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2011-08-30 20:09:40

酸奶的百万美元清香

 

在不同的朋友眼里,我拥有不同的头衔。今年豇豆的异乎寻常的丰收,应该为自己赢得一个“豇豆种植大王”的新称号了。但是,说实在的,在这许多的“专业”里面,我的第一专业,恐怕还是经营和投资了,主要还是在美国本土的经营和投资。虽然折腾这几十年来,收获也就只是自我满足而已,没有值得炫耀的资本。

前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想了一阵,还是觉得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比较好。原因嘛,在于这不是我投资的领域,所以,不存在利益冲突,也就不存在做广告和谋求私利的嫌疑了。当然,如果谁想跟着我一起发财,那就得先准备好上等酒,咱们私下里聊聊了。免得影响大家的情绪。

由于自己公司经营扩张的需要,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跑自己附近的高端商业地产的地主家。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时间和朋友们聊天的原因,主业还是更重要的。我们所经营的是服务业,地点选在高端(Prime)点。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秘密”。

 

最近,和一个拥有上十亿美元高级商业地产的犹太人老板谈地点。在他的地产上逛了一家“酸奶店”,相当于是一家“自助餐式的酸奶服务店”。

帮助我找地点的那位老兄也是犹太人,在一家很有关系的公司工作了好多年,对于美国服务业的行情,了解得很深。对于美国地产界的很多大佬,也非常熟悉。

他告诉我,那家酸奶店是这家地产公司的老板和他的雇员合伙,开的第一家店!

在我的心目中,搞地产的人,应该是专注于地产,和保持店面的高出租率,特别是对于像他这样的,坐拥十几亿美元地产,而且,几乎每一块都很繁忙,没有空位的家伙,怎么还会如此喜爱“占小便宜”呢?而且,还是在商场上如此老练的老手。

继续听下去,还有更有趣的故事:开始时,我们的对手,在这个地主的最优良的地产(一个可以算美国地产界的标杆之一的商业地产)上建了一家类似的店。在这家店建好几个月之后,那个店主要求地主,让他在地主其它的商业地产上建类似的店。地主在做了一些家庭作业之后,决定否决这位店主的要求,改为自己开类似的店。而且,计划的目标是未来三年内,一口气开30家!

 

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为,让我非常好奇。于是,就“谷歌”了一阵,发现了更大的秘密:一个在几年前还到处闻“铜臭”味而不得的家伙,先是投资Subway,费了好大劲,却被该公司的“五美元一尺长”的廉价营销,折腾得没有多少利润。在一次灰心丧气的加州之行之后,他发现了酸奶店的秘密,上帝开眼给了他一次很多人都没有看出的机会。

于是乎,就在家乡开了第一家叫做“酸奶山”的自助店。结果是异常的成功。其后,很快就没日没夜的开新店。20099月开了第一家,一年之后,口袋中原本没有几个铜板的家伙,居然以34百万的价码,卖掉了公司20%的股份。(《财富》杂志)。其后,就用这比资金继续开店。几年之后,谁再买他公司20%的股份,出价恐怕就是十倍了。

再之后,我带着闺女们去食品店,说是给她们买酸奶,她们异常高兴。看着每盎司十分钱的价码,我很大方的为她们买了一大堆。害得闺女们搞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今天迷糊了,居然这么大方?

原来,她们哪里知道,我在几家酸奶自助店吃的类似的酸奶,可是得每盎司支付4550分!

 

再之后,我又查了开店所需要的设备和开一个店的造价:酸奶的批发成本价通常在每盎司6美分!比较贵的是设备,那个挤酸奶的“小设备”,美国产的报价是1.3万美元一个!一个店通常需要47个!其他的就是装修什么的“小钱”了。而在咱们中国,类似的设备大概是每台6000人民币。可是,是不是好用,就只有天知道了。

再到处跑跑,发现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开了的,每家都很忙。

据内线报道,一家店,好的,一年的销售额能够达到80万美元。

哇塞!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6美分到50美分,而且还是在一个顾客对于价格不是很敏感的行当。你想想,那些小孩子,每个人拿着一个纸杯,是没有几个不会尽可能装满的。那样一来,每位贡献的,可能就是5-6美元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立马就闻到了很重的美元香味。忍不住,才想到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搞股市投资,估计在未来几年,那家供应设备的公司会大赚特赚。而酸奶公司,估计也会有不错的业绩,只是,竞争者多了之后,可能会没有设备公司的得益来的大。

再者,快速开店的公司中,肯定也会产生新的巨富。

如果你有点胆量,而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家伙,现在就是一个让你发财的好机会。开一两家,好好用心几年,你就会是个百万富佬了。当然,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折腾,可以找我的,如果你那里有我喜欢喝的酒的话(这是秘密!)。

风险呢?就是有太多的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机会。就我所知,就有很多实力不错的公司开始大动了,就像我上面说到的那位地主一样。跟着犹太人赚钱,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只是,对方动作非常快,对市场动向很敏感,而咱们很多人却只是嘴巴快而已(对不起,不该批评人!)。

 

如果你问我,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自己不做,而且,自己已经和很多商业地产的地主有很好的哥们关系,在一个好地方开了一家之后,也不太可能开第二家?由此,也不用太担心竞争者!

是的,这就是我的挣扎!因为,我手里已经有一个可以做很大的项目,而且,还进展得相当的顺利,不然的话,我哪会放弃写作的业余爱好。

“是不是该分散,追求短期的机会?”为这个问题,我在做了大量的研究,挣扎了好几个月之后,最后,还是觉得,应该向林彪学习,集中优势兵力为好。我不是研究了林彪好久了吗,总不能只说不做。按照林彪的成功经验做,估计不会太差。

有时间和机会时,我再和大家好好聊聊,林彪作战经验对于商战的巨大意义。很多来自这位战神的案例,比《三国》案例给予的,可能更有借鉴意义。

 

世界上能够让人赚钱的机会实际上很多,就看你有没有戴上能够看得见机会的眼镜了。

我还在想,这么多人对于一个机会这么看重,是不是也说明,美国市场上还是有很多资金存在,只是在大家眼里看来,好的投资机会太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做好我们自己目前的事情,不是也很有钱途吗?

再者,大家这么的一窝蜂,几年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局呢?谁会成为赢家,谁会成为倒霉蛋?在这种理性的预测之后,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呢?上面对于设备商得益的判断是一部分,还有其它的吗?

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就留给大家,留给有心人去回答吧。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美国长期信用等级下调之后?
  • 《战神林彪传》第一章(4)
  • 《战神林彪传》第一章(3)
  • 《战神林彪传》第一章(2)
  • 《战神林彪传》第一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