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已失去战略主动权,由于美国海空军的打击,日本本土与南洋群岛日军的海上联系已濒于断绝。在此情况下,日本大本营为了挽救其孤悬南洋的“南方军”,打通中国东北至越南的陆上交通,建立起联系南洋的陆上通道。另外,从中国大陆各个基地起飞的盟军飞机可以直接轰炸日军甚至日本本土,这意味着盟军飞机可以对日本本土发动大规模空袭,这使日本异常恐惧,打掉在中国的空军基地,也是日本加速推行豫湘桂战役的直接原因。
1944年1月,经天皇批准,日本大本营正下达了“一号作战”命令及纲要,规定日军在中国从黄河至信阳间的400公里,从湖南岳阳至越南谅山的约1400公里,从衡阳至广州间约600公里的绵长战线上,投入51万兵力及250架飞机,用9至10个月的时间,实现预定的战略企图。中国方面主要以第一战区、第四战区和第九战区担任防御任务,参战部队总数达130万人。因该作战地域遍及豫湘桂等省,因此被称为“豫湘桂战役”。
然而豫湘桂战役的结果却是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在战役进行的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那1944年国民党军队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第一,豫湘桂战役之时,因为日本的南方牵制攻势和盟军的全球战略的影响,国民党军队在此时还进行着缅北反击战。不仅当时国外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无法回调国内抗战,还从国内抽调大量部队前去作战。两线作战使得中国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这是此战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远征军剧照
为了保证”一号作战”计划的实施,日军决定在中国与缅甸、越南边境发动攻势,以造成“重庆军形成东西两线腹背作战” 的不利态势, 一度被拖延的缅甸作战终于爆发。
1944年3月日军驻缅第15军团,以迅猛攻势向英军驻防的英帕尔地区进攻,4月初英军6万多人在英帕尔被围困在几个山头。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为了减轻英帕尔地区英军的压力,在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停止租借物资供给相威胁的情况下,同时也为了配合史迪威率领的中国驻印军进行缅北局部反击战,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于5月10日强渡怒江,在没有英美在缅南发动两栖作战配合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动了缅北反击战。中国进军缅甸,使英帕尔地区英军转危为安。
虽然中国军队在这次反攻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却使国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境地。 这对正在进行的豫湘桂作战是极其不利的。
在豫湘桂战役进行之时,国民党军抽调24万精锐部队用于反攻缅甸,第一、第四和第九战区作战能力因此受到影响。在南北两线作战形势下,蒋介石难以兼故。
正如蒋介石在致罗斯福的电文中所述: “ 战场中心河南平原作战正在大规模开展之时, 而萨尔温江作战同时进行。 以中国疲弱之身当此两面作战之重任, 使经济艰危更胜往昔。 ”
首先, 缅北、滇西反击战,使中国精锐部队无法支援国内战场。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郑洞国指挥的中国驻印军新编第 1 军, 该军号称“ 天下第一军” 。新1军下辖孙立人指挥的新编第38师和廖耀湘指挥的新编第22师, 这两支部队于第一次缅甸作战结束后在印度严格受训, 配以美式装备, 战斗力大大提升, 成为了中国远征军主力部队, 同时也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 然而在河南战事(豫湘桂战役组成部分)正酣之时, 这些精锐之师却无力顾及国内战场。
其次,为了准备缅北反攻,国内其他部队长时间没有得到较为有效的补给。 这使中国正面战场各战线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对此 ,蒋介石在致罗斯福的备忘录中就提到 :“ 北缅一战 ,将中国所有储藏之装备一概用尽 ,同时又将应用空运来华之吨位占去 …… 中国国内各战场因北缅作战之故 ,既缺军械之补充 ,又缺驼峰空运之接济 …… 以致在六月以前 , 中国军队除远征军外 , 从未在中国租借法案中 ,得到一枪一炮 。” 可见 , 因发动缅北反击战 , 已经严重地制约和削弱中国正面战场抵抗日本进攻的力量。
第二,国民党军队缺乏配合,军队虽多在具体战役中未形成绝对优势。
1944年国内国民党军队
据统计1944年前,中日前线兵力对比,“第一战区之比为一百比十四,第二战区之比为一 百比十三,第三战区之比为一百比二十”。但在战场上,这种绝对优 势却未形成。
日军为发动豫湘桂战役,进行了长期准备,“从东北调动了汽车部队,组织临时铁道部队,共投入兵力51万,马10万匹,汽车约1500辆,大炮1500门”,并在战场上各部队能互相配合,形成局部优势。
例如豫中战役有关东军配合,豫中战役结束后,日第12军37师团 及第3坦克师团的半数又加入第11军,参加湖南战场作战;在湖南战场上中日军队数比例变为二比一,是中日战争以来双方比例最小的一次; 在武汉,日军为进攻长沙和衡阳,兵力达万36万人,这是日军自日俄 战争以来进攻一个地区使用过的空前绝后的强大兵力。
而国民党军队消极防守,在战场上任日军抽调兵力,各战区之间缺乏配合。当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时,驻守河南的第一战区首当其冲,而第五、第九战区却都没有能以大部队发动攻击以牵制日军,以 配合第一战区,致使日军 轻易击破第一战区及第五战区之一部,打通平汉线南段,继之又向湘北桂南进攻。同样第九、第四战区遭攻击,其它战区策应也不力,这样就使日军顺利的打通了大陆交通线,而国民党军队则遭到了惨败。
豫湘桂战役被日军缴获的国军装备
第三,“防共甚于防日”是国民党军队豫湘桂战役的又一败因。
为防范共产党和八路军,国民党军不惜以胡宗南部40万大军用于封锁陕甘宁边区。不仅如此,就在河南战役(豫湘桂战役的组成部分)即将开始之际,居然从第一战区抽调部队用于防共。第一战区因开辟缅甸战场和防共,共抽调了6个军。会战开始后,第九战区有三分之一的部队在后方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