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与财富成反比2021-01-14 23:26:23

 

造成国民党军将官比例过大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点:

一是编制军衔定的过高。

国民革命军基本沿用了北洋军阀的军衔制度,旅长的基准军衔是少将,少数资深旅长则是中将。

个别独立的或战绩突出的团长也可授少将,如北伐时期的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和三十六团团长黄琪翔,便是以团长而授少将的。

这在北洋军阀存在的前期即袁世凯统治时期全国军队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最初的方案是全国编36个师,但直到袁世凯死,并未能编齐),其编制军衔是合理的,但到了国民政府时期,军队数量已是袁世凯时期的几百倍,旅长的军衔仍是少将,其将官数量多也就难免了。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有追授军衔的制度,定的就更高了,一般被认为死的壮烈或者生前战绩突出的团长或团附均可追授少将,如率黄埔学生军东征时英勇牺牲的团长刘尧宸,率孤军八百壮士(实为四百余兵)坚守四行仓库的中校团附谢晋元,死后便都被追授陆军少将。

二是官位子特多。

其一,是军事机构庞杂所导致的。其实更多的还是并不上阵打仗的其它军事机构,

以1948年的统计,国民党军有5个行辕、2个剿匪总司令部、3个国防部和陆军总部下属的总指挥部、总司令部、16个绥靖区、18个警备司令部、9个要塞司令部、5个补给区、19个军管区、53个师管区、156个团管区,还有各省、各专区的保安司令部和几十所军校。这么多国军番号,这么多军事机构,必然就有许多的长官。在当时,一个军事单位,可以缺兵甚至没兵,却不可以缺官,而象上述军事机构,除了团管区的司令可以是上校也可以是少将外,其它单位的长官,全都是将官。

其二,是机构臃肿带来的。从国民政府的中枢机关到下面的每个军事机构,都编有大量高级军官,1948年的国民政府国防部,便编制上将2人,中将42人,少将351人。光是一个参谋总长办公室,便编有中将2人,少将20人。1932年设立的军事参议院,是个专门安置闲散军官的部门,曾先后任命了446名将级参议。除此之外,各军事机构中还有许多的高参,也全部是将官。这些高参有的几近荒唐,如有个军阀是个票友,便揽了个戏子在身边,也挂了个少将高参的头衔。甚至一些专门给军阀驯马的、养狗的,只要把主子伺侯好了,都有可能弄个少将干干。

三是军衔的授予太随意。

这又有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国军建军初期军衔授予的随意。1934年以前,并没有一个成文的军衔制度,但军衔的授予却从黄埔建军时就有。那时任命一个军官,往往是职务和军衔一起下达,依据是什么呢?就是根据北洋军阀时期的惯例。北伐时期,军长一般是上将,师长中将,旅长和个别团长少将。由于当时战争异常频繁,军衔的授予也特别混乱。中原大战时,专门为蒋拉拢杂牌军反戈的军人政客何成浚,手里握有很多经过蒋亲笔签署的委任状,只要表示愿意叛冯投蒋,金钱美女之外,何还可以随意地填写张三李四少将中将。到底发出去多少将官,何并没有个数,蒋也不过问,其军衔授予的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另一种情况则是无章无法的私委乱授。这一点在地方军阀中特别普遍。青海马步芳之子马继援还在上中学时,就已经是青海南部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了,中学刚刚毕业,就挂上了少将的牌子。有的军阀,往往拍拍脑门,一个少校立马就可以变成少将,前面说的戏子可以做少将的情况,也属于这一种。其实,就是号称国军正牌的中央军中,即使到了1934年军衔制度颁行以后,不经法定铨叙机构而由各机关部队私自加衔的也大有人在,为此国民党军的铨叙机关曾多次下文明令禁止,并采取将级领章定制和编号等措施加以制止,却一直也没能制止,此种现象从始至终地存在着。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除上述三种情况外,由于不间断的内战和内哄,指挥官更换的频繁,也是造成国民党军将官多的一个原因。除地方军阀部队外,很少有一个军或师的指挥官在一个任上呆上两年以上的例子,要不就晋升了,要不就战死了,要不就被挤下台了。一个指挥官在一年内连升三级的大有人在,一个军或师在一年内更换两三个指挥官的也不在少数。而一个将官,只要戴上了金牌子,差不多也就是终生的了。从1934年到1949年,能够查到的经过铨叙厅正式授予的少将有3498人,中将729人,上将126人,至于那些未经铨叙厅而由用人单位私自任命的就无法统计了。到底国民党军队有多少将官,恐怕没有人能够统计的出来。

XYZ945382021-01-14 23:45:00
现在的台军将军的比例也是全世界最高,平均每2000名官兵,就有一名将军。
信笔由墨2021-01-15 00:21:51
扩军。
桂雨12021-01-15 01:11:43
没有打过仗的都是纸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