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沧桑2022-05-26 20:33:52

 

用北大著名教授谢冕的话,《十月》是一份诞生于黑暗与光明际会时节的刊物,从出刊的那一天起,就把表现和讲述时代盛衰、万家忧乐当成是自己庄严的使命。《十月》的编辑们隐约感到社会对于文学重建的召唤,也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悄悄激动。刊物诞生于那场巨大灾难落幕之后,向久经苦难的人们预告一个新时代的降临。

 

《十月》以骄人的业绩,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先行者和崇高目标的实践者,这与创业中的每位编辑和作者都分不开。金秋明媚,但秋风会有寒气。创刊的第二年,就有一场关于《飞天》的围追堵截。对高级干部滥用权力以及腐败的揭露,引起舆论的关注。此文的编辑正是在《十月》工作时间最长的姬梦武。

 

老姬个子不高,在《十月》也未曾担任什么要职,但他是个颇有担当的人,有睿智和胆识。他“文革”前在市直机关工作,因为热爱文学,1979年进入《十月》编辑部。那时是杂志的创业期。突破禁区成了《十月》创业期每个人的自觉追求。   

 

当副主编张兴春把组来的《飞天》的稿子交给他,他明知此稿有风险,还是欣然担当了责编工作。他把小说中贪官的官职降了一档,这样可以减轻上方的压力。他同意文学作品有时也能成为一副杀菌剂的见解。为了让文学园地百花齐放,哪怕个人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1979年6月推出《飞天》,作品的遭遇战硝烟平息并不太久,他便拿到了《晚霞消失的时候》这部稿件。作品署名礼平,原名《儿女》。这是一部12万字的小说,小说一下子就把老姬抓住了。小说的主人公李淮平和南珊有着一份纯真无邪的爱情;他们的家庭分属国共两党,他们对人生、社会乃至人类文明史的不同认识,形成碰撞,展现了一代人独特的心路历程。重逢的对话,深重的悔恨和自省,激情的燃烧及退潮,经历历史沧桑的人,在落日的余晖中把灾难的记忆留在了身后,憧憬着一份更加理性、更富哲理的人生。

 

《晚霞消失的时候》与此前一年,《十月》上发表的靳凡的《公开的情书》同属思辨性小说,独树一帜,社会影响远超出文学领域。作品正视人们心灵的迷茫,不顾禁忌地探索哪怕作者自己都未必完全想清楚的价值困惑。而尽管有无数顶帽子正高悬着,作品仍旧坦诚地泼洒着文字。这意义至今未曾消失。老姬推荐此作在《十月》刊出,给激情一个宣泄的出口。作品没有辜负作者与编辑,勇敢智慧地穿越险象丛生的开阔地,把探索的希望留给了值得纪念的新时期,留给了今天仍想探索的众人。能形象地体现“人”的理念,能为这种伟大的觉醒而争取就是价值。老姬把审读意见,连稿子一并交给主编苏予。

 

很快《晚霞消失的时候》这部作品在编辑部传阅了一圈,大家一致认为该发。于是,姬梦武赶紧联系作者。因为稿子是油印的,可能印了多份,本来一稿不可以多投,他知道作者不懂,担心被别的刊物占了先。

 

       作者礼平,本名刘辉宣,当时正在青岛北海舰队服役。朋友帮他把作品油印了百来份。除了给亲朋好友,还投了多家出版社与期刊,已经收到近10份退稿。安徽《清明》杂志姓张的老编辑,是一个刚刚改正的右派。他认可这部作品的价值,同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姬梦武说服作者,把稿件刊发在《十月》上,影响会更大些;可以请求《清明》编辑部弃稿。    

 

姬梦武告诉作者,作品有些议论需要删除。作者起初不愿意割爱,后来姬梦武的编辑加工得到了作者的认可。这篇作品以《晚霞消失的时候》为题面世。

 

如何看待国共两党?如何看待人类文明史?如何看待宗教?作品说出了大量不同于以往套话的新见解,男女主人公形象鲜活,令人耳目一新。此前国人的思想禁锢太久,人们积压了太多的想法要表达,倾诉的欲望特别强烈,一旦遇到契机,思想的野马就会挣脱缰绳,恣意奔腾。《晚霞消失的时候》问世,正好应合了这种社会心态。

 

刘辉宣此前曾将这部作品寄给中国青年出版社,被一位年轻编辑退了稿。《十月》上发表了刘辉宣的小说后,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李硕儒到青岛找他,说要带他到北京去改稿,令他很惊讶。他问:“你们不是退稿了吗?”李硕儒说,中青社的人到《十月》打听有什么好稿,《十月》编辑部对《晚霞消失的时候》给出一致好评。他们想赶紧补救,出版此书的单行本。

 

刘辉宣到北京后,拜访《十月》编辑部,大家对他非常热情。他说,怕这部作品给编辑部带来麻烦。屋里的几位编辑听了哈哈大笑,笑声让他打消了顾虑。

 

刘辉宣说,这部作品已经酝酿了几年。“文革”中后期,他一直在反思。“9.13”之后,一个北京四中同学的经历,触发他在脑海中形成了故事的轮廓。1975年除夕,他与几个同在北海舰队服役的战友,接待两位从北京来的老同学。七八个人,聚集在青岛信号山基地一座德式老碉楼中。晚上,大家问刘辉宣:“有什么可以讲一讲的?”他就开始讲这个故事。大家听得十分入迷。讲完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后来,他不断地对一些朋友讲这个故事。热烈的反应,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故事有其独特价值。

 

     1976年9月,他被派去参加批邓学习班。结束以后,他没有离开会场,坐在空无一人的主席台上,写完了最初的段落。这部小说,已经停不下笔了。1976年11月完成了初稿。他并未着急拿出来发表,仍在反复修改。决定向外面投稿,已经到了1979年。

 

       让责任编辑最为愉快的事莫过于所编辑作品反响很大很好。姬梦武告诉我,他到军艺去组稿,军艺文学系主任徐怀中见到他,对他说,他认为《晚霞消失的时候》写淮海战役写得太漂亮了!他向文学院的全体学员作了推荐;他后来又到济南军区组稿,李存葆当时正在那里,他也告诉老姬,正是这部作品,坚定了他自己搞文学创作的决心。那时他还没有写出《高山下的花环》,而就在一年之后,这部作品便刊载在《十月》1982年第六期上,获得诸多好评。

 

然而这部小说出版之后,虽然引起不小的轰动,除了正面的反应,也曾和戴厚英的《人啊人》、遇罗锦的《春天的童话》一起被作为批判精神污染的备用材料。

 

正在提心吊胆之际,《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若水写了一篇《南珊的哲学》,在《文汇报》1983年9月27日与28日连载。王若水怀着一种欣赏态度进行批评,让作者深为感激。礼平写了回应文章《谈谈南珊》,王若水推荐给《文汇报》,登了一整版。王若水接着又发表了另一篇《再谈南珊的哲学》,并宣布论战就此结束。

 

小说在《十月》发表后,中国作协负责人冯牧打电话到编辑部,说这部小说作者“才华横溢,思想混乱”,预见小说发表后,会引起思想界的强烈反响,他特别关照编辑部:“对这个年轻人要给以保护。”

 

团中央书记陈昊苏,骑着自行车到刘辉宣家拜访,与之恳谈。 

 

     1984年春节前夕,胡乔木办公室打电话给刘辉宣,说乔木同志想在初三那天,邀请一些年轻人到他家做客,就一些热点问题和大家交换意见。胡乔木从楼上下来时,客厅安静了。胡乔木站在楼梯上环顾了一下,便问:“谁是礼平?”刘辉宣赶紧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胡乔木指指沙发说:“请你坐到这里来。”又说:“你的小说我看过了,而且看了不止一遍。你胡伯伯是懂得文学的,哲学也懂一点。小说中的一些观念我并不完全赞同,但我也不完全反对。我有一些想法,你愿意和我谈一谈吗?”说完看着刘辉宣。那天去的二三十位各领域有代表性的年轻人,其中有邓朴方和刘源等。有人还和胡乔木发生了争论。座谈正式开始后,刘辉宣悄悄离开了胡乔木家。此后,他再也没有见过胡乔木。

 

《晚霞消失的时候》至今未被岁月的风雨湮没,仍然顽强地存在于一代人的记忆里。而姬梦武后来又曾推过从维熙的小说《远去的白帆》,这部作品把当年苦难的生活写得富有诗情画意,非常难得作品也被社长陆元炽肯定。不巧正赶上中宣部下文,不让再发反映右派生活的作品。此文只好不上硬上就成了顶风作案。 后来,老姬为《远去的白帆》做了多次推荐,最后被《收获》刊用。作为编辑毕竟是与好作品失之交臂。虽然尽力做了助产推荐,但遗憾总在心头。这或许是做编辑回避不开的无奈吧。

chufang2022-05-26 21:02:08
那时候几份杂志《十月》,《当代》,《收获》还是挺牛的。
信笔由墨2022-05-26 22:19:02
周王室的后裔啊。
TheHawk2022-05-27 02:01:56
还有个《清明》。
吾道悠悠2022-05-27 03:07:37
还有《钟山》。
愚园.2022-05-27 14:01:08
还有"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