那一年,我们家才不是缺粮户。基本每次年终结算,我们都是缺粮户,母亲被叫去开会,接受没完没了的批判,末了领回一张《一年早知道》,预告我们下一年度,还将是缺粮户。计划经济,真是神机妙算。

批斗地主,那是批斗极少数人。批斗缺粮户,批斗的是村里那些缺少主劳力的人家,倒是有些陪斗的。一次周末父亲回家,母亲又被叫去开会。父亲愤愤然:“什么共产党?连国民党都不如。”他经历过民国,倒是有个比较。母亲也委屈,说你只是周末回家,这样的会我都连开好多天了。说来好笑,母亲是个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认。让她去开会,又有什么用?这样的会,让谁去开都没用,是吧?

母亲被迫去开会挨批,家里贴着《一年早知道》的符咒,全家阴云密布,气氛可想而知。大人心情不好、郁闷压抑,小孩动辄得咎、战战兢兢。我虽是得宠的幺子,但也得小心翼翼。缺粮户为什么要挨批斗,当年作为小孩不知道;几十年后回想起来,还是不知道。“共产党让穷人翻身,当家作主!”那是墙上的标语、书上说的,我们家没感受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为人父2022-10-03 04:25:56
缺粮户挨批斗真是匪夷所思,我插队的地方没这事,大概是当地的土政策吧。
冯墟2022-10-03 04:32:46
不仅发生,而且是每年!我是幺儿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大人心情坏,小孩是动辄得咎。
有言2022-10-03 04:38:31
这简直是荒唐,太缺德了!
冯墟2022-10-03 04:47:41
德?德也得服从政策。
Undine2022-10-03 04:47:53
那批斗的理由是什么呢?缺粮不是应该政府接济吗?所有这些都是生平第一次听说,太可怕了。
冯墟2022-10-03 04:57:01
缺粮户是指的挣得的工分不够实际领取的口粮。理由是什么?就是说你吃多了,贡献少了。
免疫力真的好2022-10-03 04:57:58
借贴,各位文学范文艺范才子佳人,请你们指教我对梁晓声茅盾奖大作《人世间》改编的同名好剧主题歌这样处理与理解可以吗?
Undine2022-10-03 05:45:41
鼓掌:)建议你看看唱坛旁边的录歌指南,感觉你好像不太会录歌,可以下载伴奏的。加油!
Undine2022-10-03 05:49:49
你哥唱得很好!
有言2022-10-03 06:39:47
这种,底下执行差别大。就是邻村会很不一样。-:)
Lancet2022-10-03 10:24:41
缺粮户挨批斗是因为大多数缺粮户是黑五类加臭老九。贫下中农缺粮户不挨批斗。公分不够
snowandlotus2022-10-03 13:09:29
这个系列写得也很出色。追看了(1),看到最后一段,
为人父2022-10-03 14:20:02
你写新疆系列时,被质疑的比冯墟厉害多了,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而你只是有理有据地反驳和解释,并没把自己当受迫害的。
为人父2022-10-03 14:32:50
我插队的那个村子就有个右派,身体不好,干不了什么活,平时烧柴都靠农民帮他拾,但他从没因缺粮挨过批。
为人父2022-10-03 14:36:38
哈哈,你这歌唱的太业余了。录音也没录好。不过自娱自乐的精神要点赞。:)
cerisaie2022-10-03 14:55:32
我认同上面有人说的,因为是缺粮户而被批斗大概是借口。而且
Lancet2022-10-03 15:06:47
雪莲的新疆系列写得好,雪莲对质疑答的也好,马屁该拍只需拍。没有必要扬一贬一。
Lancet2022-10-03 15:12:57
你插队的那个村子的右派没因缺粮挨过批,不等于他妈妈没因缺粮挨过批。就好像我插队那个村子的右派在
冯墟2022-10-03 15:14:38
对年轻人,以鼓励为主吧。
冯墟2022-10-03 15:15:31
有可能,但是我不了解的东西,我没法写。
冯墟2022-10-03 15:32:23
你比农村人都了解农村,牛!
.川晔2022-10-03 15:56:26
我个人觉得这一段说得很在理。
冯墟2022-10-03 16:40:10
雪莲:我不记得你参与过。我指的是那些骂人的、嘲讽的,还不承认、骂了之后又删。免于饥饿贫困,是四大自由之一,没什么好争的。
为人父2022-10-03 17:56:44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反应。我说我喜欢的,你也可以说你不喜欢的,比如对我的跟帖。
为人父2022-10-03 17:57:55
我没说冯墟造假啊?我承认他说的是真的,可我说的也是真的啊。
为人父2022-10-03 18:00:27
你难道认为我说的假话?我可没说你说的是假话啊。你是农村人,但中国这么大,你也不可能对各地农村都了如指掌吧?
为人父2022-10-03 18:03:10
老弟,鼓励不是忽悠。
为人父2022-10-03 18:23:38
你难道没发现冯墟对别人质疑的态度远远不如雪莲吗?我觉得冯墟有些霸道,好像他说的就是真理,不容别人有一点怀疑,
.川晔2022-10-03 18:49:55
老弟,我要是你的话就这么想:我写的东西还真不错,能引起那么多的议论,要为自己点个赞.
Lancet2022-10-03 19:13:43
我没说你造假啊?你说的是真的,可我说的也是真的啊。
Lancet2022-10-03 19:16:52
有点不习惯你的跳跃性跟帖,我说我喜欢的,你也可以说你不喜欢的。但这与我的论点毫不相干。我的论点是
冯墟2022-10-03 19:19:20
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冯墟2022-10-03 19:20:37
你当我是在写国务院农村工作报告呢?
为人父2022-10-03 20:08:22
我不同意你这个类比。同样是面对质疑,怎么就不能比呢?
为人父2022-10-03 20:15:53
你看,我只是说了我插队的农村的情况,你就讽刺我一句。我可没讽刺你啊,我同情你的遭遇,但
Lancet2022-10-03 20:52:59
苹果和橘子都是水果,怎么不能比呢?
有言2022-10-04 04:00:12
明白。而且的确主要是政策的先导方向性。-:)
玻璃坊2022-10-05 00:14:04
人们质疑的是她的亲身经历还是政策性问题?如果是前者,质疑者不对;如果是后者,则和对楼主的质疑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