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与财富成反比2021-11-28 03:20:37

 

对于南斯拉夫这个国家,肯定有许多朋友感觉似曾相识,而这种熟悉的感觉除了上世纪末南斯拉夫内战曾引发全球关注之外,还跟之前南斯拉夫电影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有关。在上个世纪70到80年代,包括《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等等反映南斯拉夫在二战期间抵抗德意入侵的电影被引入中国,成为了当时国内现象级的热片,也使得“瓦尔特”这个形象成为了在中国曾经家喻户晓的一个南斯拉夫人。那么瓦尔特究竟是不是真有其人?如果有,他又究竟做过什么呢?

南斯拉夫如何被肢解?

在说有没有瓦尔特其人之前,先介绍一下二战期间南斯拉夫的背景还是很有必要的。南斯拉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公元19世纪到20世纪先后从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独立出来的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和马其顿等南方斯拉夫地区组建的一个国家。在1918年刚刚建立之时,这个国家名叫“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联合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王国

而在1930年代末欧洲局势不断紧张的过程中,南斯拉夫曾一度想保持中立。他们与在历史上对南斯拉夫地区有一定影响的意大利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又和法国续签了友好条约。但当时的南斯拉夫毕竟是实力非常有限的一个国家,而且从诞生时起就是几个族群联合组建的国家,所以他们也很难阻止其它国家利用其内部族群矛盾对本国进行渗透。

当时,克罗地亚人内部的极右翼组织乌斯塔沙和德意两国关系密切,并在德意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要求克罗地亚独立的活动。而塞尔维亚人则比较亲近英法,希望和英法结盟。所以在南斯拉夫被卷入二战之前,其国内就已经是暗潮汹涌,内部对立非常尖锐。而在1940年法国速败于纳粹德国,意大利又先后入侵南斯拉夫的邻国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之后,南斯拉夫已经几乎被轴心国所包围,所以亲轴心国势力很快在南斯拉夫占据了上风,导致南斯拉夫王国在1941年3月25日加入了轴心国阵营。

南斯拉夫王军向德军投降场面

但仅仅两天之后,南斯拉夫空军的一些军官就在英国谍报组织特别行动执行处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政变,拥立了新的国王,夺取了南斯拉夫的政权。而这场政变的目的很明显是要扭转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阵营的决定,再加上当时德意两国已经在筹划对希腊进行进一步入侵,所以两国很快修改了入侵希腊的计划,将南斯拉夫也纳入了其入侵行动之中。4月6日,以德意为首的轴心国军队入侵南斯拉夫,而当时装备落后,也缺乏战备的南斯拉夫王军面对轴心国入侵毫无抵抗能力,很快被打跨,南斯拉夫全境很快被轴心国军队占领。

瓜分南斯拉夫,棕区为克罗地亚独立国

在此之后,轴心国很快依据各自的利益瓜分了南斯拉夫,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当时是意大利傀儡国的阿尔巴尼亚都占领了南斯拉夫部分领土,而战前就和德意法西斯关系密切的克罗地亚乌斯塔沙组织则在德意支持下控制了克罗地亚,并在名义上拥立意大利王室成员托米斯拉夫二世为国王,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权。而波黑地区在当时也被德意划给了克罗地亚独立国政权控制。所以在这个时候,南斯拉夫已经被轴心国各国完全肢解。

一个年轻人的逆袭人生

而克罗地亚独立国建立之后,很快对其境内(包括今天的克罗地亚和波黑以及塞尔维亚部分地区)的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进行了有系统的屠杀。在这种情况下,克罗地亚独立国内很快出现了两支抵抗力量,一个是之前王军的残余势力祖国军,而另外一个就是由克罗地亚人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游击队。

真实的瓦尔特——弗拉基米尔·佩里奇

而在1943年,一个年仅24岁的年轻人被南共游击队任命为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市委书记,这个人名叫弗拉基米尔·佩里奇。因为当时萨拉热窝是被克罗地亚乌斯塔沙政权和德意军队重要的统治据点,所以游击队在萨拉热窝的活动基本上都处于地下状态,因此领导萨拉热窝抵抗运动的佩里奇也很自然地有了一个隐藏身份的代号名字,而他的代号就是“瓦尔特”(Walter)。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必须开始给大家讲讲弗拉基米尔·佩里奇,也就是瓦尔特究竟是个什么人了。瓦尔特是个塞尔维亚人,1919年12月28号出生在塞尔维亚普里耶波列,他的父母以经营小旅馆为生。在他9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而中学毕业后,他来到了当时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国家商业学校上学。

萨拉热窝市内的少年瓦尔特塑像

而在此期间,瓦尔特多病的母亲无力为他提供学费,所以他做了许多份兼职,自己挣钱支持自己继续学业。1938年,19岁的瓦尔特毕业之后,在南斯拉夫国家抵押贷款银行谋得了一份差事,同时,他还进入了南斯拉夫经济与商业学院,利用自己的工资所得进修学业。1939年,他的母亲去世,此后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又做起了兼职,为自己的两个弟妹提供经济支持。

在这么小的年纪承担面对如此沉重的人生,如果换作别人可能已经很难负担了,但瓦尔特不但很好的应对了生活的挑战,还对当时南斯拉夫的社会事务保持了很高的热情。在贝尔格莱德求学期间,瓦尔特加入了多个学生组织。在此期间他受到了当时被当局禁止的南共影响,成为其积极分子,并最终在1940年10月成为了南共正式党员。而在1941年1月,他被自己工作的抵押贷款银行调往了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工作。

瓦尔特在萨拉热窝这座建筑内为银行工作

到了萨拉热窝之后,瓦尔特很快与当地南共组织取得联系,并很快在当地的南共组织中表现出超强的能力。而在轴心国入侵并占领南斯拉夫之后,因为南斯拉夫很快被瓜分,南斯拉夫抵押贷款银行在塞尔维亚以外地区的业务陷于停顿,所以决定将瓦尔特调回贝尔格莱德工作。但此时南共游击队已经在筹划在波黑发动起义,所以瓦尔特脱离了银行工作,开始专心为南共开展抵抗工作。

他很快在萨拉热窝为南共游击队筹措了大量资金、弹药、食物和衣服,并设法将其送到了南共游击队的解放区以及在战斗中牺牲的游击队员家属手中。同时,他在萨拉热窝还建立了秘密交通线,帮助多位游击队将领通过萨拉热窝前往其它区域从事抵抗活动。

1941年游击队在南斯拉夫全境起义形势

1942年3月,瓦尔特离开萨拉热窝,来到了波黑东部的解放区工作。不久之后,他成为了南共游击队波黑东部第三打击营的指导员,指挥部队多次与德意军队、乌斯塔沙军队以及当时已经和德意合作打击游击队的南斯拉夫王军残部作战,并曾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而在战斗间隙,瓦尔特还在周边民众中大量开展工作,动员许多周边民众加入了游击队,使这一地区的游击队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大。

1942年11月,瓦尔特被调往当时被乌斯塔沙政权占领的波黑东北部城市图兹拉,在当地开展地下工作。在图兹拉期间,他领导当地的南共地下党组织吸收了大量新党员,并为游击队乃至苏联红军收集了大量情报。在开展地下工作时,他曾多次险些被捕,其中一次他和几百名图兹拉市民被突击检查的德军和乌斯塔沙军队包围在了图兹拉市中心,但他还是利用自己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骗过了敌人的盘查,成功脱险。

南共游击队进入图兹拉的场景

1943年9月,他领导当地南共市委协助周边南共游击队成功攻占了图兹拉,使图兹拉成为了当时南共游击队解放的最大城市。而在此期间,他还通过出色的工作策反了2000名敌军。而这时的瓦尔特才只有24岁,可以说从小就尝到人生甘苦的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牺牲在胜利前夜

在此之后,他很快重返萨拉热窝,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重新展开了地下工作。我们说这时当地环境艰难是因为:从1942年底开始,南共在萨拉热窝的党组织因为情报泄露而遭到严重破坏,数百名当地地下工作者被德军和乌斯塔沙政权逮捕并杀害,萨拉热窝的盖世太保(纳粹秘密警察)甚至一度认为已经在当地根除了南共地下活动。

瓦尔特正是在这种极其艰难和危险的环境中重返萨拉热窝,并成为了南共萨拉热窝市委书记。而“瓦尔特”这个代号也正是在这次返回萨拉热窝之后开始使用的。而在这次重返萨拉热窝之后,瓦尔特借住在了一个退休的前南斯拉夫军官家中,并利用虚假身份进入了克罗地亚乌斯塔沙军队内部卧底。所以当时他经常身着乌斯塔沙军服,在萨拉热窝四处活动。

1943年萨拉热窝的德国占领军

通过这种方式,他迅速在萨拉热窝重建了南共的地下党组织,并发展了许多新党员。而当时,南共游击队正处在全面反攻的准备阶段,其组织规模正在急速扩大,为解放南斯拉夫全国做准备。而萨拉热窝当时仍然是德国占领军和乌斯塔沙政权在波黑的统治核心,因此也聚焦了大量高价值的情报,所以瓦尔特领导的情报工作也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价值,为南共游击队反攻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此期间,瓦尔特身兼多职,他不但经常身着敌军军服,甚至乘坐敌军车辆穿行萨拉热窝各地收集情报,还借机广泛接触萨拉热窝市民,了解民情。同时他有时还身兼编码员,亲自把自己收集到的情报编写成电报。到1944年中,他已经在萨拉热窝建立了广泛的人脉,成为了一个名人,而且在敌军中间也发展了许多线人,甚至有时能通过这些线人影响到敌军的一些决策。

南共游击队攻占萨拉热窝后举行的入城式

而在1945年4月南共游击队发动全面反攻之时,瓦尔特组建的地下工作者网络也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但当时准备逃离的乌斯塔沙军队和德军在萨拉热窝全城进行了大规模破坏行动,而瓦尔特则率领自己的同志针锋相对进行了一系列反破坏行动。4月6日,敌军企图在撤离之前将萨拉热窝一个重要电厂炸毁,瓦尔特则率领一群战士为保卫电厂与其发生了激烈战斗。结果在战斗中,一枚敌军发射的迫击炮弹在瓦尔特身边爆炸,当时年仅26岁的瓦尔特不幸牺牲,成为了在南共游击队解放萨拉热窝过程中最后牺牲的人员之一。

现代塞尔维亚首都一家纪念瓦尔的餐厅

4月9日,已经将萨拉热窝完全解放的南共游击队为瓦尔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现场共有1.5万名萨拉热窝市民参加。而萨拉热窝全城纪念瓦尔特的活动一直持续了两整天。1949年,南斯拉夫为瓦尔特追授了“人民英雄勋章”,萨拉热窝的许多地方也先后建立起了瓦尔特的纪念塑像。而正是他在南斯拉夫这种崇高的地位,最终催生出了那部经典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chufang2021-11-28 05:19:50
不是说就因为南斯拉夫,所以德国没能打下莫斯科。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2021-11-28 05:41:42
差不多,但也有希特勒分兵的战略决策错误
iCall2021-11-28 13:12:43
电影的原名叫《真假瓦尔特》,可能觉得太像侦探片名,上映时改掉了
振声2021-11-28 14:06:27
一个真正的英雄!生命虽然短暂,却让他与这做城市永生!
花似鹿葱2021-11-28 14:45:42
文革中最好看的电影!音乐至今回响耳边
Eagleridge2021-11-28 19:46:42
19年去的时候专门去瞻仰了瓦尔特的雕像也参观了瓦尔特博物馆
meiyisi2021-11-28 20:51:57
对这部片子音乐印象很深
白云蓝天2021-11-29 04:19:42
很大原因,把巴巴罗萨计划推迟了几个月,所以没能在寒冬来临前攻下莫斯科。
白云蓝天2021-11-29 04:23:20
分兵指没有集中兵力全力进攻莫斯科,同时很多部队被派去攻乌克兰。
水星982021-11-29 10:11:43
2019年我去萨拉热窝,感触良多。城市还很落后,但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美女比比皆是,颜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伊斯兰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