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2022-09-13 13:07:06

吃喝是旅游的一部分。当年做穷学生的时候,旅游总是自己做饭,尽量少在外面吃。我本人非常挑吃,这得感谢我妈妈。在我眼里,天下没人能做饭能比她好的。在国内的时候,不大喜欢去别人家吃饭,因为做的好的很少,吃不下去。 有次同学参军,去他家祝贺告别,在他家吃饭。他爸爸给我夹了一大块肥肉。我最讨厌吃大块肥肉,小块的还可以。大肥肉没有煮烂,也很难咽下去。搞得进退两难,非常狼狈。

去法国旅游前就知道,法国有大餐,吃好几个小时。朋友圈是法国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平时需要聊天,吃饭吃几个小时可以理解。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极少人能整天这样搞。 法国出名的有羊角包,老邓最喜欢的。 美国到处都有,但似乎欧洲来的超市比较正宗一些。Costco,山姆俱乐部的都是大批量,质量一般,也许没有用真正的黄油?法国还有法棍面包,用来做三明治非常好。这次去法国旅游,发现法棍面包非常好吃,吃饭的时候都会先上。不过他们的法棍三明治我有点害怕。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油腻的东西比较害怕。小的时候,油水严重不足,做梦都在想着吃上大鱼大肉,吃菜要多油才行。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地改善,油已经不是问题了,不需要凭票购买,可以说是随便吃。来到美国后,发现油似乎不要钱似的,跟糖盐一样,口味都非常重。法国三明治往往先涂上一层厚厚的黄油或蛋黄酱,然后再放上其它的东西,比如火腿生肉之类的。登机前,我在酒廊就吃过美国版的法式三明治,蛋黄酱比较少,还算是不错。

坦白说,在外多年,我的中国胃还是不能习惯西式烹饪和甜点,可以说是非常排斥,也就是说总是要给点颜色看看。 喝红酒容易也是这样。每去一个城市和景点,对那里的厕所总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我们早就不再穿老祖宗的衣服,但我们的胃还没能跟上,还需要时间才行。牛奶也一样,喝不惯,已经有N年没有碰它了。但酸奶还可以。在巴黎,唯一跟美国的饮食接近的就是美国牌子的酸奶,死甜,是每天早餐必吃的。

法国的青蛙,鹅肝,蜗牛都是非常出名的。我们在一家网红店试了蜗牛,放在一个很小的容器,里面是绿色的香料。吃起来感觉有点软,没有蜗牛的腥味,也吃不出什么特殊的味道。 青蛙我小时候吃得太多了。记得家里被下放到广西,那里的生活水准比较广州差一大截。青蛙(当地人叫田鸡)在市场上到处都是,非常便宜,在广州根本买不到。这里是老广的天堂。下放不愉快的经历被便宜美味的青蛙所取代。青蛙不能吃块头太大的,跟鸡一样。老母鸡是用来煲汤的,不是用来做白斩鸡的。离开那里之后,再也没有吃过青蛙了。鹅肝就算了,胆固醇极高,而且对鹅强迫喂食让我恶心。

这次到巴黎旅游,我们不再自己做饭,但也不想去吃油腻的法餐。早上旅馆有免费的自助早餐,有法棍面包,羊角包,香肠,培根,麦片,新鲜水果等等,每天都差不多。没有美国的早餐好,比如不能做煎蛋卷,跟中国更没法比。午餐在外面打发。博物馆都有咖啡厅或者饭馆,价钱也比较合理,尤其是欧元贬值厉害。不少人拿着一瓶红酒,法棍和水果在草坪上面野餐,非常随便。旅馆的行政酒廊晚间提供一些小吃和酒类,随便喝。有啤酒,红白葡萄酒选择。 这些小吃每天都不一样。现在美国的旅馆很少有这样的酒廊,反而在国外尤其是在亚洲倒是不少。我们吃不多,这样的小吃正好够了。由于是自助的,饭量大的也没问题。 

午餐曾经去过几个餐馆吃过。第一个是在罗丹博物馆。意大利粉从下单到上菜才几分钟,好像快了点,味道一般般,里面的火腿肉极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奶酪倒是一大堆。那天真是发生了奇迹,吃完后肠胃并不抗议,看来肠胃对奶制品还是有选择的。还有一次是在罗浮宫外面的餐馆,点了当天的特点,美式汉堡加薯条,甜点是焦糖布丁。这份美式汉堡量巨大,够两人吃的。印象中,法餐都是一点点,担心吃不饱。看来平民百姓还是挺实在的,改变了我对法餐的看法。吃完午饭后,马上睡意浓厚,好在附近有不少铁凳供游人使用,可以打个盹。

在犹太区的一个网红店吃过午餐。饭前是法棍面包加橄榄油。法棍比较新鲜,但不是刚出炉的,已经不热了。当时肚子比较饿,吃啥都很香,所以评论也会有偏见,就不多评了。当年皇帝微服私访,饿的半死,老农的窝窝头比宫里的山珍海味都要好吃。接下来是蜗牛,味道前面说过,很一般。还点了焖牛肉加土豆。牛肉是很烂,但味道有点怪,像是被风干过的,不客气的说好像有点不大新鲜。对这个网红店的印象很一般。 环境还算不错,很干净,就是外面吸烟的烟味经常被吹进来。

旅馆还提供瓶装水,无限量,第一次遇到。我们每天外出,每人带上两瓶水。平时在旅馆也要喝。有行政酒廊,不需要自己做咖啡了,想喝就下楼去拿现磨咖啡。酒店就在大剧院附近,去景点很方便。

总的来说,我对法国的饮食印象还不错,但认为国内吃的更符合我的胃口。可惜现在回不去,享受不到那些美食。希望明年可以回去。在国内用旅馆积分最划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