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Good2021-06-16 22:09:56

部队的综合实力包括哪些?应该是兵力数量、装备水平、兵员素质和指挥能力的集成,在红军主力大部分改编为第八路军之初,整个路军兵力共46000余人,其中林彪第115师兵力为15500余人、贺龙第120师兵力14000余人、刘伯承第129师13000余人,仅从第一条要素来看,第115师的初始兵力无疑是最多的,但这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项。

 

兵员素质。

 

这就涉及到三个作战师的官兵来源了,众所周知,第115师是由红一方面军主力、第120师是由红二方面军主力、第129师是由红四方面军主力分别完成改编的,但是也并不全面,其中有若干历史细节还需注意。

 

首先,当时的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军团和红15军团,红1军团实际上就是中央红军的“陕甘支队”,也就包括了曾经的林彪红1军团和彭德怀红3军团(番号取消),而红15军团是由徐海东的红25军和陕北地方红军的红26、红27军合组的。

 

新的红1军团等于是中央红军(或称原红一方面军)保存下来的精华,该军团被改编为115师343旅,战斗力当然一流;而红15军团的战斗序列中,原红25军战斗力很强(韩先楚、刘震等,但只有3000人),不过陕北地方红军的战斗力一般,所以由该军团改编的第344旅要比343旅略逊一筹。

 

同时在115师改编中,还加入了陕南红军的红74师,因此可以看出,第115师并非大家普遍认为的那样,皆是中央红军和红25军系统。

第120师是由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27军、红28军、独立第1师、独立第2师、红军总部特务团合编而成的,二方面军主力为红2军团和红6军团,其中红2军团是贺老总在湘鄂西苏区拉起来的队伍,红6军团则是由江西苏区经过“小长征”到达湘鄂西的队伍。

 

这两个军团的战斗力不弱,但是编制不太充实,因此在改编时补充了陕北红军的大部分队伍,下辖358、359两个旅。

 

第129师是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29军、红30军和四个独立团合编而成,下辖第385、第386两个旅,注意陕北地方红军的编制虽大,人员却不多,且多数部队番号为1935年大会师以后新建。

 

所以在八路军的三个师当中,整体兵员素质应该以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数量比例为衡量标准,大略排序是第129师、第115师和第120师。

 

装备水平。

 

整体来看,还是115师装备水平最好和数量最多,因为中央红军出发时有86000余人,其中仅战斗部队即达50000人,经过长征中的不断减员,武器装备的质量反而被浓缩了,也就是剩下的部队虽然不多,但是枪械保有率、缴获中央军武器的数量比例却是最高的。

 

同时红25军的装备水平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在1934年11月26日的独树镇血战中,红25军曾经集中了70多挺机枪作为突击火力,一下子把敌人打懵了。

 

红25军在跟陕甘支队会师时,还拨去了一批机枪作为支援,第115师的主力既然是这两个系统的部队,当然装备水平最好。尤其是两军会师初期,来犯的东北军“贡献”最大,比如在直罗镇战役中,缴枪3500余支子弹26万发。

 

西安事变前后,为了准备共同对抗中央军,张学良在西安帮红军筹集了3000支步枪和60万发子弹,杨虎城则送给徐海东红15军团100箱子弹等等。

第120师在反围剿和长征过程中,打的多为杂牌军,那么缴获的装备无论质量和数量都不行,所以装备水平较差。

 

根据参谋长周士第的日记记载:第120师完成改编时共有迫击炮4门,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花机关枪1挺,步马枪4091枝,驳壳枪788枝,手枪91枝,手提式枪67枝,马刀2把,刺刀117把,各种子弹276955发。

 

第129师的装备水平只能算一般,因为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扩张非常迅猛,兵力从最初的20000余人发展到80000余人,人数上去了装备水平肯定就被拉低了。

 

尤其是红四方面军在大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敌人当时是川军,虽然缴获不少,可惜川军的装备水平本来就不咋地

第129师东渡黄河的部队为9367人,一个旅部一个团留在了陕甘宁边区,这9000余人一共装备了迫击炮6门;轻机枪93挺;重机枪29挺、花机关和手提枪75支;马步枪4136支;驳壳枪、手枪632支;刺刀55把。 

 

其中步马枪弹43012发、自来德2872发、手枪弹6051发、重机枪弹23222发、轻机枪弹27361发、冲锋枪弹310发,合计弹药为102828发,另有67枚迫击炮弹和203枚手榴弹。

 

所以在装备水平上,三个师的排序应为第115师、120师和129师。

 

指挥能力。

 

就苦战、恶战的次数和大兵团指挥能力来说,中央红军和红25军毫无疑问排名榜首,尤其是中央红军保持了大批军事干部,比如陈赓干部团的每一个兵,其实都是原来的连长、排长,再加上长期受主席的亲自领导和教育。

 

所以第115师的各级指挥员军事能力普遍较高,开国将帅中高级职衔也是最多。比如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以及陈光、徐海东、黄克诚、杨成武、韩先楚、陈士榘等名将,堪称将星闪烁。

 

然后就是红四方面军了,因为徐帅的大兵团指挥能力炉火纯青,所以四方面军各级将领受益匪浅,涌现出一大批高中级优秀将领,像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等等。

 

并且在129师的改编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还从中央红军调拨了些高级干部过去,比如师长刘伯承、邓政委(先为张浩同志)、386旅旅长陈赓等,他们与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等共同组成了129师的领导层,使该师的干部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红二方面军本来底子就薄,中下级指挥员多为地方干部出身,夏曦的一通乱搞更是雪上加霜,红二、四方面军会师时,将原来红一方面军的红32军划归二方面军作战序列(红9军团缩编而来),加一起才13000余人,也就是说原红2、6军团仅有万余人枪,部队总体数量不多,就比例而言,那么优秀指挥员的数量自然也不会多。

 

因此各级指挥员的数量、能力的综合排序,应该是第115师、第129师和第120师。

四项基本条件不妨打个分,第115师分别为3分、2分、3分、3分合计11分,第120师分别为2分、1分、2分、1分合计为6分,第129师分别为1分、3分、1分、2分合计为7分,如此一比较就清晰了,八路军三个作战师的初始综合实力排名应为第115师、第129师和第120师,这是比较客观的。

 

对此连敌人都有所感觉,平型关战役后日寇在战报中评价第115师部队:“当面之敌几乎均为20岁以下少年兵,作战勇敢,远非之前所遇之敌可比”,在《华北治安战》中也承认早期的第115师可以跟日军达到“一比一的战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第115师在抗战胜利时发展的最好,囊括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两大一级军区,而第129师发展为40多万人大军的晋冀鲁豫军区。

 

相比较而言,第120师发展起来的晋绥军区实力就稍弱些,当然也与所在地区较为贫瘠有一定关系。

老生常谈122021-06-16 22:25:12
晋冀鲁豫军区抗战结束时33万人。
山中老贼2021-06-16 23:53:41
贺龙的120师打日本人不行,但杀起非中共的抗战队伍无人能比。抗日英雄赵侗的队伍
明白仁儿2021-06-17 02:42:04
是团长,名字叫陈怀初,可以把他的故事贴上来,非常令人沉思。
立竿见影-12021-06-17 03:05:26
傅亲自接见他,他明白共产党的的套路,带一小分队杀入共军后方,破坏力很大
老生常谈122021-06-17 15:34:43
又在臆想。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8.6万人,四方面军长征出发时2万人。这些幸存者当然是师级以上的干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