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0-08-09 18:06:36

     唐代以前的诗歌由四言、五言到七言,近体诗也是这样,先出现五律,然后增广为七律。近体诗在初唐形成和发展,到盛唐在最终定型,并把律诗推广为排律。一般认为隋唐之交的诗人王绩已经十分熟练运用五律这种形式,到了杜甫,近体诗的格式完全确定下来,历来公认杜甫的近体诗格律最为严谨,所以总是建议学做格律诗最好从杜诗入手。不过笔者却认为,因为杜甫和李白是唐诗的两座高峰,浪漫的诗仙有时难免会出格,所以人们是依据现实的诗圣作品,最终总结出近体诗的格律标准。在杜甫之前并非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近体诗格律标准,而杜甫按照标准写诗。这好比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说不清楚。

    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用韵、对仗和平仄(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前面两点比较简单,每句字数是五个字或七个字;全诗句数,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还有一种是多于八句偶数句的排律。排律的一联叫做一韵,一共是多少韵没有明确的规定,最短的排律五韵十句,而杜甫最长的排律《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达二百句,现存唐诗中这麽长的排律共有十二首,最长的排律大概是宋朝王禹偁的《谪居感事诗一百六十韵》 。排律由于限制过多,容易显得堆砌死板,历来极少名篇,但是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首五十韵的排律非常成功,实属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用韵,前面说过唐诗使用《切韵》音系。虽然现在见不到《切韵》是怎样把同韵同调的字归并成类,从《广韵》大致可以了解到,《切韵》音系是把所有汉字归结为同类的字可以互相押韵的206个韵部。唐人规定近韵可“同用” ,因此后来的“平水韵”就根据唐诗统计结果,把“同用”韵合并起来,减少成106个韵部。“平水韵”的韵部减少以后,每个韵部的字数增加,但每个韵部的字数多少不同,字数多的韵部叫宽韵,较少的叫窄韵,很少的叫险韵。如上平声第四部“支”韵、下平声第七部“阳”韵是宽韵;如上平声第一部“东”韵、上平声第十三部“元”韵是窄韵;如上平声第三部“江”韵、下平声第十五部“咸”韵是险韵(现代人写律诗,常常把江部和阳部混同)。宽、窄、险韵之分,也不完全根据字数,还要看这个韵部包含的字是否常用,常用字多的虽然字数较少,也不是窄韵。

    近体诗押韵的位置叫韵脚,它们是固定的,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句必须押韵且要求一韵到底。一般是押平声韵,也有少数别具一格的仄韵诗,不乏优秀作品,其平仄格律不难参照平韵诗推导出来,不再赘述。不管律诗绝句,首句既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如果以平水韵为用韵依据,那末近体诗用韵要求是很严的,除首句可用邻韵外,一般不允许邻韵通押,就是字数很少的险韵也不能出韵。旧时文人诗会为了增加难度,炫耀才学,有故意选用险韵的,初学者应尽量避免用窄韵,更不用说险韵了。以上这些就是用韵的基本格律。

    由于平水韵许多字和当代的普通话的语音不同,特别是存在入声字,所以当代人更愿意用新韵做近体诗,以免去死记硬背平水韵。用新韵只需按照普通话拼音,押韵母相同的平声字就可以了,字的平仄也容易区分。现在有一些不同版本的所谓“中华新韵”,就是根据这个原则编定的。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些字发音不同,某些版本受古汉语发音影响,把不同韵母的字放在同一韵部或说可以互通,如此未免过于随意,这种韵书不用也罢。不过在同一首诗中,要么都用平水韵,要么都用新韵,不能两者混用。不仅用韵要这样做,在考虑一个字的平仄时,也要这样做。

    近体诗的格律要求除用韵外,主要限制在平仄和对仗上,这也是最难掌握的。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一个独特之处,是不仅一字一音,而且同一个音有不同的声调。在切韵音系中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后三种都叫做仄声;普通话中也有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后两种为仄声。南方有些方言的声调变化更丰富,可达八种之多。切韵音系中的上平声和下平声并不和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对应,只不过当初出版时,上声、去声和入声各编为一卷,如果平声字也编为一卷,书要比其他三卷厚一倍以上,相差太悬殊了,才分为上下两卷,并不是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的概念。正是因为有声调的不同,使得吟诵诗歌时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近体诗的平仄安排就是尽可能地发挥这种节奏感,五言近体诗相当于七言近体诗除去开头二个字,所以只以七言为例说明近体诗的平仄安排,先介绍一般规律。掌握近体诗格律最困难的地方是存在一些超出一般规律的情况,这是将在稍后再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