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风轻雨绵2022-07-07 03:33:54

2022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宜居性排名和美世生活质量调查中,再次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五年中第三次夺魁(2021年Auckland,2020年Zurich,2018/2019年Vienna)。“The world's most livable cities” 是一个由是“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 下属的EIU主导,有172 个城市参与的活动。https://www.xinouzhou.com/detail-824304.html

对一个城市舒适度的评级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呢,查后得知其标准涵盖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和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涉及提供清洁的用水、清洁的空气、充足的食物和住所等30个因素。维也纳的稳定性100,医疗保健100,文化与环境96.3,教育100,基础设施100,所以在最终指数满分100分中以 99.1摘冠。

维也纳唯一没拿到满分的是文化与环境,或许人们觉这座音乐之都 、艺术文化名城还应该有更多的提升空间吧,若是这样能让维也纳变得更完美,那也是好的。下面说说我眼中的这座城。

 

维也纳有一条宽阔的环形林荫大道(Ringstrass,中文译为:戒指路),建于1857 年,是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1830-1916年)下令修建的;他决定拆除旧城墙,以一条宽阔的环形林荫大道取而代之,环绕维也纳的历史中心。

如今,Ringstrass 沿途两旁坐落着帝国首都重要的古迹,高大古典的公共设施和豪华府第处处可见,尽显奥匈帝国的荣耀和哈布斯堡王朝曾经的显赫。这样的布局把维也纳的历史文化景点几乎都集中在环内的维也纳一区,游客们游览起来非常方便。有趣的是环道上所有汽车都顺时针行驶,而有轨电车则是逆时针运行。

1891年,在环城大道边离霍夫堡皇宫不远处,出现了两座外表一摸一样的建筑,分别是【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这也是按皇帝 Franz Joseph I 的旨意修建的,他想为哈布斯堡家族丰富的艺术收藏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存放,并能够向公众开放。

艺术史博物馆(德:Kunsthistorisches)是当今世界美术和装饰艺术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而馆内的建筑装饰本身就是一件绚丽璀璨的艺术品。到达维也纳的当天下午,一下飞机我们就赶去了那里,一睹为快。门票当场买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18欧元/成人。可惜时间没把握好,刚匆匆看完一楼的美术藏品,艺术史博物馆18h00就关门了,只能将之作为下次再访的动力了。参观博物馆时,千万不要错过那儿的一杯咖啡,那儿有维也纳最富丽堂皇的咖啡厅!我们就是在那里泡得太久,才发现时间不够了。

走出艺术博物馆,在玛利亚.特蕾莎广场有女王的雕塑,这座城里的雕像很多,穿过马路在维也纳英雄广场上就见到了两座奥地利民族英雄的雕像;一位是1796年莱茵河战役中打败拿破仑的卡尔大公,被奥地利人视为“民族拯救者”(下图左),另一座是1716年森塔战役大破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欧根亲王,他被公认为欧洲第一名将(下图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欧根亲王本是出生在巴黎,有波旁家族的血统,在法国宮廷成长,接受的是法国文化的教育,但他却支持哈布斯堡帝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与法国作战,成为奥地利的英雄。

(1)

 

Marble Hall of the upper Belvedere               Marble Hall of the lower Belvedere

(2)

转天,我们参观了这位欧根亲王在1714-1723年间建造的美景宫 Belvédère。分为上下两宫, 中间是一个庞大的喷泉花园。观景台被两个狮身人面像守卫着,是力量+智慧的象征。从此高台可以瞭望到维也纳城的景色,这便是 Belvédère(“美丽的景色”)名称的由来。在维也纳,除了皇宫霍夫堡和美泉宫外,哈布斯堡王朝功臣欧根亲王的这两座宫殿算是最著名的。

上美景宫(1)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收藏着皇家从中世纪到现代横跨奥地利800年的艺术品;是19世纪新艺术运动代表/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 Gustav Klimt 作品收藏最多的地方,他最富盛名的作品是这幅“吻”(下图3), 你定会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

漫步走过花坛、阶梯、喷泉和雕像,沿着花园中的大道小道还有阶梯,一路领略着远处的风光就来到了下美景宫。

下美景宫(2)目前是国家博物馆,与上美景宫的皇家藏品博物馆对应。这里曾经是亲王曾经的住处(允许拍照), 只可惜现在大多数的房间都空无摆设,亲王一生都未婚未娶,似乎没有继承人...... 来到这间摆满中式花瓶的金厅,不禁Wow出声来,眼前金碧辉煌,镜前还摆着中国旧时的漆器雕花櫃,做工精致,图案精美,还有镶嵌的金色配件。如此精美的漆器家具恐怕在现在的中国也不会有太多的机会见到了,而传统上,这样的櫃子曾是一些地区陪嫁的家什;许多大户人家嫁女时就会打造嫁妆櫃,用来存放娘家陪送的枕头棉被,嫁妆櫃大概就是这样的,有时也可能是红漆雕花。

(3)

这样的櫃子是怎样出现在这远在欧洲的美景宫的,无从知晓,但17-18世纪表现异国情调的“ Chinoiserie”(中国风)曾席卷西方的宫廷,主要表现在工艺品,家用物品及室内装饰上,伴随了浪漫主义的巴洛克或洛可可风格的复兴。到19世纪时,一些前卫的欧洲艺术家们更是从东方艺术中吸取养料灵感,打造出灿烂的东西结合的工艺美术品,流行在上层社会。

由此可见欧根亲王美景宫里的这间金厅并非偶然,而女王特蕾莎在美泉宫 Schonbunne的三间中国风房间也是让人难忘,那儿不允许拍照,以下三张均来自网络图:

1. 蓝色中国沙龙: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内阁会议厅,贴有中国墙纸,用了以黄色为底的花卉花篮图案。至于为何称为蓝色沙龙,大概和那些蓝色底的图片有关吧。这间房的历史意义非凡,1918 年 11 月 11 日这里举行的那场谈判,导致了奥地利末代皇帝卡尔一世退位,12日奥地利共和国成立,美泉宫便不再是皇家的住所了。

2. 瓷房:玛丽亚·特蕾莎的书房,因中国蓝白色的青花瓷而得名。女王把中国风惟妙惟肖地融入了自己喜欢的洛可可风格中,房内虽无一件瓷器,但墙面上的213块法国艺术家的蓝白水粉画及镶框都旨在模仿十八世纪备受推崇的中国青花瓷,而其中有很多都是女王特蕾莎和皇帝丈夫佛朗茨带着孩子们一起装贴上去的。这是一个“ Chinoiserie”与洛可可巧妙结合的例子。

3. 老漆房: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私人书房,1765年他突然去世后,特蕾莎将其改建成了纪念心爱丈夫房间,不过此后,女王就很少再来美泉宫了。墙壁装饰是北京皇家的制造厂用昂贵的黑漆面板打造的,深沉而富丽堂皇。

不由得感叹,如今维也纳之所以有如此绚丽多彩的艺术遗产和文化环境,也是多亏了哈布斯堡历代君主对美术和建筑工艺的重视和喜爱。

玛丽亚·特蕾莎女王的长子,约瑟夫二世 (Joseph II) 继承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基业,他和他母亲一样热衷于改革,其统治以开明专制著称,是一个颇具民主思想的君主;可惜他的改革步子迈得过大,适得其反,在皇族内部遭到了激烈的反对,最终抱恨终天,但在民间他赢得了“开明皇帝”的称号。

约瑟夫二世也是个非常喜爱音乐的帝王,精于演奏大提琴和古典钢琴,还是不少艺术家的幕后赞助人,曾经帮助过莫扎特获得音乐职位,执政期间积极参与过维也纳歌剧院(下图1.)的排演和管理,因而也有了“Musical King”的美名。

(1.)

(2)

(3)

音乐会期间不允许拍照,开幕前抓拍一张。

(4)

Karlskirche 教堂 (上图2-4)被认为是维也纳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绿色圆顶两侧的浮雕柱十分独特,教堂内的华丽装饰也让人叹为观止。这是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特蕾莎之父)在位时承诺为瘟疫患者治疗师 --- 红衣主教 St. Karl 修建的。

维也纳给人的印象是一座是典雅、整洁、有条有理的花园城市,可是这天在 Karlskirche前的水池里,本该圣洁的地方,看到了大量漂浮着的垃圾,多到无法从镜头里避开,这也成了此行维也纳难忘的一面。后来在教堂附近地铁一旁的小公园里,碰上了一个多是年轻人都街头派对,路过的行人游人也可以参加,素不相识,但在一起跟着打击乐舞动,也是热闹非凡,分享的是快乐自由的时光 --- 这个周末奥地利彻底取消了口罩令。

夜晚时我们再次来到卡尔教堂,这时水池里的垃圾已无踪无影了,是隐藏到了水下,还是已被清除,没去细究,唯见教堂的影子清晰地倒映在黑黢黢的水面,美轮美奂。这一晚我们在教堂里倾听了莫扎特最具神秘色彩的作品《安魂曲》Requiem --- 传说这是莫扎特生前受一位神秘人委托为一位逝者的灵魂安息而谱写的,然而悲戚的乐章尚未写完, 莫扎特就撒手人寰了。这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最让他心力交瘁的作品。

从卡尔教堂出来时夜已经深了,步行回酒店的途中经过了国人口中常提到的“金色大厅”,是许多中国音乐人心中向往的演出殿堂,然而在维也纳当地人的眼里,它就是城中众多杰出的音乐厅之一。其全称是 Haus des Wiener Musikvereins “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 简称为Musikverein(下图)。

维也纳无愧于“音乐之都”的美誉,早在女王玛丽亚特蕾莎开明的统治时期,各国的音乐家们和音乐爱好者们就云集在了这里,音乐从此在维也纳永驻。1812年,“维也纳音乐协会”成立,并开始在维也纳组织音乐会,但初期Musikverein的音乐厅只能容纳700余名观众。1863年,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Sisi之夫)批准了音乐厅的扩建,一大一小两个,分别供交响乐(Symphony)和室内乐(Chamber music)的表演使用。

1870年1月6日新音乐厅落成启用,顿时以其音响效果闻名,Musikverein 被认为是世界上三大最美最优秀的音乐厅之一,与Symphony Hall in Boston the Concertgebouw in Amsterdam 齐名,也因每年举办的新年音乐会全球转播而为世人熟知。1937年室内乐演出小厅被命名为了“勃拉姆斯厅”。后来音乐厅的地下又扩建出四个有现代技术水平的小厅,用于排练和小型演出,如今音乐厅及其周边是音乐爱好者们频繁出没的地方;当我们路过音乐厅一旁的酒吧/咖啡餐馆的Terrasse时,只见里外热闹非凡,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

白天,在维也纳的大街上,常常能看到一些戴假发身穿红色西装背心扎着绑腿的音乐会门票推销员,票价贵从上百欧元到几个欧元不等;据说到了七八月的夏天,国家歌剧院的墙上还会安装大屏幕,现场转播时,众多年轻人和游人就会席地而坐观赏;此外,维也纳还有Volkstheater,Burgtheater等十多处戏院/剧院,在维也纳,各个阶层的人都能享受到音乐,都有机会得到艺术的熏陶,就像当年的特蕾莎女王时代,人人都能接受到教育一样。

旅游旺季前的六月,国家歌剧院只有芭蕾演出,金色大厅也还没开放,只有勃拉姆斯小厅每周三举办一场音乐会,我们因选择了同一天在卡尔教堂的莫扎特《安魂曲》的节目,无奈错过了。好在离开维也纳的前一晚,我们去了维也纳另一座杰出的音乐厅 Kursalon (库尔沙龙 ),欣赏到了具同等水平的音乐会 Mozart & Strauss Concert,在施特劳斯经典的乐曲声中,观赏了双人华尔兹表演 。演出过程中没有拍照,怕影响演出,通常只在演出结束谢幕时抓拍一张。

库尔沙龙位于维也纳城市公园旁(网络图下 1.),它的首场音乐会是1868年由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管弦乐队开启的,所以施特劳斯的小金像在公园里可以找到。我们傍晚才赶到,只拍了沙龙剧院等背面(图下2.)

(1.)

 (2.)

(3.)

到达维也纳的第二天清早,先生被一个公司电话给占住了,我趁机一个人溜了出门;每到一个地方旅行,我总喜欢选一天早起一点,到外边的街道上溜达。

清晨,维也纳老城中行人车辆稀少,纵横交错的道路两旁是风格协调的石砌建筑 --- 罗马式、巴罗克式、哥特式、新古典主义...... 但这座古城真正打动人的不只是道上的铺砖,石砌的大厦。

漫步在老店古铺鳞次栉比的街巷中,一块“1516 Brewing Company”的门面招牌锁住了我的视线。这间自制啤酒的酒馆诞生于16世纪初,是文艺复兴时期,也正值哈布斯堡家族在维也纳兴旺发达的年代,距今已经五百多年了。打这间起,我开始仔细地观察路过的每间铺头,不想一发不可收,从饮食咖啡店、服装设计、酒店、理发店到传统手工、室内装潢,老店一间接一间(看视频),动辄就是百年老店,因而感慨不已。

细想当今奥地利有些什么响彻全球的名牌,真的不多,除了Swarovski施华洛世奇水晶,还有女士们喜爱的Wolford外,算我孤陋寡闻,似乎没听到更有名的。当全世界的人都在忙着打造新名牌时,奥地利人却默默守望和耕耘着众多的“遗产”,让它们满街都是。这座真实而伟大的历史名城,带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无愧于“欧洲宝石箱”的称号。

 

说到历史遗产,就绕不过维也纳城中那些活跃的Fiakers了。如今无论现代的维也纳有多少新型的公交工具和设施,四轮马车Fiaker总有它的一席之地,是维也纳街头活动着地遗产,即怀旧又迷人;让来到维也纳的游客们跃跃欲试,不亦乐乎,也让那些乘马车去结婚或参加婚礼派对的年轻人们,羡煞旁人。

Fiaker的名称实际上来自法文的 Fiacre,这种以出租方式营运的马车,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巴黎,巴黎城中的圣马丁街有一家叫“Hôtel de Saint Fiacre”的旅馆,于1645年开始了一种马车夫驾驶马车在规定区域内按时接送客人的出租服务。出租马车不久便风靡了欧洲的城市,只不过如今在其它地方 Fiaker 都已被现代交通工具取代了,只有维也纳还保留了下来,连同这一古老的称呼Fiaker。

现在欧洲其它城市偶尔也能遇见观光的马车招摇过市,但在维也纳的搭乘马车的感觉却不大一样。在霍夫堡宫们前我们搭上了一架红色的马车,由带礼帽着正装的马车夫带着我们在老城内转悠了一圈(55欧元/20分钟,如果满意加10%的消费。这是最短的距离,还有更长的选项),坐在马车里的感觉很自在很自然,结果还上了瘾,若不是时间安排不过来,可能还想再转一圈。

那维也纳城会不会是给人印象过于老式老套呢?在去郊区美泉宫的途中,我们坐在Hop up Hop off 的巴士顶上游览,有机会看到了维也纳老城以外的部分城区,维也纳比我想象的大很多,其实是很多面的;它有二战前后的低层楼房,也有21世纪的高大建筑,维也纳中央火车站令人印象深刻......说维也纳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繁华大都市,也许再恰当不过了。

从维也纳回来后,满脑子都是在维也纳的所见所闻,喜欢上了这座城。它是一座值得慢慢品味的城,有机会一定会再去,因为那儿还有尚未尝试过的咖啡馆,没看完的美术博物馆,无暇停留歇会儿的青草地,还有没来及看一眼的流淌着施特劳斯华尔兹音符的多瑙河...... 在这座“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活,有做不完的有趣事。

当然了,倘若维也纳靠海,有海鲜,靠山,可以滑雪,有更多的日照,有中国城...... 那就更完美了,可是它就不是维也纳了!一座城的气质和它的地理环境,气候还有人种的多元状况太有关了。一座车是否宜居的确因人而异,但是前提标准私以为应该是EHI提出的那五个方面吧 ---- 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和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

奥地利皇家餐具银器收藏展馆

 

 

 

 

Tips:

1. 游览维吸引各个人群,但更适合年青人或年轻的Couple,还有就是孩儿已经长大的老夫老妻,尤其是文艺青/老年:)。不然,孩子可能会感到枯燥无趣,带小小孩的会比较辛苦,晚间外出听音乐会也不方便。

2. 第一次去最好选在环路以内的住处,景点近在咫尺,太方便了。

3. Hop On Hop Off 有24/48/72小时有效的票,如果买24小时的,更适合在Ringstrass多次上下,多次使用。如果去郊外,大半天过去了,只能用1-2次,不太值。

4. 维也纳人大都可以讲英文,在维也纳会碰到许多有斯拉夫背景的当地人,也讲英文,语言不是障碍。

5. 选在阳光充足的季节去维也纳,景色会更漂亮!

 

 

©2022北欧风轻雨绵AllRightsReserved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笑薇.2022-07-07 11:33:25
维也纳挺好看,充满了中产阶级的味道。没有特别的贫穷,也没有非常的奢华。宫殿里养马。感谢分享!!
南半球2022-07-07 22:43:12
有质量的好文章,赞!
老朽2022-07-08 02:07:14
在维也纳一星期,很喜欢这里的文化气息,到了维也纳才知道,叫花子都能弹个小调。
北欧风轻雨绵2022-07-08 02:44:48
贵族氛围还是很浓的。富但不显摆,在市中心没见有穷人,市郊就不清楚了。是的,霍夫斯堡有一支西班牙骑术学校。谢谢临博留言!
北欧风轻雨绵2022-07-08 02:46:43
谢谢读博,很高兴能分享!
北欧风轻雨绵2022-07-08 02:48:26
是的,一座非常文艺的城市,音乐是特色,谢谢分享!
安娜晴天2022-07-08 13:46:14
咱们坛里的顾大侠,他特别喜欢维也纳。我们自己德系的就觉得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