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略2020-06-09 23:42:10

1945年:维斯杜拉河-奥得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柯尼斯堡战役,匈-捷-奥边境战役,西里西亚(布雷斯劳)战役,柏林战役

 

1945年初,东线德军拥有5个集团军群:(1)舒埃纳尔的“北方”被围困在库尔兰,(2)赖因哈特的“中央”扼守东普鲁士和波兰北部,(3)哈佩的“A”(1944年8月前“北乌克兰”)沿维斯杜拉河在波兰南部布防,(4)弗勒的“南方”驻守位于高耸的喀尔巴阡山另一侧的匈牙利,(5)魏克斯的“F”捍卫着南翼的奥地利和南斯拉夫-意大利北部(其编制在3月被取消)。

 

维斯杜拉河-奥得河战役

 

苏军攻势选在离柏林最近的华沙-柏林轴线上,从维斯杜拉河突贯至奥得河。德军装甲部队兵力不足又分散,18个装甲师只有9个属于赖因哈特和哈佩。苏军主攻部队为朱可夫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这两支力量强大的劲旅,各含10个集团军(其中各含2个坦克集团军),旗下共有163个师,6400辆坦克,自行火炮,4700架飞机,兵力高达220万人。

 

1月12日,科涅夫部队从维斯杜拉河畔的巴拉努夫桥头堡出击,成功突破。1月14日,朱可夫部队从马格努舍夫桥头堡出击,其右翼扫过了华沙。1月17日,朱可夫旗下贝尔林所率的波兰人民军(共军)第1集团军重光华沙。哈佩的A 集团军群防线彻底崩溃,1月16日哈佩由舒埃纳尔继任,但德军仍无能为力。朱可夫和科涅夫两军飞速挺进,日夜兼程,如水银泄地,浩浩荡荡,锐不可挡。1月19日进抵奥得河一线,离柏林不到130公里,直接威胁第三帝国的心脏。

 

 

东普鲁士战役

 

在东普鲁士,赖因哈特的中央集团军群从1月14日起受到罗科索夫斯基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猛攻。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从北向南助攻,矛头直指柯尼斯堡和马林堡。1月21日坦南堡被占领。1月23日马林堡失陷。赖因哈特被解职,由伦杜利克接任,但仍无法避免手下27个师被围在东普鲁士(另外,此时德北方集团军群有26个师被围在库尔兰,不久番号改为库尔兰集团军群)。

 

东波美拉尼亚战役

 

苏军在维斯杜拉河-奥得河战役战役中取得重大进展后,防线成为一个大突出部。为防止德军从北部进攻,朱可夫的第1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从南面和东面向波美拉尼亚进攻。这时德北方,中央,A三个集团军群番号分别改为库尔兰,北方,中央集团军群。另外新组建了由党卫军头目希姆莱指挥的维斯杜拉集团军群来扼守德国北部通道。新建部队大都是乌合之众,训练不足,军官不够,战斗力差。希姆莱一直想过把带兵打仗的瘾。最近德军被打得焦头烂额,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状态,元首才批准希姆莱上前线带兵。

 

朱可夫部队向北直插波罗的海,3月5日抵达科斯林。西路包围了科尔贝格要塞,东路朝格丁尼亚成扇形展开。罗科索夫斯基部队从埃尔平和马林堡奋力杀向但泽和格丁尼亚。3月28日苏军攻陷格丁尼亚,3月30日攻克但泽,俘敌1万,缴获坦克140辆和潜艇45艘。整个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苏军共生俘德军8万余人,使苏军北翼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泽和格丁尼亚的守军违令突围,转战在维斯杜拉河三角洲,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但这些零星抵抗对整个战局影响不大。

 

柯尼斯堡战役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横扫东普鲁士西南部并发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时,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开始围攻驻守柯尼斯堡和萨姆兰的伦杜利克所率的德北方(不久前番号是中央)集团军群,另外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也投入了对弗里舍湾德军的战斗。战斗异常惨烈,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于2月18日被击毙殉职。被分割两处的德军重新取得联系。巴格拉米扬被处分降级,其部队归入华西列夫斯基所率的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

 

苏军对柯尼斯堡要塞的攻坚战出动了4个集团军13万人,530辆坦克,自行火炮,2400架飞机。在城内,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已撤离,要塞司令拉施组织了3万5千名装备低劣的守军顽强抵抗。4月6日苏军开始猛攻,4月10日柯尼斯堡陷落,拉施投降。4月13日德萨姆兰集群被华西列夫斯基歼灭,6万守军中2万经海路逃逸,3万被俘,其余阵亡。苏军也伤亡惨重才取得胜利。

 

匈-捷-奥边境战役

 

在柏林面临奥得河畔苏军威胁的情况下,希特勒居然下令在遥远的南翼匈牙利发起“春醒”攻势。他的目的是要保护匈境内生产德军油耗80%的油田。德军孤注一掷,投入全部7个党卫装甲师中的6个,加上当时还能作战的16个国防军装甲师中的4个,集结了50万人(40万德军,10万匈军),800辆坦克,突击炮,850架飞机,是德军在苏德战争中最后一次战略攻势。其中韦勒旗下南方集团军群的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担任主攻。这支部队由元首亲信“老战士”迪特里希(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是他私人保镖,后任卫队队长)亲率。它有3个军8个师,旗下2个党卫装甲军辖6个师,其中4个是大名鼎鼎的被冠名的党卫装甲师:党卫第1阿道夫·希特勒卫队师,第2帝国师,第9霍亨斯陶芬师,第12希特勒青年师。另外还有1个骑兵军(辖2个骑兵师)。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成军于1944年秋。首次上阵就被委以重任,参加了1944年12月西线最后一场攻势突出部战役。旋即1945年初作为硕果仅存的一支建制完整的装甲部队,调到匈牙利前线参战。“春醒”攻势前拥有340辆坦克,突击炮,其中有100辆以上的“虎”,“虎王”和“豹”式重型坦克,阵容十分“豪华”。迪特里希是一个没文化的“老大粗”,靠和元首的关系官拜上将。他在各部队装备给养不足饿得发昏之时“霸占”了很多资源,难怪其他部队有“红眼病”。

 

3月5日,“春醒”打响。勒尔的E集团军群从南斯拉夫出击,渡过德拉瓦河进攻保加利亚第1和南斯拉夫第3集团军(隶属托尔布欣的苏第3乌克兰方面军)。第二天,韦勒的南方集团军群出动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在第6集团军配合下在巴拉顿湖和韦伦采湖之间地域在炮兵支援下实施主攻,德军取得了小范围突破。但很快由于道路泥泞加上苏军力量上的绝对优势,造成德军元气大伤。托尔布欣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经苦战控制了局面。德拉瓦河沿岸的保,南部队也顶住了勒尔的进攻。德军分割包围托尔布欣的企图彻底失败,锐气大减。

 

 

3月16日,苏军开始反攻,德军大量被歼,溃不成军,败下阵来。3月27日,希特勒对迪特里希部队的战败和撤退暴跳如雷,嚎叫“他们不配佩戴我的名字!”下令迪特里希旗下四个冠名的党卫装甲师全体摘除军服左臂上的荣誉臂章(上面绣着每个师的冠名)。这些臂章在抵达匈牙利时为隐蔽欺敌的需要都已摘除,所以元首的命令除了侮辱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外无实际意义。迪特里希找来四位师长,决定不向部队传达以免对败军官兵低落的士气再雪上加霜。但不久这项命令无人不知。原因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也同时收到了元首命令,并马上向全军传达。平时对趾高气扬的党卫军心怀不满,有“红眼病”的国防军官兵对迪特里希部队的失宠十分幸灾乐祸。

 

马林诺夫斯基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挥师急进攻入斯洛伐克,4月4日占领布拉迪斯拉发。托尔布欣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势如破竹,直插奥地利。这时韦勒被伦杜利克接替,但德军已走投无路,无计可施。马林诺夫斯基部队开始围攻维也纳,被元首的“摘除臂章”命令弄得恼羞成怒的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于4月6日起与苏军巷战,但心力交瘁,无力回天。苏军在溯河而上的多瑙河区舰队炮火支援下,于4月13日攻占了维也纳。(另外,4月1日古德里安的参谋总长之职被克雷布斯接替。)

 

西里西亚(布雷斯劳)战役

 

在西里西亚,舒埃纳尔的中央(前A)集团军群企图守住它与维斯杜拉集团军群交界处从尼斯河河口沿维斯杜拉河上游穿过捷克一直到维也纳城北这一条绵长的战线,以保护仍在开足马力生产的西里西亚工业区。但手中兵力只有24个师,面对苏军攻势正在败退。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穷追猛打,跨过奥得河进抵尼斯河,2月14日包围了布雷斯劳要塞。3月15日科涅夫部左翼进入捷克,到3月31日占领了整个西里西亚。

 

但是布雷斯劳要塞坚保不失。第609步兵师,32个装备德,苏,波,捷,南,意“万国”火炮拼凑起来的要塞炮兵连,加上2个伞兵营,3万5千名由杂牌部队组成的要塞守军在1万5千人民冲锋队支援下成功地守住了要塞。但人员损失严重,8万居民牺牲了4万。这样一支毫无取胜希望的孤军牵制了苏军围城的7个师直至战争结束。

 

柏林战役

 

打到4月,德国已走投无路,困兽犹斗。在西线的鲁尔,英美盟军歼灭了莫德尔的B集团军群32万人之后继续挺进,美军前出至易北河,4月11日打到离柏林仅100公里的马格德堡。

 

从2月到4月,苏军秣马厉兵,准备大战。罗科索夫斯基的第2白俄罗斯,朱可夫的第1白俄罗斯,和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三支强大的方面军将兵分三路从波罗的海到德累斯顿的广阔战线上横扫德军,兵力达到了250万人(含波兰第1,第2集团军15万人),坦克,自行火炮6200辆,火炮41000门,飞机7500架。中路的朱可夫部队将以柏林-勃兰登堡为轴线主攻。在更南面,彼得罗夫第4,马林诺夫斯基第2,托尔布欣第3这三支乌克兰方面军继续对舒埃纳尔的中央和伦杜利克的南方集团军群保持强大压力以防德军增援柏林。

 

在苏军当面,海因里希的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前任司令是过了两个月带兵打仗的“瘾”而败下阵来的希姆莱)的2个集团军(曼托菲尔的第3装甲集团军和布塞的第9集团军,共25个师[含2个装甲师])分别与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的大军对峙。背后有魏德林的第56装甲军的6个装甲师和装甲护卫师作预备队。往南是舒埃纳尔中央(前A)集团军群左翼的格雷泽所率第4装甲集团军的14个师(后又增援4个师),准备抵抗科涅夫的猛攻。加在一起,保卫柏林只有50个势单力薄的师,再加上很多空军防空兵,人民冲锋队,希特勒青年团,警察和盖世太保等杂牌部队,而苏军有193个齐装满员的师。德空军只有可怜的300架飞机可支援柏林,与苏军强大的机群不可同日而语。德军没有战略预备队。不过为解救西线鲁尔新组建了文克所率的第12集团军(共4个军8个师,含新建的装甲师和装甲护卫师,其中香霍斯特师,波茨坦师,克劳塞维茨师配备新出厂的坦克,突击炮),被寄予厚望。文克部队后来回身向东攻打苏军起了一支预备队的作用。

 

4月16日,朱可夫所率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开始进攻“柏林门户”希劳高地。炮弹和炸弹倾泻到德军防线,但德炮兵未发一弹还击。紧接着,140部防空探照片灯一齐打开,照花守军眼睛。突击部队发起冲锋,德军清醒后顽强应战,以88毫米高炮平射火力为主大量阻滞苏军。再加上地形复杂,河湖沟渠密布,坦克跨越障碍困难,希劳高地之战苏军进展缓慢。另一方面,科涅夫所率第1乌克兰方面军进展神速,部队突破德军格雷泽部驻守的尼斯河防线,与敌以毁灭性打击。苏军成功切断了维斯杜拉和中央集团军群之间的联系。

 

这时朱可夫部队终于抵达开阔地带,投入了大量坦克,开始突入柏林北部。斯大林用电话直接命令科涅夫把坦克开往柏林支援朱可夫。于是4月18日起,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2个坦克集团军甩开步兵急驰猛进。4月20日,一天前进了60公里,攻下波茨坦,打到柏林外围,威胁到布塞所率第9集团军后方。布塞部队曾把朱可夫挡了三天,如今腹背受敌,无力可挡。北面与曼托菲尔所率第3装甲集团军的联系又被朱可夫部队切断。布塞已无法维持原来战线,但元首仍电令他坚守奥得河。同一天,罗科索夫斯基率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抢渡奥得河猛攻当面的曼托菲尔部队。4月20日,英美空军对柏林进行了最后一次大空袭。也在4月20日,希特勒56岁生日之际,原定要去巴伐利亚的“鹰巢”庆祝,但因激战正酣,他决定留在柏林。他下令按原计划指定邓尼茨元帅和凯塞林元帅这两位海空军将领分别指挥帝国北部和南部残存的部队。

 

 

由于南翼的迅猛推进和北翼的突然进攻,中路朱可夫部队的形势明显好转,突入了柏林北部重要的环型高速公路。希特勒急令施泰纳率领他的3个师组成的集群堵住朱可夫部的突破口,并与柏林以东的魏德林的第56装甲军取得联系。但是对柏林的主要威胁来自南面科涅夫的装甲部队。科涅夫旗下雷尔巴科的第3近卫坦克和列柳申科的第4坦克集团军从东南方势如破竹般扫荡格雷泽所率第4装甲集团军的14个师(后又增至18个师)。德军没有足够强大的装甲部队来封住缺口。4月25日,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和朱可夫的第1白俄罗斯两支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师,布塞的第9集团军和魏德林的第56装甲军被围在柏林以东大口袋里。另外也在4月25日,科涅夫方面军扎多夫所率第5近卫集团军前出易北河,在托尔高与美军会师,从此德国被分割成南北两部。

 

4月26日德军投入新部队企图解围。文克率第12集团军掉头东驰,摆脱了背后美军由西向东突入波茨坦,但很快被挡住。拼命突围的布塞第9集团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复存在,只有少数残兵冲入文克防线,其余被歼。而北部的施泰纳集群奉元首之命试图从北向南解柏林之围。但1万5千名缺乏重装的德军很快被装备精良的苏军击溃,解围企图被彻底粉碎。

 

这时城内混乱到了极点。希特勒在地下避弹室内疯狂下令各部队解救柏林,但城外各部队狼奔豕突,自顾不暇。魏德林4月23日上任成为柏林城防司令。他手下第56装甲军的4个师(第11党卫装甲护卫“北方”师,第18装甲护卫师,明兴贝格师,和第9伞兵师)的残部正被逐入城内。守城部队丢了机场,仅能维持一条从夏洛腾堡到勃兰登堡门之间的大道当简易机场,作为进出帝都的最后的空中门户。邓尼茨用飞机运进了一个伞兵营,一个水兵营,一个党卫军营。尽管杯水车薪,元首热泪盈眶。

 

 

4月25日苏军从四面八方杀入城内,开始最后总攻。参战部队有4个坦克集团军,4个合成步兵集团军: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旗下的第3近卫坦克(雷尔巴科),第28(卢钦斯基)集团军和朱可夫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旗下的第8近卫(崔可夫),第1近卫坦克(卡图库夫),第5突击(别尔托林),第2坦克(波格丹诺夫),第3突击(库兹涅佐夫),第2近卫坦克(波格丹诺夫)集团军。以后巷战伤亡不计其数。4月29日,朱可夫部队对国会大厦这个最坚固的据点发起冲锋,第二天下午把红旗插上了圆形屋顶。

 

4月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但陷于绝境的德军仍寸土不让。5月1日,苏军集中全部炮兵对柏林之敌实施毁灭性炮击,并以诸兵种战斗强击群投入巷战。每群含一步兵连或营,一工兵特遣队,2-4辆坦克,2-4门火炮,大量杀伤德军。德军经不起这一系列新的打击。5月2日,魏德林向崔可夫投降,柏林战役宣告结束。从4月16日到5月2日,柏林会战历时16个昼夜。苏军以伤亡30万人的代价歼灭了100万德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回顾

 

1945年的一系列战役对战争结局具有决定性意义。苏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全线出击。继维斯杜拉河-奥得河和东普鲁士战役战役之后,立即马不停蹄组织了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战役,为柏林战役这场举世罕见的大会战奠定了基础。苏军1945年进攻战役中割裂敌防线的经验,围歼敌重兵集团的典范成为战后苏联军事艺术发展的源泉。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是完成对敌围歼的钳形进攻战役,如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等战役。对德军来说1945年是疲于奔命,死死挣扎,最终崩溃的一年。尽管战火烧入德国,德国军人以前所未有的献身精神投入战斗,终因寡不敌众,惨遭失败。在库尔兰,格丁尼亚,布雷斯劳的守军面对强敌,坚守被围飞地直至停战,其空前的军人气概即使苏军也不得不钦佩。

 

4月30日,邓尼茨成为第三帝国第二任(也是末代)元首。从那时起到5月8日签字投降这一段时间,邓尼茨使用了一切手段使东线德军免入苏军之手。5月2日,凯塞林率G集团军群在德国南部向美军投降。在挪威,丹麦,荷兰的德军也就地投降。在东线从北到南,海因里希率维斯杜拉集团军群,曾试图援救柏林的文克率第12集团军,伦杜利克率南方集团军群都“成功”地逃入西方盟军占领区向英美部队投降。勒尔率E集团军群在苏军和南军追杀下一路逃向奥地利,与占领意大利北部和奥地利南部的英军达成协议,向英军投降。但到5月8日E集团军群仍有15万人未能赶到奥地利边境,被铁托部队俘获。舒埃纳尔所率的中央集团军群参加柏林保卫战失利后,转战到捷克,试图向美军投降,但美军封锁了战线,结果在布拉格战役失利后中央集团军群全军被追赶上来的苏军俘获。最后阶段,邓尼茨成功地把东线55%的德军部队从苏军的虎口里解救出来,但仍有145万德军被苏军俘获。

 

苏德战争,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陆上战争就这样结束了。德军在东线历次战役中大约100万人阵亡,400万人受伤,140万人失踪。苏军阵亡至少1000万人,加上平民苏联在苏德战争中共损失了2000万人。尽管如此,苏联以其近乎无穷的人力,物力后备力量最终以征服者和解放者的姿态出现在德国和东欧,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参考书目】(1985-1986年写作原著时)

【英】艾伯特·西顿,《苏德战争:1941-1945》。

【苏】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苏联武装力量(建设史)》。

【英】亨利·莫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

【中】赵焕文,曹应龙,“斯大林格勒会战”,《兵器知识》杂志1983年第5期。

【中】小浦·风宝·焕文,“柏林之战”,《兵器知识》杂志1984年第6期。

【德】古德里安,《闪击英雄》。

【德】曼施坦因,《失去的胜利》。

【苏】朱可夫,《回忆与思考》。

【苏】朱可夫,叶廖缅科,崔可夫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美】威廉·夏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中】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下册,1982年6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2020年打字整理补充原著时)

Bethell, Nicholas, 1977, Russia Sieged, Alexandria, VA: Time-Life Books.

Deighton, Len, 1993, Blood, Tears and Folly, Edison, NJ: Castle Books.

Ferguson, Niall, 2006, The War of the World, New York: Penguin.

Kesselring, Albert, 1953, The Memoirs of Field-Marshal Kesselring, London: Greenhill Books.

Liddell Hart, B. H., 1948, The German Generals Talk, New York: Quill.

Manstein, Eric von, 1955, Lost Victories, Novato, CA: Presidio.

Overy, Richard, 1995, Why the Allies Won, New York: Norton.

Rees, Laurence, 1999, War of the Century, London: BBC Book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ilitary History at Freiburg, 2015,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aton, Albert, 1971, The Russo-German War 1941-1945, Novato, CA: Presidio.

Shirer, William L., 1960,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Touchstone.

Stahel, David, 2018, Joining Hitler's Crusade: European Nations and the Invasion of the Soviet Union, 1941,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nberg, Gerhard L., 1994, A World at Arms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马文俊等,  2006, 《东线战争:第三帝国的黑洞》,  台北:知兵堂出版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