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风轻雨绵2022-06-25 01:16:32

维也纳老城的中心有一座威严的霍夫堡宫(Hofburg)初建于1220,西南郊外有一座优雅的美泉宫(Schönbrunn )始建于1683,如今人们分别称它们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宫和夏宫。

美泉宫意为“美丽的喷泉”,起初的哈布斯堡帝王希望把它建成奥地利的“凡尔赛宫”,每位皇帝都曾对它添砖加瓦,但最终还是被女王玛丽-特蕾莎在18世纪打造成了一座秀丽的,内部装饰富有洛可可风格的城堡。

(上)美泉宫凯旋门 (Gloriette),是由女王玛丽亚特蕾莎的设计添加的。(下)美泉宫正面

美泉宫共有 1,441 间房,在充满洛可可装饰氛围的La salle des Rosa厅里(网截图下),挂着一系列哈布斯堡帝国的景观画;我们在其中的一幅前停了下来;这幅画上的城堡竟然位于瑞士北部Argovie(阿尔高州)乡间的小山上。

 

从苏黎世出发沿高速3号,不到三十分钟,至今还有个叫Habsburg的地方,那里的城堡就是美泉宫的画布上描绘的,这里是哈布斯堡家族最早发迹的地方。从维也纳回到瑞士,我不由地网搜了一番。

中世纪时的阿尔高州属于德意志地区,是圣神罗马帝国的领土。1020年, 帝国最强大的诸侯公国Swabia有一位山地伯爵, 他决定在Aar河(今瑞士最长的内河)附近建造一座城堡。传说他是为了追捕一头苍鹰(德: Habicht)登临山顶的,于是看中了那里的地势,遂而筑堡,并将之命名为Habsburg “鹰堡”,此人便是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的始祖Radbot伯爵 (985-1045

与境內的高阶貴族相比,哈布斯堡家族当时默默无闻,然而在1273年,命运之神降突然亲吻了这个家族;哈布斯堡的另一位伯爵鲁道夫一世(Rudolfs I.) 在神圣罗马帝国王权不安定之际,阴差阳错幸运地当选了神罗的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等级从伯爵提升为帝国诸侯家族的等级,从此登上了欧洲历史的舞台。鲁道夫一世1282年夺取奥地利,将权力中心迁至了维也纳,开启了哈布斯堡家族在神圣罗马帝国兴旺发达的历程。

可是,在Swabia家乡这边的瑞士山民却因不堪税收开始造反,他们希望自由独立,不愿服从神圣罗马帝国的法令,不愿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集权统治,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哈布斯堡家族赶走。1415年,瑞士数个“森林州”结成的联盟占领了哈布斯堡城堡。远在维也纳的皇帝得知后下令镇压,可为时已晚,他尚未动身呢,打先锋的重甲骑士们已被身着轻便十字服的瑞士农民凭借高地丘陵的地形阻击消灭掉了, 哈布斯堡王朝不得不承认瑞士独立。

虽然痛失发祥地,虽然对自己的龙兴之地念念不忘, 美泉宫的画布上可见一斑,但是,哈布斯家族在神圣罗马帝国最东面的维也纳,已经建造起了更宏大的帝国宫殿Hofburg(下图) 

维也纳Hofburg的入口St. Michael's Gate

霍夫堡的一部分:Neue Burg,现为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在霍夫堡宏大的建筑群顶部,无法错过的是一对头顶皇冠凝视东方和西方的双头鹰,因为多处都有。切不可小觑这对飞禽,它们从中世纪起就象征着疆土和崇高的皇权。

我们大都知道,公元前9世纪意大利兴起了古罗马,经历了1-2世纪最辉煌的时期,于公元395年分裂成了东西两个:西罗马和东罗马(拜占庭)。历史到这里还算清晰,但后来就复杂起来。拜占庭皇室沿用了古罗马帝国时的单头鹰的标志为国徽,后来又改作双头鹰:一只看向西方,一只望着东方,以表示当时罗马帝国领土的地理特征,而拜占庭继承了罗马帝国在欧/亚东西两部分的土地。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蛮族削弱消亡,欧洲进入了中世纪,公元800年,天主教会为了抗衡东罗马的东正教,加冕了法兰克(日耳曼人建立得王国)国王查理曼(Charlemagne)为罗马人的皇帝,以延续西罗马帝国,后来演变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Holy Roman Empire 962-1806)。神罗是由众多信仰基督教的的公国和王国组成的,其皇位不是世袭,而是通过选举产生,再由教皇加冕确立。

公元1453年,东罗马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也灭亡了,许多国家争着把双头鹰的图案引入了自己的标志,以说明自己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其中最大的两个国是俄罗斯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1473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还迎娶了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流落他乡的公主,将双头鹰图案放进俄罗斯的国徽中,以表示莫斯科才是真正的罗马。哈布斯堡毫不示弱,也将双头鹰纳入了自己皇室的徽章、旗帜和建筑艺术中,以显示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的纯正地位,而与哈布斯堡王室的紧密关系的诸侯王室也都照搬了;这个标志十分醒目有代表性,至今在东/西欧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至今的俄罗斯联邦国徽                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 (网络图)

言归正传,1440年,继鲁道夫一世之后,哈布斯堡家族第四代又出了一位神罗皇帝,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他在神罗帝国内很低调,无所作为,但无形之中成功地扩展和稳固了哈布斯堡的疆土,而且从他以后,神罗的帝位几乎就被这个家族全盘包揽了。

腓特烈三世在位时,下令扩建了霍夫堡皇宫,一座初建于1327年的教堂Augustinerkirche被拥挤地圈入了皇宫内;它是那么地不显眼,以至于我在拍艺术博物馆Albertina时竟忽视了它(上图)。这座小教堂非同一般,有着辉煌的历史,是哈布斯堡皇室自个的教堂,内部安放着哈布斯堡家族54位成员的心脏(遗体与心脏分葬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传统,遗体通常被安葬在维也纳的 Capuchin教堂的地下皇家墓地。)奥古斯丁教堂内有两台管风琴,这里也举行过皇室的重要婚礼,譬如1736年女大公玛丽亚·特蕾西亚与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的婚礼,1810年女大公玛丽·路易丝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婚礼,还有1854年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巴伐利亚西西公主的婚礼。

说到婚礼,就不得不提到布斯堡王朝的开疆拓土的法宝。哈布斯堡王朝占领和统治分欧洲许多国家,靠的并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联姻通婚,这个法宝从哈布斯堡的祖先们那就开始了,不过到了腓特烈三世之子马克西米连一世(Maximilien I)时,就被体现到了极致。

马克西米连一世是一位非凡的哈布斯堡君主,是这个家族的第三位神罗皇帝 (网络图下右) 。他平时是一位风流倜傥,具有文艺气质和人文主义风范的国王,作战中又是一位胸怀韬略的统帅。无论征战还是周游,每到一处都带去先进的文化和社会体,永远在路上。他着自著的自传“白色国王”中写到 “my journy continues,  yet where I shall go, I do not know, strangly I am happy.” 他的这些举止,让他获得了“中世纪最后的骑士”的称号。他是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的保护人,然而他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却没有被好好对待......

“其他的国家可能宣战,但是你,快乐的奥地利,结婚吧!”,哈布斯堡家族的名句就出自这位“白色国王” 之口,而且他自己便是楷模。与勃艮第的公主玛丽·勃艮第的婚约,既是他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的开始,也是他父亲腓特烈三世为哈布斯堡王朝获取土地财富下的一盘好棋。婚后富庶的勃艮地将归入当时还贫穷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旗下,未来的勃艮第公爵将拥有哈布斯堡家族的血统。而事实上,这副如意算盘还没打完,愿望就实现了,1477年,玛丽的父王 --- 勃艮第公爵大胆在与瑞士联军的南锡战役中阵亡,接受玛丽的召唤,勇敢的马克西米连像骑士一样去拯救和保护被法国威胁着的勃艮第,就这样他们真地坠入爱河并结婚了!唯一遗憾的是这段传奇而幸福的婚姻故事结束得太快,而马克西米连从此就再也没爱过了...... 2017年奥地利拍摄的三集历史剧 "Maximilien and Marie de Bourgogne" 讲述了这段历史,编剧和拍摄,以及演员的演技,颜值和气质都很有担当,值得一看:

 Trailer: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7e5XNwAfgU 

中文解说链:https://www.toutiao.com/video/6851856969679307275/

 

作为哈布斯堡王朝鼎盛时期的奠基者,马克西米连一世不仅让自己因联姻而变得富有,他后来为自己子孙们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也更加精彩:

1496年,马克西米连与玛丽·勃艮第的儿子 --- 美男子费利佩一世(Philip I the Fair)长大成人,迎娶了西班牙女王储胡安娜(后人称“疯女胡安娜”),开创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但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1506年,马克西米连的孙子卡洛斯一世继承了勃艮地的领地,接管了“低地国” (指今日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 。与此同时,他还还继承了西班牙外祖父的领地,除了在欧洲的疆土,还包括西属美洲的土地,那些年,奥地利变得强大了起来。

1519年卡洛斯一世击败竞争对手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查理五世,也就是后来女王玛丽亚特蕾莎的祖父)。西班牙在新大陸的扩张,让查理五世说出了举世闻名的豪言壮语:“在我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也就是说,在英国之前,西班牙就已经缔造了世界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这时的哈布斯堡王室家族的地位最为显赫,统治的疆土最为广阔,包括奧地利、匈牙利、勃艮第、意大利、那不勒斯、西班牙及其海外领地、西印度群岛、巴塞罗那、葡萄牙、波希米亞(今捷克)、荷蘭、法兰德斯(今比利時)、耶路撒冷、克罗地亚等等,而查理五世的头衔罗列起来就更长了...... 查理五世逝于1558年。

-------

哈布斯堡家族一路走来,有过最辉煌的时代,有过凶险跌宕的时刻,更有几乎绝嗣的危急关头,但这个家族都挺了过来,创造了将近700年的历史,很长,很长,一时无法一一通晓细究,难以面面俱到,不如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家族最后的命运吧。

十九世纪,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欧洲,风雨飘摇中的哈布斯堡家族,衰亡的迹象渐渐显露...... 1918年,奥匈帝国在一战中战败而解体,奥地利成立共和国,哈布斯堡末代皇帝卡尔一世(Karl I )不愿退位,提出保留皇位,放弃参与任何政务,但遭到奥地利人的拒绝;从13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直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之下的奥地利似乎再也不想忍受了,他们渴望自由和解放。当然,如果当时奥地利人能够像英国人那样多一份自如的Compromise,王室就能存活下来了...... 然而,成王败寇,奥地利皇室无可讨价还价,被迫流亡海外,这个被命运亲吻过的家族就此彻底地失去了自己打造的王国。

奥地利人可望自由和解放的情结,从奥地利共和国的国徽的演化上可见一斑(网络图下左)。1918年成立共和国,独头黑鹰图案为国徽,代表商业资产阶级的“三朵璧形金冠”取代原先的帝国王冠,象征奥地利工农阶层的锤子和镰刀取代了之前的鹰爪。 1945年二战后,奥地利从德国法西斯的统治下恢复独立,独头黑鹰再次出现,更是增添了黑鹰挣脱锁链的图案。

       

卡尔一世带着代皇后Zita和孩子们,转辗流落到了远在大西洋上的葡属小岛Madeira,卡尔一世不幸病倒,弥留之际呜呼有家不能回归,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了世界。

卡尔一世走后,末代皇后 Zita 依旧很执着,不肯放弃皇位。不能回到奥地利,她只能将丈夫的心脏带回了瑞士的阿尔高州,当初哈布斯堡的发祥地,存放在了当年由哈布斯堡始祖Radbot伯爵修建的穆里修道院(Mrui-Gries Abbey,网络图上右),这里有哈布斯堡家族古老的墓地,据说末代皇后Zita在修道院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还开辟了家族流亡成员的新墓地,直到1989年她去世,把自己的心脏与卡尔一世的也葬了在一起。经过几百年的漂泊,谁会想到哈布斯家族末代王室最终又回到了他们最初的起点,瑞士人也接纳了他们,前缘重续,这也许就是宿命吧!

如今,哈布斯堡家族仍有六百多名族人,结婚生子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欧美多国;而哈布斯堡城堡也依然矗立在原处,安然无恙。哈布斯堡家族当年离开后,城堡由当地的另一个家族接管,后来维持不下去了,将之捐献给了瑞士联邦的阿尔高州,好让这个城堡得到更妥当的修缮。如今城堡已成为旅游胜地,塔楼上飘扬着Argovie的州旗,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的一切早已成了前尘往事。

 

我们在Hofburg参观了皇家珍宝馆,从哈布斯堡的珍贵收藏,仍可见往日的辉煌。在美丽的美泉宫外,还碰上了来拍婚纱照的新郎和新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亮亮妈妈2022-06-25 10:47:15
这一篇学习到太多。去过美泉宫和霍夫堡,但对这后面的历史知之甚少,这一篇读得很过瘾。谢谢,谢谢!
北欧风轻雨绵2022-06-25 13:14:03
问好!很高兴能分享,看过这两座宫殿,就更有助于了解这个家族的历史了。
下一站2022-06-26 06:02:02
喜欢看懂历史的人分享的旅游见闻
箫邦邦2022-06-26 06:58:49
这段历史太复杂,查理5世禅让皇位,西班牙给了儿子,维也纳给了弟弟,从此分为两个哈布斯家族,最终都因无男嗣让王朝变了血统。
箫邦邦2022-06-26 08:23:58
奥匈帝国最后一个皇帝卡尔一世真悲催,老婆茜茜公主被疯子刺死,儿子媳妇自杀,皇位继承人侄子被暗杀引起一战,随即帝国寿终正寝
王大人胡同2022-06-26 13:48:18
奥地利的Innsbruck市有一座16世纪专门为Maximilian建的教堂,就是他孙子查理五世
北欧风轻雨绵2022-06-26 15:38:04
其实是一边旅游一边了解历史,一举两得:)谢谢读博留言。
北欧风轻雨绵2022-06-26 15:56:39
是复杂!不过还好,维也纳这边能够以哈布斯堡-格林延续,而且奥地利步入了一个繁荣的新时期…上篇有说到。
北欧风轻雨绵2022-06-26 16:01:15
Sisi的丈夫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北欧风轻雨绵2022-06-26 16:13:54
Innsbruck曾是Maximiliam 的大本营,关于他的去世,如果感兴趣,还能找到很多内容,谢谢留言。
箫邦邦2022-06-26 17:43:05
我记错了,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悲催。
yingjia2022-06-27 13:48:54
谢谢好游记。看完后又去油管上看了2.5小时的纪录片,该王朝的兴衰令人唏嘘,感叹。
北欧风轻雨绵2022-06-29 01:32:36
谢谢读博!的确是一个历史罕见的王朝。
北欧风轻雨绵2022-06-29 01:35:13
难免,这一家子太复杂了,很容易搞混的。
南半球2022-07-02 16:48:33
图文并茂,赞!
laoyangdelp2022-07-02 21:13:27
奥匈帝国的命运真是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