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0-08-08 17:21:24

    从时间上说,《切韵》音系正处于汉语史的中间环节。可靠的汉语史研究,上源起自公元前十几世纪,下迄于现代,共三千多年;《切韵》音系处于这个漫长发展过程的中间站的位置上,往上能够跟上古汉语联系,往下能够跟近代汉语联系,无论是对于发现历史事实还是解释音变规律来说,这个音系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切韵》成了汉语音韵学的经典,掌握《切韵》音系是了解和研究语音史的基础。

    《切韵》原书己佚。二十世纪在敦煌莫高窟发现残本三种,互相补充,约有原书四分之三左右。唐代《切韵》系韵书主要有王仁昫(或作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和李舟的《切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陈彭年、丘雍等再度重修后,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通称《广韵》,因而其音系不变。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宋祁、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宋真宗年间编纂的《广韵》多用旧文。与此同时,当朝宰相贾昌朝(998-1065)也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 ,举人误用” ,于是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部韵书。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书名叫做《集韵》。所以虽然现在见不到《切韵》原来的全貌,但从《广韵》和《集韵》这两部韵书基本可以了解《切韵》的内容。

    《广韵》韵目的特点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因为平声字很多,合在一卷篇幅太大,跟其他各卷不平衡,所以分成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五卷总共206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三个韵组成一个“韵部”;收塞音韵尾的入声韵配合收相同部位鼻音的阳声韵部组成一个“韵系”。没有入声韵相配的一个阴声韵部也叫一个韵系。这种分组,叫做“四声相承”。“四声相承”是汉语语音系统性的一种表现,同一韵系的各韵在变化中总有共性。有些韵系不是在每个声调都有字,所以“四声相承”有空缺,不是处处都整齐。《切韵》音系的性质是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语音系统,即这个音系不是一时一地之音,而是综合了南北许多方言的特点,还吸收了古音的特点。

    在汉语音韵学中,《切韵》音系是最受重视的一个音系,它被看作是整个语音史的中枢,又是研究历代音系和现代各方言音系的首要参照系统。这是因为《切韵》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韵书,它编成于隋代,到初唐就被朝廷规定为标准韵书,即所谓官韵;宋王朝把它加以扩充编成了《广韵》,其官韵地位更加强化;近体诗用韵的标准是中央政府确定的官韵。作为科举考试中文人必须遵守的押韵标准的官韵,在唐代是《切韵》,在宋代是《广韵》 、《集韵》和它们的简缩本《礼部韵略》 。元明清三个王朝虽然不再使用《切韵》或《广韵》作为科举中的官韵,用的是“平水韵” ,平水韵也是在《广韵》基础上改编而成。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1223年,金朝的平水书籍(官职名)王文郁,即平水(今山西临汾)地方管理图书的官员,写了一部《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古韵书《排字韵》的残片,其内容与王文郁的《新刊韵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韵的组织,它是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公元1252年,南宋的刘渊(据说是平水人)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此书已佚失,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两种书的分韵基本相同,仅在上声拯韵是否并入迥韵这一点有差别。元初的阴时夫所著《韵府群玉》中把106韵的版本定名为“平水韵” ,从此平水韵成为宋代以后文人沿用的诗韵系统。

    顺便说说词韵。关于词的用韵问题历来争论较多,宋人填词,并无词韵一类的书,大体按诗韵用韵,明代沈谦曾写过一本词韵,清代仲恒的《词韵》一书就是以沈谦的书为蓝本。清代词韵的代表版本有两种,一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长子吴烺的《学宋斋词韵》 ;二是大约晚半个世纪戈载的《词林正韵》 。两者的区别是《词林正韵》仍然把上平声的真、文、元(半)诸韵同下平声的庚、青、蒸诸韵分作两部,共十九部,即第六部与第九部分开;而《学宋斋词韵》更为宽松将两者合并统一。显然这是因为南方人吴烺不分前、后鼻音,《词林正韵》更准确。不管怎样在宋词中也沿用《切韵》音系,只不过用韵更宽,许多韵可以通用。可以说,从公元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末,《切韵》音系一直占据着音韵学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