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慌乱中“有病乱投医”“无计乱用药”,只要沾点边的就尝试。早期的实验室实验曾表明伊维菌素可在体外抑制黄热病毒的繁殖。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的重症监护医师...将伊维菌素称为“奇迹药物”和“(治疗)COVID的青霉素”。澳大利亚科学家将非常高浓度的药物添加到生长在培养皿,并报告说它阻止了导致 COVID 的病毒自我复制。过去的类似研究表明,将伊维菌素添加到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时,它具有抗病毒特性:它阻止了导致登革热、寨卡病毒、西尼罗河、艾滋病和其他疾病的病毒的复制。
1. 上述都是体外实验。
那么体外实验,离临床有多远?这是答案(链接):
一个药物能应用于临床治疗,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体外试验、动物实验、人体试验、临床试验。
连动物实验都没做呢,就忽悠人吃,你给你家人吃吗?给你父母吃吗?给你孩子吃吗?如果答案是”不“,你们几个就是牲口。
2. 谈药必须谈剂量。有些药到达一定的剂量,就能杀死病毒,但是同样的剂量,人吃了也会死,那就无法成为药物。
3. 谈药必须谈环境。体外实验室环境,和人体环境,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在体外实验室环境的效果,未必可在人体环境复制。
昧着良心发帖,多伤身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