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绝对是我人生命运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此后几十年,虽然也经历了不少的起起伏伏和风风雨雨,但是没有任何一次能够比我77年高考的命运转折更重要更曲折了。故事有点长,分几个段落吧。
打倒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高校子弟的圈子里。在77年夏天就预感到高考迟早要恢复了,大家都开始收集资料,积极准备。我妈是中学数学教师,北师大数学系毕业,很早就把文革前的高初中数学教材寄到农村给我,要我尽快准备高考。可是我也没有想到恢复高考的决定这么早。大概十月初左右吧,当时人民日报连篇累牍发表了很多文章,要不拘一格选人才。这让我看到了很大的希望。尤其是正式通知高考时,基本上是人人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不像当年招兵那样,黑五类家庭连报名资格都没有。十月份正式通知,十二月高考,时间很紧的。我也真急了,虽然前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但是白天要出工种地,每天累得要死,看书效率很低。真正的向高考发起冲击应该是十月中下旬了,那时候知青们几乎都彻夜读书,白天出工不出力了。很多人都以各种理由请假或干脆回城。我也请了一周的假回武汉,一方面收集复习资料,更重要的是接受前辈老师的指点。
以我的功底,语文政治是我的强项,数学也不错,物理稍弱,化学一塌糊涂。当年在中学,我是全班的笔杆子,很多学校的稿件,从批林批孔批水浒,到反击右倾翻案风等等都出自我手。因此我是打算报考文科的,但是被我妈严厉制止了。我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考文科。我妈说,“看看你爹,虽然五七年整了个右派,但是没有像大多数其他右派那样下放,而且很快就摘了右派帽子,恢复了工资待遇,就是因为他业务过硬,国家永远都需要科技人才,无论政治气候如何变幻。而学文科最容易犯政治错误,瞧瞧邓拓、吴晗、廖沫沙,个个都是学文科的,比你爸惨多了”。当时小,也觉得老妈说的有道理。
当时我对高考的信心是非常不足的,虽然在中学时我的学习成绩是很冒尖的了,但是那年月也没有怎么用功,尽看些乱七八糟的闲书,再就是每天打排球打到天黑(排球水平很接近专业队了),也不知道这高考的深浅和自己在群雄中的档次。再加上我们知青点的蹲点干部是个大学老师,我们很尊敬他,他也很支持我们。他一直和我们说,你们都没戏,基础太差,文革10年没有怎么读书,比老三届差老远了。但是不管咋说,就这么一根救命稻草,而且是久盼而来的,怎么也要搏一把呀。
话说灯下用功,悬梁刺股,经常是通宵达旦。我插队的地方没有电,晚上是点煤油灯的。当地农民很少用玻璃罩的煤油灯,当时算高档了。我们晚上读书时,一盏灯不够,要用两盏,还要在玻璃灯罩上面加个高高的纸烟囱,灯罩中间加个纸的遮光层,这样燃烧量大,光线足,就是煤油花的钱真不少。到后期实在没钱买煤油了,就趁着夜色,到场里的拖拉机里偷柴油,柴油烟大,灯罩很快就被熏黑了,要经常擦。晚上实在饿了,就轮流到菜地里偷白菜或庄稼地里刨两颗红薯凑合一下。
因为时间紧,没有任何复习范围,只能凭自己的强弱项,手头有的复习资料和想当然的判断来准备了。同时我同宿舍的三个知青都是学习比较好的,我们会经常交流和互相帮助,共享复习资料。最后我们农场12个男知青里面就我们三个考上了大学,这是后话了。按照我们几个当时的分析判断,我的复习范围基本是按照以下的框架进行的:
语文:
作文:没法复习,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提高的,必须凭长年累月积累的底子;
语法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革前的语文教材,把阅读分析,语法基本概念,文革前后的一些经典范文看看;
名著和古文:不知道从哪里看起,一朝一夕也看不懂所有杜甫的作品。只能放弃。
政治:
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概念:如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等等;
党史:党内十一次路线斗争,重大历史事件和几个重点人物;
观点的阐述,例如为什么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为什么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等,罗列了一大堆。
数学:
全面复习文革前的数学教材,从最基础的搞起,一直整到排列组合。再往后就搞不懂了。
物理:
重点就是力学,电学。其他的什么热学等等就放弃了。
化学:
重点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没有学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其中我物理化学花的时间最多,但是结果是最差的,语文和政治花的时间最少,考得却是最好的。
转眼离高考越来越近了,报名手续一切正常。报名时要先填志愿。我当时第一志愿是北京邮电学院,第二志愿是武汉某著名高校,第三志愿是孝感地区的一个什么师范大专。当时没想那么多,只要能考上一个,管他啥学校都去。
当年考试是两天,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语文,第二天上午靠数学,下午考物理和化学。那一年湖北省的物理化学是一个考卷,各占50分。我们公社的考场在公社所在地的双河中学,离我下放的地方有8里地,要走一个小时左右。记得考试那段时间天气特别冷,我们头一天还专门去考场踩点的。
话说考试开始,政治考试范围基本没有跑出我猜想的范围,既有基本概念题,又有党史题和论说题 ,虽说有一些比较深奥的概念搞不清楚,总体来说发挥正常,自我感觉一下子提升了很多。下午考语文,基本概念题感觉很容易,占60分,作文题占40分,题目是学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读过很多遍了, 想都没有多想,提笔就写,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提前交卷。自我感觉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和伙伴们议论当天的考试,猛然发现我把作文题目审错了,应该是写一篇学雷锋的好人好事。怎么会这么愚蠢,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顿时从亢奋跌入深渊,当时就成了霜打的茄子。我的室友安慰我,一定要坚持到明天。
第二天早上考数学,每一个题目都会作,难度远低于我的想象,范围也远小于我所准备的范围。中午出来以后冷静了一下,发现犯了两个低级错误,一个是解方程忘记验根了,把那对虚根给忘了,而最后一道题是一个正玄波的题,我把相位移动给搞反了。原来以为可以挣90分的,一下子要掉10分了,情绪进一步低落下来。下午考物理化学,物理题目不难,大部分会作,但也犯了一些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至于化学嘛,我估计没有一道题是全对的。
考试结束,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爹妈汇报。如实汇报,此次考试准备不足,考得不好,只发挥了70%左右,准备继续复习,明年再考,云云。爹妈回信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爹此后嘲笑我几十年,说我连个作文题都看不懂。当时真是第一次经历这么严肃的大考,实在是太紧张了,犯的低级错误都是平时不会犯的。
考试结束了,自我感觉上大学没有希望了,还是要安心劳动,好好表现,争取做一个可以教育好的黑五类子女。
本篇的经历是我这辈子最为悲喜交加和大起大落的经历,终生难忘。故事有点长,为了节省 看官的时间和保护当事人的颜面,略去一些细节和人物的真实性。
那一年的高考阅卷和录取工作的效率还真是空前的,也就个把月吧,高考成绩就出来了,录取工作就启动了。当年首先知道我高考过线的是我的父母。当年不公开高考分数,但是在校园里张榜公布了学校子弟入围的名单。我父母冒雨去看榜,真的看到了我的名字,喜出望外 并立即发电报告诉了我。后来学校一个负责招生工作的领导的子女是我的同学,悄悄告诉我说我有200多分(当年本科的录取分数线是160分),够我报名的武汉某高校(也就是我父母所在的学校)的录取分数,而且学校子弟有优先录取的潜规则。当时学校也确实为了子弟的录取作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学校干部的子弟,过了线的都录取到好专业了。这是后话,我会在后面提到。
话说录取阶段也正值春节前后,知青全都放假回城了。我也回城等录取通知书,把复习资料全都带回来了,觉得不需要了。岂料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录取工作接近尾声,很多同学都拿到录取通知书了,我的一点影子也没有。我爹妈忍不住找到了我爹系里负责招生的干部,后来我才知道,也是负责监督我爹改造的。他告诉我父母没有看到我的材料,没有找到。我妈出来就说此人在撒谎,一眼就看出来了。从此我妈多方打听,确定我的录取材料被省招办发给了学校,但是没有被录取,也没有退还给招办供其它院校录取。因此我父母向校内有关部门申诉,希望按党的政策招生,不拘一格选人才,虽然孩子他爹犯了错误,成了右派,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在学校在农村都表现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此时高考招生已基本结束,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古人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心灰意冷之际,党中央决定77年扩大招生,开始招收走读生,让我绝望中再次升起了无限的希望。可是等来的是nothing。更糟的是,我爹妈被传唤到某处,集合了以某校党委副书记为首的,包括我父母单位的一把手在内的一众党政干部,对我父母大加训斥。斥责我父母竟敢拿人民日报的社论来压学校,你们这样人家的子女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必须自我反省,等等。我爹当场就蔫了,卧床数日,觉得是他连累了我的前程。眼看录取无望,没过几天我就扛着全部复习资料返乡。我父母送我到车站,一路无语,直到我看不见他们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男儿的热泪。这是我成年后少有的流泪。我不怨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限的爱,只怨我生不逢时,只怨世道不平。当老夫今天写到这里时,回忆起当年的屈辱和绝望,再次老泪纵横,不能自持。。。。。
话说我回农村继续我的知青生涯,每天下地干活,晚上挑灯学习。通过这次高考,对自己的档次心理有些数了,也相信极左的风气正在慢慢转变,78年再考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事实上很多77年因为家庭出身或其它原因没有机会高考或没有被录取的都在78-79年考上了大学。正说着安心务农,大约在3月中旬的某一天,正在田间劳作时,忽接电报三封,父母拍的:接招办通知速回。当场眼睛一亮,拿着电报给场领导汇报,当天啥也没有拿就连夜奔火车站去了(我那里到火车站20多里地,要走两个多小时) 。
到家才知道原委。我妈生性倔强,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回乡以后我妈生是不服,多次前往省招办申诉。巧在某天去招办,偶遇当时的招办主任,是个正厅级干部。听完我妈申诉,查了我的档案后,当场指示:考生本人没有问题,符合录取条件;考生档案一直在某校招生处,没有退还,更没有遗失;建议录取到该校无线电系,如学校有异议,须提交书面材料并加盖公章。苍天啊大地啊,就这样阴差阳错,塞翁失马,我竟然被录取到当时最热门,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成了我老爹的学生,连我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因此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有机会当面感谢我人生的贵人,这位素未平生的省招办主任。估计这个愿望已经很难实现了。他老人家应该是个百岁老人了。
我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学校已经开学两周了。花名册上所有的名字都是打印的,只有我的名字是圆珠笔写上去的。同班同学都以异样的眼光打量我,直到79年我爹平反当官以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系主任的儿子,肯定是开后门进来的。为了多种原因,当年我是守口如瓶,绝不透露一点内情。
进入大学后,我是校排球队的板凳队员,坐了两年板凳,终于不想坐了。但是排球仍然是我的终身爱好。这是多余的话了。
话说我入学一段时间以后,才慢慢搞清楚,我在的这个热门学科里面聚集了很多达官贵人的子女,从省市领导的,到所在院系领导的子女以及学校普通教职工的子女。当年如何录取的,录取的分数是多少?我是无从考证的。尤其是那位领头训斥我父母的校党委副书记的孩子,居然也是我的同学,真是巧了。只是此人成绩垫底,补考是常态。我们是同学,此生就是同学,我从来没有对副书记的孩子另眼相看,毕业后相见也是很亲切的,但是我记恨她爹一辈子。
大学四年中,虽然也算刻苦读书,烟戒了,这一戒就是一辈子,也从没有谈过恋爱,没有敢追女生,但是学习成绩绝对比不过几个超级聪明的学霸,一直居于中上游水平,属于第二梯队。转眼快毕业了,也盼着早点当国家干部,早点拿工资。可是老爹非要我去考研究生,父命不敢违啊。无奈之下胡乱准备了一个暑假,却没想到居然考上了,好像是考中的六个研究生里面最后一个。当年我系毕业生100有余,录取6名,给了我老爹一个大大的惊喜。我爹后来说,你考上研究生就是给老子长脸,给某些人一个耳光。
我的高考的故事讲完了,人生的故事还在继续。回首往事,感恩人生中所有帮助过我,爱护过我的人。这里面当然有我的父母,有当年的省招办主任,有鼓励我并和我共同学习的知青伙伴,更有改变我和千百万青年命运的华主席和邓副主席。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给华主席,还有胡耀邦去扫一次墓,感谢他们改变了我的命运,平反了我爹和全中国的右派,带来了自由民主的希望。我相信我的这个心愿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