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2011-10-08 14:39:01

乔布斯的“三国”之战(2

引狼入室与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有大意失荆州,还有败走麦城,和不得不唱空城计的后悔。起因都是因为他太过自信:对于自己的判断可靠性,对于自己部下真实能力的误判,对于自己对手智慧的低估。乔布斯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吃了大亏,并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则是“亡党亡国”。比诸葛亮的付出,有过之而无不及。与诸葛亮不同的是,他能够从自己的失误中快速学习,加速自己智慧的成长。

在自己最得意的时刻,他太自豪自己电脑界面设计的伟大,却忘了“螳螂在前”需防“黄雀在后”的古训。忘记了隔墙有耳,忘记了被强盗惦记的危险。

当乔布斯在硅谷干的有声有色的时候,有一位和他同年的小伙子,也开始做起了在硅谷大发横财的梦想。这位看上去更弱不禁风的小子,不久前,还在波士顿被寒风吹的难以站立。得意正猖狂的乔布斯,怎么样都看不上眼这位想吃天鹅肉的家伙,结果,被后者钻了空子——先是瞒天过海,再是顺手牵羊,其后就是反客为主。三十六计,一下就用了三招,招招致命,几乎将乔布斯逼进了死胡同。

盖茨和乔布斯同年,都出生于1955年,而且还都是因为看到了电脑行业的难得机会,而从大学辍学创业。与盖茨不同的是,乔布斯的缀学,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的不得已,而盖茨的,则是吃饱不愁饿的主动选择。

乔布斯先行成功,让他低估了盖茨后来居上的能力。

在开始时,两个人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经营风格,还基本上都处于摸索阶段。不过,不善言辞的盖茨,由于个人的原因,喜爱玩技术,最后,他将此发展成自己的特色,靠贩卖标准发财。而擅长“夸夸其谈”的乔布斯,则不喜欢在技术上太下功夫。

技术和非技术因素在商业成功上的价值,孰重孰轻,他很早就有直觉上的深刻感受。

开始在技术行业混饭吃时,有一次,他为朋友揽了一份价码1000美元的活,开发一个小软件。他的朋友花了一天一夜就干完交差,他在获得1000元之后,骗他的朋友,说只有600元,两个人对半,一人300。结果,以负责营销的身份,他获得了70%的收益。

在盖茨离开哈佛回家创业的时候,他对艾伦也有过很类似的“欺诈”:他以自己从哈佛退学代价巨大为由,要求拥有公司60%的股份,另外的40%才是艾伦的。而那时候的盖茨和年长的艾伦相比,他自己是更为重要的技术精英!

从最终结果来看,这两位占小便宜的家伙,都事实上比对方更“重要”一点。

不过,在开始时的乔布斯看来,恐怕着眼点和盖茨还不同:在无意识之间,乔布斯感悟到管理、营销、公关,这些非技术性的因素,比技术因素的价值更大。对于一件产品的商业化价值实现,也更为关键。也可能就是这种感悟,在后来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得以强化,最后才造就了今天的苹果巨人。

在今天人们的眼里,同龄的乔布斯和盖茨,同样在IT行业打拼的两员战将,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个人风格上,盖茨追求理性、偏重技术,他所领导的微软,贩卖的是标准;而乔布斯则极端感性、偏重设计,后者主导的苹果,贩卖的则是个性。

两个人都喜欢独裁,盖茨给你的是“釜底抽薪”的性命“威胁”,而乔布斯给予的,则是“高高在上”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江湖豪气。

而让乔布斯后悔一辈子的则是,盖茨有如此牛气的今天,则是当初自己过于自傲,不得不唱空城计时,被精明的盖茨抓住机会,攻城成功的结果,而且还是釜底抽薪式的。

1984年,盖茨来到加州库佩迪诺的苹果总部。这里的草坪上飘扬着海盗旗,每个研究员的桌上,也装点着海盗标志。当时乔布斯正在沉醉于麦金托什的研发,和对已经取得成绩的自我得意。

得意于“科技”“占优”的乔布斯公司,由于误判,给了盖茨免费探军营的机会。他可能觉得,自己是做电脑的,盖茨是做软件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他眼中的谦谦君子,原来不过是一个喜欢盗窃的“小人”。从此之后,他自己也迷上了“盗窃”这一行,而且,还自我发展出了一套盗亦有道的哲理:盗的最高境界是盗窃灵魂!

进了乔布斯军营的盖茨,震惊地发现,苹果公司搞的电脑,和以往的计算机完全不同:屏幕上不再是只有一长串枯燥的数字或者字符,而是性感的图形用户界面。他迫切想找机会打开这个机器看一看,看看这个系统到底是怎么来的。

“史蒂夫,我们最近开发了ExcelWordChartFile,你有兴趣吗?”精明的盖茨开始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糊弄乔布斯。结果,还真的成功地让正苦于缺乏应用软件的乔布斯,同意了双方合作的提议。盖茨和他的团队,则因此,而获得了来自苹果公司的样机。

一年之后,微软的图形用户界面系统诞生了,原本就在和IMB的电脑系统(PC)征战之中处于劣势的苹果电脑,就此雪上加霜。乔布斯也因为这一次次的误判和局部战败,在公司主导权之争中败北,而不得不黯然辞职。

除了自己的心腹大患,微软的大军前面就是一马平川了。配合PC的开放系统,在PC制造商们为了一点微利,相互倾轧,爹娘不认的时候,盖茨的微软则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而获得巨利。

等到乔布斯蓦然发现,自己被盖茨和微软无耻地偷窃了技术之后,再想通过司法程序来讨回公道,就为时已晚了。苹果电脑控告盖茨侵犯专利权,一场长达十余年的官司,给自诩为“海盗船长”的乔布斯,好好的上了一堂人生教育课。

第一次三国大战,乔布斯联盟摩托罗拉,对阵归附联手之后的IMB和英特尔的PC大军,外加有城下之盟的微软。

对手强大,来势汹汹,老练不够的乔布斯,在这第一局的决战之中最终彻底败北。

离开苹果之后的乔布斯,开始了自己的反思:初期成功的基础到底在哪里?自己注重个性的经营风格,到底有没有成就大业的机会?

许多人经历这样的挫折之后,多数选择了放弃,而走一条更“容易”“成功”的大众之路。但是,后来的结果让人不得不服:失败和挫折没有可能改变乔布斯的人生活法!

“人们说我固执,而我觉得自己是执着!”

这样的警局,再适用乔布斯不过了。走一条大众不喜欢走的路子,走起来可能是艰难一点,但是,你由此的得益,也是大众所难以想象到的。

这是乔布斯人生给予我的最大启迪之一。

在乔布斯英年早逝之后,失去一个有实力的竞争对手,让盖茨倍感寂寞。

他在自己的悼词中写到:“惊闻乔布斯辞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梅林达和我向史蒂夫的家人和朋友,以及向所有被史蒂夫的作品所打动过的人,致以诚挚的慰问和哀悼。史蒂夫和我相识近30年,在这之间,我们既是合作伙伴、同事,又是竞争对手和朋友。在历史上。很少有人对世界产生过像乔布斯那样的影响,他的这种影响的效果,将是长期的和持久的。对于我们,有幸与乔布斯共事,是一种无上的荣幸。我将深刻缅怀他。”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乔布斯的“三国”之战(1)
  • 让成功追随梦想:悼念乔布斯
  • 经商日记(2):世界末日到了吗?
  • 经商日记(1):读不懂兰世立
  • 好熟悉的语言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