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南海,西南季风受印度低气压的影响如期而至,并无异常。然而,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上却战云涌动,战舰对阵,战机轰响,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剑拔弩张,成为当今世界最令人担忧的热点,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至少战争的可能性是不可否认的。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实力是战争制胜的根本。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南海面临的战争可能也不例外。尽管有许多重要的因素会导致这场可能的战争,但无论规模大小、程度强弱、时间长短、结果如何,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自文艺复兴之后人类文明的价值差异和矛盾冲突。
实力是战争制胜的根本,战争的输赢取决于交战双方的实力,这是根本。实力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战争意志和战争能力。战争意志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交战双方领导人的战争意志,这往往是挑起战争的关键因素;另一个是交战双方民众的战争意志,这往往影响战争持续的时间长短,也是输赢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领导人的战争意志与其民众的意志不一致,那么战争失败就是注定的事了,例如:伊拉克的萨达姆和他的民众。战争能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要因,它不仅仅是指军事实力,而且还包括经济实力以及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有效地把握战机的能力。例如:太平洋战争中的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海军实力远不如日本海军,但是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尼米兹领导的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有力地抓住战机,一举扭转了被动的战局,进而最终赢得战争。
话说当今南海,从中立客观的立场出发,用“上帝之眼”观察局势。论战争意志,中方上下并非一致,原因诸多而复杂,如:官僚腐败加上天灾人祸,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而单说美国,从政府到国民据说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已经超过了当年对日本的反感态度;其他可能追随美国参战的国家(如:越南、菲律宾、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恐怕也是大比例的一致。再说战争能力双方对比的情况,单就中美而言,美国在海陆空军以及其他战争要素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加上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这差距将更加巨大。经济实力也是如此,乐观地说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就大约是美国的一半,如果加上其他国家经济的支持,精算当前发生在中国大陆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显然更不乐观。如果考虑天时地利的话,看似南海在中国的家门口,美国则要横跨太平洋作战,好像中国有地理上的优势,但仔细分析并不尽其然。第一,美国自二战以来的全球战略早就打造出远程作战的军事能力。第二,菲律宾已表示要把苏比克湾的原美军基地继续交给美国使用;越南也有意把岘港提供给美军,这样一来形成对南海的东西夹击之势。而中国的海空军尚未完全形成远海作战能力,抽沙填海造的几个人工岛除了引发一系列国际争议之外,在军事上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事,但是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军事科技面前能有多大的战斗力真是不可高估。美国重演二战夺取日本占据太平洋岛屿的戏码,甚至长期围困和军事封锁,那些岛上的人员维持淡水和食物等给养恐怕就比打仗还棘手了。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并以二战结束时各国的实际控制为疆域。领土纠纷应该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可以通过联合国的海牙国际法庭仲裁解决。以武力威胁或战争解决是违背人类文明的和平准则,也是落后意识的反噬。解决南海问题需要成熟和有智慧的人们来共同努力,避免战争,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