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点标题党,不是侃咱们常青坛的藤,而是侃人们常说的常青藤学校。
在文学城里常青藤似乎是“子女坛”的专属议题,说得不对会被砸砖的。不过俺过去也不时地去那里吹吹牛,人家对俺还是非常客气的,原因是俺从来不说上藤校是好还是不好,所以两派俺谁也不得罪。反正俺兄妹几家的两代十几人中一半藤校一半非藤校,目前也看不出太明显的优劣。
周六去逛MALL 正好碰上老同学夫妇和他们的女儿 。他女儿上中学时是州钢琴比赛第一,全国比赛进过几次前三,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有一年来我家玩时正好我妹妹的钢琴天才儿子在我家过暑假。两人在一起弹过几天琴,各有所长。后来她上了哈佛学生物准备上医学院,结果毕业时去了华尔街。很多年不见,孩子看上去已经是个职业女性了。 我们谈起 了那年她和我妹妹的儿子在我家弹琴的事。可巧的是妹妹的儿子从藤校最好的商学院“沃顿”毕业后也进了华尔街名列三甲的大投资银行工作,和朋友的女儿只隔几个路口。我们大家笑着说“世界真小”。
我随后立刻和妹妹通了电话。妹妹也正好有两个好消息告诉我:他儿子工作的那家大银行,今年在“沃顿”只招收三名暑期的实习生,她未来的儿媳妇被选中了,一般做了暑期实习生,如果努力工作毕业后被留下的可能非常大。另一个是做教授的她正在休 Sabbatical, 下周会在来西部开会后到我家住一周。听了这些我们非常高兴。
我以往一直认为,如果想做教授,上藤校很必要,这样找教职时竞争力比较强,妹妹当初就是因为是藤校毕业,所以才在经济困难时期拿到几个Offer 的。另一个是在商业和金融业比较重视学校的名字和Alumni 的关系网,朋友的女儿和妹妹的儿子都是两年前在华尔街裁员4万人的时候反而能挤进去的。
而学理工科如果只做个工程师好像关系并不大。不过在高科技口里闯业的人,似乎名校的人也很多,比如微软,雅虎,古狗和 Facebook的Founder 都是哈佛和斯坦佛的,按子女坛的划分法,斯坦福也算“大藤”,所以搞高科技的上藤校也挺重要。当然学法律的更不能例外,不然为什么史迷不惜老本也要送他家公子上耶鲁的法学院呢!等哪天咱需要打官司了,看在和他老爸的交情上,律师费打个折应该没有问题吧?
不过这是周末没事瞎侃着玩,您可不要当真,谁让这常青藤和咱这常青坛的名字这么近乎呢:))说句实话,孩子高兴比上啥学校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