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乎2012-11-10 03:50:27
奥巴马凭什么?

作者:庞忠甲


美国本届大选结果公布,巴拉克. 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II,1961-)以选举人票303:203大胜对手罗姆尼,成功连任第45任美国总统。

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成为二战后第二个获得连任四年的民主党候选人;被选民赋予继续“前进”,贯彻“改变美国”大业的机会,莫非再次“创造历史”。

每逢大选,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劳民伤财、争锋角逐,曾被反美主义者讥为“狗咬狗”。如果从政治哲学的严肃视角看去,不失为寻求“美国精神”的核心价值—“自由”与“平等”两者“对立的统一”的无穷往复例行之争。

自由与平等,是一对极难统一的矛盾体。整个西方国家政策重点,几乎就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道路的反复过程。

西方现代民主共和政治制度本质上作为不期而然的中庸之道产物,它的自由、平等优越性,不是建立在绝对平等或是极端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它用法治(宪政)限制绝对平等之害,也用民主制度限制极端自由主义之害,造成一种万变不离其中(中庸)的优化决策体制。即便决策人物压根儿没有领教过中庸之道经典理论,甚至当事人思想失之偏激,这种体制仍然可能提供整体决策收敛得中的必然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和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党和国领导制度的改革》,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八日)

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家特别高明吗?非也。关键在於这些国家形成了一种不断求“中”的决策机制,尽管难免走弯路,犯错误,但这种机制具有的良性反馈调整能力,比较容易及时发现和制止错误倾向,进行优化选择和自我完善。

事实上,整个美国政治史基本上可以被看做是开国以来,以汉密尔顿主义者和杰弗逊主义者为代表,由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继承与发展下来,延绵不绝、旷日持久的“两条路线斗争”。这“两条路线斗争”不是你死我活互相打倒,而是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互为损益。就像刘少奇当年打的比方:革命就像开飞机到莫斯科,要左一下右一下,不断有所调整,才能到达目的地。

今天如果试用最简单化的话形容美国的两大党代表的不同政治哲学理念,一般说来:共和党意味着小政府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反对“福利社会”,注重传统价值;民主党倾向大政府维护社会平等,反对放任自由竞争,推崇革新求变。

美国建国初期制订的宪法着重强调“权力制衡”,说到底,意味著对红尘凡人的不信任,对大权在握的政府不信任,对无制衡的民主政治体制的“不信任”;既怕少数压多数,比如以个人自由的名义破坏人人平等;也怕多数压少数,比如以人人平等的名义否定个人自由;最怕权力过於集中,剥夺了人民最可宝贵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以至根本否定了的民主政治的存在。研究日后美国历史,可见自由与平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大对立统一体不断折冲调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过程,亦即“权力制衡”保障下的民主政治的发育完善过程,是为美国政治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本轮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麻萨诸塞州第州长、企业家,英格兰后裔、具有苏格兰和德国血统的密特. 罗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1947-),激昂慷慨,侃侃而谈,批评奥巴马政府不遗余力。使人想起了当年里根批评民主党大政府,主张给富人减税、减少对商业和金融的管制,实行强势美元政策,呼唤运用实力改变世界局势等等;总之旨在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自由竞争,极大地激发创造力,带动资本主义走向繁荣,确立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里根成功了,但一朝“过犹不及”,社会贫富分化再次加剧;政府的角色退化,公共功能减弱。正如经济大师凯恩斯所说:“如果资本主义的运作被缩小到仅仅是为富人提供变得更富的手段,那么,资本主义就不能生存下去。”后继者老布什主政期间,尽管赢得了冷战,经济危机接踵而至,人心离异,连任梦碎,民主党人重新入驻白宫。

罗姆尼没有里根那时幸运。强势共和党总统小布什高举“新自由主义”大旗,闯下了“八年自我毁灭”(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国会证词)大祸,人们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凭什么叫人相信另一个挥舞“市场原教旨主义”旗帜的共和党人信口许愿;会不会重蹈覆辙,带回那些让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政策呢?

接过了共和党政府留下的“金融海啸”烂摊子,奥巴马的 “希望与改变”(Hope and Change)以及“是的,我们行”(Yes We Can)响亮口号,四年来并没有带来戏剧性巨变,但毕竟有一张可圈可点的成绩表,难道就不能再给点机会继续“前进”吗?(Forward,4月30日启用的新口号)

只要不发生世界大战这样的大事,选民的第一关注必定是国内经济。所幸者,奥巴马首任期间,美国救市政策大体奏效,汽车业浴火重生,制造业明显好转,消费者信心改善,房价止跌回升,股市表现良佳,特别是页岩革命悄然成功,能源独立百年无虞,效益不亚于历史上任一次科技革命。而且,今年第三季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GDP增长加速,十月份失业率符合预期,连续两个月都是四年来首次低于8%;新增就业人口17.1万人,超出分析人士预计的12.5万人。消息来得正是时候:美国经济正在复苏轨道上进发,尽管相当缓慢。

经济,经济,还是经济。普通美国人果然关心政府如何解决国家经济难题,但感情上更为敏感的是谁更加关心自己。

罗姆尼不仅说过“让底特律(汽车业)破产吧”,扬言废掉“全民医保政策”、为“那些非常富有的人”减税,而且在一次竞选会上放言:“美国有47%的人不交税,他们怎么也不会把票投给我。”罗姆尼坚持,“非法移民都应离开美国,或申请美国公民身份前‘自我驱逐出境’”,态度非常强硬。后来他还陆续说了许多“愚蠢的实话”,制造了一次次“政治地震”。奥巴马竞选团队很容易地为罗姆尼这个坐拥2.5亿美元资产的前任私募股权经理人,树立了一个不懂民间疾苦、漠不关心劳工家庭和中产阶级,高高在上“拥有99%的财富的1%”的富豪精英形象。

作为对照,现任总统奥巴马,平民出身,公开站在“占领华尔街”一边,誓言加强金融监管;民调显示80%的美国人认为更贴近选民的自身利益。

2010年7月,在奥巴马推动下,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最终版本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其中采纳了所谓的“沃克尔规则”,从而大规模限制了大型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至此,华尔街与奥巴马的关系开始走向紧张。

在今年大选中,华尔街巨子高盛成为向共和党捐款(429万美元)的第一大金融机构。金融业的捐款总额2.9亿美元中的1.84亿美元流向了罗姆尼。后来证明,华尔街不仅押错了赌注。反而为奥巴马赢得了更多同情和支持,最终奥巴马筹款成绩超过了罗姆尼;并且博得了许多主流媒体和资深记者的偏爱,以至纽约市共和党籍市长彭博的公开支持。

大选前夕,美东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飓风“桑迪”(Sandy)肆虐。罗姆尼在竞选中主张政府应该削减救灾开支,至少不该直接管理救灾,救灾任务应该交给州地方政府或盈利的私人公司处理,从而站到了受灾大众的反面。奥巴马专心指挥救灾,反应之快令外界对他赞誉有加,增光添彩。

有人以为,奥巴马的幸运,在于对手像个大傻瓜。罗姆尼不能在经济这个主题上抓住现任总统的弱点,却在自己毫无经验和建树的外交领域大打“强硬牌”,大肆攻击中国,支持一个更强大的军事预算,突出美国在全球“推进民主”的议程,显得非理性而且很危险,莫非小布什咄咄逼人的“蠢实力”就要卷土重来?奥巴马则不厌其烦地提醒人们,他正是从伊拉克带出最后一支美国军队、击毙了“恐怖大亨”拉丹的人;在辩论中令人信服地指出,罗姆尼对外交政策的谈论“每一次都是错的”,为他发明了一个新词汇“罗姆尼失忆症”(Romnesia)。

难怪美国《福布斯》杂志6日报道中说,一个聪明的选民会发现罗姆尼的言论是在“侮辱”智商,一个消息不灵通的选民会发现他的言论非常令人不解。

尽管如此,一直到投票前夕,双方民调支持率长处胶着状态。统计表明,两位候选人的民众得票率相当接近,奥巴马与罗姆尼各得50% 和48%。

不要忘记,奥巴马在白人选民中的支持率,历来没有超过一半。2008年大选为43%,本周二仅为40%。奥巴马创造了黑人入主白宫的历史,但不足以消除保守白人对于黑人主政的疑虑和歧见。

典型如赌场大亨、纽约房地产巨头川普(Donald Trump), 佛罗里达州州长司各特(Rick Scott) 和脱口秀红脖子林波(Rush Limbaugh)等,组成一帮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出生客”(Birthers);时至今日,依然锲而不舍穷追猛查奥巴马的出生地。川普上月宣布捐出善款500万美元,作为交换,要求奥巴马亮出大学成绩单和护照申请书,意在找到出生地反证,“为把皇帝拉下马”。在投票最后时刻,川普还试图去华盛顿发动游行制止奥巴马胜选。

电视上可见,罗姆尼每次出席造势大会时,台下的支持者几乎全都是白人。大选那天,罗姆尼的波士顿大会堂里的几乎清一色白皮肤的人群,和在芝加哥的奧巴馬胜利庆祝场景的彩虹肤色成为鲜明对比。

保守的白人最近一直在宣扬“美国例外论”,指责奥巴马总统没有对这一观念表示足够的尊重,据以声称奥巴马为“美国精神的敌人”。

美国建国以来,常有名人自豪地爱称自己的国家是“山巅之城”、“自由帝国” 、“自由世界的领袖”、“不可或缺的国家”和“地球上最后最美好的希望”。“美国例外论”认为,美国在世界上占有独特的天赋、地位和责任,美国的价值观念、政治体制和历史是无与伦比的,值得全世界景仰,世上其他国家都会成为美国例外主义的受益者。君不见美国的力量助推了欧洲和日本的战后繁荣,刺激了中国长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美国的网络科技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造就苹果,谷歌和脸谱网的风险投资市场。

“美国例外论”相信,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独特和积极的领导作用是命中注定的。里根在演讲时宣称“某种天意”给了美国现有地位,还引用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的话说:“上帝把受苦受难的人类的命运交到了美国手里。”小布什在2004年提出类似观念,他说:“我们接到来自九天之外的感召要伸张自由。”今天罗姆尼的支持者们希望选出崇尚“美国例外论”的总统来重塑美国的伟大光环。

“美国例外论”作为一种神性背景的强大精神力量,曾经驱动美国快速进步,发挥了不朽的历史作用。其实世上许多强大的或曾经强大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类似的自我神化玄论;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汉族、大和民族无不如此。但身处高度开放的理性化、多元化的现代世界,仍为“美国例外论”与“美国精神”划上等号,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实际上,“美国例外论”已经成为美国霸权自娱自乐,自封合法性的“根据”,在世界许多地方,遭人嗤之以鼻。

如果诉诸基督教神学,耶稣为上帝和人类订立新约,不再局限于一个选民犹太民族,而是全体人类。从此“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男的、女的,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拉太书》3:28)其实找不到“美国例外论”的根据。

美国白人占全国人口的72.4%,其中非拉美裔的白人为63.8%(2011年3月数据)。以“美国例外论”为代表的种族优越感,在白人族群,主要是非拉美裔白人中还有相当大的传统影响力。但是情况正在起变化。今天,城市中的、年轻的、特别是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除了为数不多的铁杆保守人物,越来越少纠结于这种旧时情结。而少数族裔无论何种宗教信仰,拥抱的多是励志意义上的“美国精神”,而非天赋使命的“美国例外论”

黑人总统奥巴马则代表多元化的价值观,或者说新一代的美国价值观。奥巴马表示:“美国精神不是少数人做得很好。”“美国精神是要予所有人做得很好的机会。”

奥巴马在少数族裔中的支持率大幅高过罗姆尼。非洲裔占选民的13%,其中93%投给了奥巴马,罗姆尼仅获6%。西班牙语裔人口比例超过16%,其中70%支持奥巴马。奥巴马的支持率在犹太人中达70%。在亚裔中高至72%。

奥巴马比较受到年轻人青睐,在18至34岁的年轻选民中,赢得约63%选票;而且有很好的女人缘,55%的女性选民支持奥巴马,在未婚女性中则赢得68%支持。

根据CNN访问25565名受访者显示:女性、44岁以下选民、城市居民普遍支持奥巴马。奥巴马与罗姆尼在男性选民支持率分别为45%、52%;女性选民支持率分别为55%、43%。如以年龄区分,18至29岁选民60%支持奥巴马,仅36%支持罗姆尼;30至44岁选民54%支持奥巴马,45%支持罗姆尼;45至65岁选民,则有51%支持罗姆尼、48%支持奥巴马;65岁以上选民则是55%支持罗姆尼。以居住地区区分,62%城市选民支持奥巴马,罗姆尼只赢得36%支持率;郊区选民50%支持罗姆尼、48%支持奥巴马;农村地区58%支持罗姆尼,奥巴马只获得40%支持。

奥巴马年轻阳光,在个人形象魅力、亲和力等方面一直占有优势。他善用互联网,社交网站成了他的主战场之一,在Facebook、Twitter的粉丝数目更是千万以上!

决定罗姆尼其败选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他的摩门教信徒背景。

美国实行政教分离,但宗教影响力非常强大,基督新教教义是“美国精神”的孵化器。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都是基督徒,其中唯有肯尼迪一人为天主教徒,其他都是基督新教教徒。肯尼迪由于自己是罗马天主教徒,竞选中遭到对手和舆论的攻击,他的宗教信仰成了他入主白宫的最大障碍。为了他表明在公共事务上并不代表他所在的教会,他所在的教会也不能代表他,他表示,如果他不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会辞去总统一职”。

摩门教是发端于基督教的美国本土宗教,教徒仅一千二百多万,实行比其他宗教严苛的教义,早年允许“一夫多妻”制,曾被正统的基督教派排斥,美国社会一度视为邪教。罗姆尼曾公开表达对摩门教历史上一些做法的厌恶之情,因此遭受了摩门教徒的指责,失去了部分教徒的支持;而大多数美国人恐怕仍难接受一个摩门教徒领导美国。

罗姆尼还因为他在社会议题上的立场“转变”而受到对手指责。比如在竞选州长时,他声称将支持堕胎法并强化枪支管理,支持同性婚姻,后来却改变了立场,这些都被演绎为墙头草式的摇摆,成为被攻讦的口实。一个没有坚定立场的领导者,如何掌控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呢?

由于民众支持率伯仲难分,今年的大选中,全美538张选举人票中占有110张的9个摇摆州,自然成了最后争夺的焦点。奥巴马和他的竞选团队,成功地夺取了其中七州,揽获了绝大部分选举人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前总统克林顿奔走呼号,功莫大焉。当罗姆尼周二晚致电奥巴马认输后,奥巴马挂线后马上致电克林顿,感谢他连日来穿梭摇摆州分为他箍票。

胜选庆祝过后,奥巴马最棘手的问题不是伊朗核问题或叙利亚危机,而是近在咫尺的“财政悬崖”,国债到顶、减赤、税收和就业。

美国面临的不仅是后金融危机的财政困境,而是现行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危机;老化走调的美式民主政治体制危机,以及更深层次的信仰危机。这就是“希望与改变“口号的伟大意义所在。但是积重难返、痼疾已深。克服危机,扭转乾坤,将是一项非常艰巨,史无前例的伟大系统工程。今番改变之艰难,远过于杰克逊的反贪、林肯的解放,罗斯福之新政。

美国人民做好了根本性改革的准备吗?奥巴马政府和两党分治的议会竟能胜任如此伟大历史任务吗?

当奥巴马竞选团队喊出“前进”口号时,罗姆尼嘲笑说:“前进?朝着什么?朝着悬崖前进吗?”他暗讽奥巴马没有选对词,实际上“进步”(Progress)比“前进”(Forward)更好,他自己可能会选这个词做口号。

这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也是呼唤英雄造时势的时代。奥巴马政府和两党分治的议会的下一个个四年,是在悬崖边缘步履蹒跚继续“前进”(Forward),还是沿着改革的“进步”(Progress)方向有所作为?

历史毕竟再次提供了“创造历史”机会。

 
2012年11月9日

本文作者最近与陈思进先生合著《美国凭什么》(Why the United States Can)一书,今年4月1日出版。





这个星球有点轴2012-11-10 04:01:21
赢了就成,凭什么都是马后炮~~~
冲浪潜水员2012-11-10 06:19:04
1? 轴兄咋变成轴妹了?
这个星球有点轴2012-11-10 08:39:34
哈哈,以前不是也变过么~
这个星球有点轴2012-11-11 13:39:33
刚才诗坛的哥哥又觉着偶是小箭头,那再改回来~~~~~~~~~~~~~
阿方2012-11-11 16:15:59
“美国精神的敌人” exactly~~
闲聊.2012-11-11 23:49:01
凭西裔?这次西裔很关键,罗姆忽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