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坡居士2009-08-22 18:44:48

---->
---->1923年5月老舍赠给北师同班好友关实之的半身照
---->
---->
---->
---->一九五八年,北京盛夏,作家老舍先生在荷花池边小憩。
---->
---->
---->弃世的老舍与太平湖记忆

老舍投湖至今是一个谜。

有人称看见他四十三年前的那个八月二十四日,在太平湖边一直坐到黎明前,但是那位目击证人已无处觅踪;无数人在猜度他在太平湖畔最后一夜的思考,正因为无从了解他的内心,从而生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从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五日有人把老舍的遗体自太平湖中打捞出水起,喜爱他的人,就一直被多个版本的目击和见证所还原的历史困扰着。老舍决意弃世的那一天,被无数个当事人亲历者复原成了他们本人意识中的老舍。

老舍为什么弃世?仅仅是因为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被红卫兵殴打吗?在后来见诸文字的报道和口述史中,扬起的皮带和铜扣、从额头流到眼角的鲜血、推搡……”的现场里一位六十七岁刚刚走出医院的老人被打倒在地。但这些肉身上的痛苦尚不足以使这位文艺老者放弃整个世界。

这一天,被记录在案的还有:一位站了出来的同事揭发老舍把《骆驼祥子》的版权卖给了美国,老舍又遭到第二次痛打。

但是这种揭发并不足以摧垮他的世界,还有更鲜为人知的史实:在老舍回国后的五十年代初,他同意加入美国作家协会。这一细节对研究老舍的自由主义倾向一直持续到一九四九年以后,是很重要的依据。在他与其在美国的版权代事人的通信中,老舍同意加入美国作家协会并每年缴纳美元会费。当然,这一活动自然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他的自由主义精神情结可见一斑。

目前的研究对于老舍身上浓重的自由主义思想倾向几乎被忽略了。他的穷人出身与为穷人翻身求解放的共产党是那么的吻合,他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新中国成立两个月时回到北京——是年十月他接到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信件。而当时他正在美国养病。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迫切心愿、龙须沟的实地调查、对党的热情歌颂、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使人们无论如何不会把他和胡适、沈从文、傅斯年这些主流的自由知识分子进行类归。因此,人们把他在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间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情结、那种超阶级反内战的态度顺理成章地忽略不计了。

此后,这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眼中看到了什么呢?

一九五四年,胡适被批,俞平伯被批;一九五五年,胡风被批,丁陈反党集团出现;一九五七年,他的朋友,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吴祖光被划为右派

老舍在距弃世不到半年的一九六六年春天,还主动跑到顺义县陈各庄,为宣传科学养猪写出了一首热情洋溢的快板《陈各庄上养猪多》。

剧作家苏叔阳提到舒乙讲过的一个例子:文革刚开始的时候,老舍怀着极大的热情,想参加农民艺术团,去访问农民。但是没让他去。此事使老舍彻底失望,觉得党已不再信任他了。

苏叔阳很干脆地说:他看不到出路。

老舍回国后,一直是人民艺术家,他规规矩矩,怀着要报恩的感情,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老舍一直用生命去寻求他所热爱的文化,但在文革一开始就遭到了横扫,面对这些现实,自尊的、以中国文化为生的老舍,看不到出路。

老舍在湖边徘徊了一天一夜,在25日的打捞现场上,人们看到很多写过字的纸扔在湖面上,有人称:上面写的全是毛主席诗词。老舍先生追慕崇高,所以先生的死,在某种程度上,是清高的表现。当他觉得活下去的理由已不存在了,要么跟着别人走,起哄;要么不跟着,那还是死。活下去已经没意义了。

老舍在选择另一种存在方式的时候,也选择了走水路。太平湖接纳了这个冤屈的灵魂。离太平湖不远的西南,有个叫葡萄院的地方,是老舍母亲去世时的旧居;再从这里往西北蓟门故里,留着老舍父亲的衣冠冢。这湖水,使一家人再一次三位一体地存在。

在这里,老舍把躯体交付给湖水,把性命交还中国文化,把信仰收归自己。


本文来源:新世纪周刊

---->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Begin .post title --> -- End .post title --> -- Begin .post title --> -- End .post title --> -- Begin .post title --> -- End .post title --> -- Begin .post title --> -- End .post title --> -- Begin .post title --> -- End .post title -->
  • 立秋养生篇
  • 多食 Berry 好处多(图)
  • 今日收获:莴苣和绿菜花
  • 绿色食品大餐
  • 今天的收获(6-25-09)
  • xia198782009-08-22 22:55:12
    GCD make him to gave up his life, but no one can
    江上一郎2009-08-22 23:03:02
    还是龙斑竹有心。。。
    bymyheart2009-08-23 03:10:22
    谢龙班介绍.不过恕我冒昧,老舍的死怎么让我也觉着有一种屈原遗风呢...
    sea_n2009-08-23 04:34:09
    前段时间重看了四世同堂。唉...
    龙坡居士2009-08-23 07:35:48
    江兄还记得话剧《以革命的名义》吗?周正饰的列宁说过
    龙坡居士2009-08-23 07:54:07
    你用屈原比喻其实很到位。屈原虽然对楚王愚忠,但在人民
    龙坡居士2009-08-23 07:55:44
    出国后还没有机会再看过“四世同堂”。
    娓娓2009-08-23 12:15:23
    缅怀老舍。
    江上一郎2009-08-23 15:23:21
    话剧《以革命的名义》没看过,列宁只是学咱孔夫子--
    bymyheart2009-08-23 16:19:08
    我也曾是'茶馆',四室同堂',的FAN,但到了正红旗下,龙须沟,就不能恭维...
    龙坡居士2009-08-23 18:40:26
    回复:缅怀老舍。- - - 谢谢娓娓,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龙坡居士2009-08-23 18:41:46
    谢谢讨论,周末愉快! (图)
    粮油2009-08-24 15:02:49
    谢龙斑。老舍值得尊敬。
    苗青青2009-08-24 15:55:27
    老舍的死是因他灵魂的窒息,在那个蛮不讲理的时代。
    龙坡居士2009-08-25 05:15:26
    是的,我也觉得老舍值得尊敬。
    龙坡居士2009-08-25 05:17:15
    希望那个蛮不讲理的时代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