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路----路在何方?
看完电影《革命路》,在折服于作家的深刻的洞察力的同时也感到非常的沉重和压抑,我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生存,是活着;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生命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过程,是生命进行曲。婚姻的本质是什么,是养育下一代。而人性呢,总是不满于现有、不安于现状,不喜欢一成不变死水一潭的生活,总是在追求理想的生存状态和完美的生命感觉。
那么,就在生活里追求吧,就象电影《革命路》里的女主人公April一样。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April与丈夫Frank及两个孩子住在美国康州郊外的革命路上,虽然结婚七年并有了两个孩子,但她心中永远有个她向往着的理想生存生活的地方----巴黎,巴黎其实只是她心中理想家园的代名词。在那里,有她想要的生活;在那里,她的丈夫Frank会再度成为充满活力充满理想的作家;在那里,他们会再度拥有他们曾经有过的对彼此对生活对生命的激情。可是,她没有意识到,她已经结婚生子了,她在人生里的角色已经是妻子是母亲,在孩子尚没有成人自立前,她必须先把孩子的需要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她自己的理想。Frank也有理想,但他现在是丈夫是父亲,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养家糊口,他的理想和爱好只能退居其次。在日复一日平淡琐碎的日子里,April始终向往着巴黎,向往着她心中的那个理想家园,她天真地以为只要换个地方就可以化腐朽的生活为神奇的童话。而在生活面前,Frank比April要现实得多,虽然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作为丈夫和父亲,他现在更想要的是给他的妻子和孩子一份好的生活,至少在物质方面。所以,在面对有更好更多的挣钱机会时,他对要不要去巴黎有了犹豫。April 于是认为Frank已经彻底地抛弃了他的理想,Frank已经不再理解也无法再理解她了,所以她决意要流掉那个不小心怀上的孩子,她想要有点改变,她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她自己买了些简陋的器材瞒着Frank在家里自行做了流产手术,却因为导致大出血而生生地把自己的宝贵生命葬送掉了。
我深深理解作者对April的最后结局的处理,因为,April无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她活得不快乐也感受不到幸福,所以她最终会慢慢地对平淡的生活失去了耐心和希望,最后会变成一种绝望。这一切其实都与Frank无关,她只是没有能够接受没有能够实现自己身上的角色转换,她只是无法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这样没有理想没有激情的婚姻生活,她无法在生活和婚姻里妥协,她去不了巴黎----那个她心向往之的地方,那么,她的心就已经死了,心死了,活着就是一种痛苦,比死更残忍。
与April不一样的是,她后面的邻居,那个屋里的女人,面对生活却采取了接受妥协的态度。她知道她的丈夫喜欢April,她知道她的男人常常会长时间地站在自家的后院里望着April的家的房子和院子发呆,但她从没有说过一句什么,只是有时会无来由地突然歇斯底里地痛哭失声。他的丈夫,象April一样,也在婚姻里憧憬着些婚姻外面的东西,他向往着与太太不同的另一个女人。这个邻家女人了解她自己的丈夫,也了解人性。她在有一次晚上两家结伴出去玩的时候在中途假装肚子疼与April的丈夫先离开了,然后,让她的男人终于有机会得到了April。April流产死了,她也痛哭失声,大概是为了April,也是为了她自己。她放弃了自己的要求和追求,只是为了家庭丈夫和孩子而活着,面对丈夫的精神出轨,她采取容忍的态度,并最终帮助她丈夫在身体上也出了轨。她虽然活着,可她已经没有了自己,她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最看透生命、生活、婚姻、人性本质的是那个数学家精神病人,也正是因为他看透了,所以他发疯了。
而最智慧的人,应该是那个精神病人的老父亲。影片最后,他坐在那里看电视,他太太又在旁边喋喋张家长李家短的,他不想再听,也不愿再听,他悄悄地关掉了耳中的助听器,眼睛依然盯着电视屏幕,但已两耳不闻身外事了。
生活,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与不同,住在革命路也好,住在天堂路也好,生活,就是让生命活着;生活,就是让生命延续着。我们能做的,其实也就象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片头曲里所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 请阅读我更多的博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