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0-08-04 16:26:05

    唐代是诗的空前繁荣时代,也是诗和歌分家的时代,虽然南北朝文人写作的乐府体诗,与音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唐乐府中还是有可演唱的,如李白的《清平调》,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个诗人在酒楼打赌歌伎唱谁的诗最多,最漂亮的歌伎是唱谁的诗,刘禹锡的《竹枝词》诗中衬字“竹枝”和“女儿”是伴唱者的唱词。但是此后诗很少再有为歌唱而创作了。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2300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55000多首诗。唐诗在题材走向、格律形式、艺术手段、风格倾向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为唐代文学最有代表性的形式。这既是唐代经济、政治、文化繁荣的反映,同时也是上面所述诗歌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

    唐玄宗以前为初唐,这是唐诗发展的初级阶段。南朝宫体诗虽仍在诗坛上占据统治地位,诗歌改革的序幕却正在悄然拉开。一般认为“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这一时期诗人的代表,但最有代表性的诗篇却是陈子昂的悲歌一曲《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张若虚的诗中之诗《春江花月夜》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诗被诗人闻一多称为‘诗中之诗’,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唐玄宗开元年间至唐代宗五十余年是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唐诗也出现了全面繁荣。盛唐诗人的代表是李白与杜甫。

李白(701—762),字太白,是盛唐文化孕育的天才诗人,他的人格和气度,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李白有儒家“济苍生” 、“安黎元”的用世思想和政治抱负,同时道教神仙信仰在他的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一生保持着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傲岸品格,保持着独立不羁、飘逸洒脱的气质。他浪游祖国名山大川,喜爱奇丽的大山、江河和瀑布,留下了九百多首诗篇。李白的胸襟开阔、气概豪迈、情绪激昂,不然写不出《将进酒》这样的诗篇。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蜀道难》就是这样一首代表作。李白的诗飘逸奔放,经常通过大胆的夸张、奇丽的梦想、迷人的神话来表现自己炽热的情感和强烈的个性: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才思敏捷,感情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他的诗痛快淋漓,天才极致,成为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又一个颠峰,人称“诗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