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乎2011-07-20 09:31:49
世界货币史话

作者:庞忠甲


目录

引言
一. 中国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二. 外国货币源流
三. 货币理论沿革
四. 金本位制荣光不再
五.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


二. 外国货币源流


世界各地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的进程都是相似的。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Sumer)人在波斯湾沿岸有着很广的贸易网,已经用楔形文字的泥板标明价格和重量了;当时的交易手段还是实物交换。

世界各地普遍经历了由原始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演变是过程。原始实物货币可谓五花八门,羽毛、贝壳、布料和盐都曾是交换工具。古埃及甚至以土地或是奴隶作为士兵的薪饷。古罗马士兵得到的军饷曾经是盐。拉丁文Sal的意思是盐,英文中工资Salary一词就是从它演变而来的。直到20世纪,在一些发展滞后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的使用特殊形状的羽毛,矿石和金属制品作为货币。

物物交换方式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买方往往没有卖方在交换中想要的东西;对于不同物品的相对价值,常常需要大量时间讨价还价,仍难获得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东和欧亚非交界一带较早开始农业文明的地域,以牛为主的大牲畜曾经是重要的交换媒介。牛的使用价值受到一致公认,它自己会行走,也可以运输,但是体积庞大,大小、品质不同,也不能分割,因此在使用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人们在溪流中打渔时发现了黄金。黄金大约是最早进入人类生活的贵金属。在金银这两大贵金属中,白银冶炼难度较大,进入流通领域也晚些。

黄金和白银的天生自然属性造就了不同凡响的装饰效果,形成了独特的珍贵价值。它们还有比重大(相对体积小)、容易分割、质地均匀、延展性强、不会腐烂、久藏不变,可以反复熔炼等特点,符合充当原始一般等价物的品质要求。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成了最早的公认的世界货币。

英国考古学家李奇伟(Sir William Ridgeway,1858-1926)认为,中东、希腊和古欧洲一些地区流行的一种微小计重单位格林(Grain,0.0648克),是专门用来为黄金这样的贵金属计量的。他还发现,在那里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一头牛的黄金计价非常近似,大约等于130个格林,可证黄金作为通货的有效性。

本文不拟全面罗列全球各地的货币演变发展历程,仅就其后影响力较大的一些事态作一回顾。


2-1 言必称希腊

谈起世界史,有道“言必称希腊”,货币史怕也不能免俗。希腊文明哺育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其辉煌灿烂的贡献是同货币与金融方面的成就分不开的。

英国商业史学家威廉斯(Thomas George Williams)曾高度评价古希腊人在货币与金融方面的成就:“希腊之所以能在商业国家中占有地位,并不是基于它的工业,而是基于其交易方法的先进。他们是以货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第一个民族。国家所有的企业事业都使用金属货币。用通货交赋税代替劳役,用货币工资作为劳动报酬,用货币交地租代替实物。希腊人首先发明了靠资本兴办大规模的农业、工业和殖民开垦。很早出现了银行和保险机构。”

荷马(Homers)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战士的甲胄、胜利者的奖品都是用牛来标价的。第7卷有在港口进行实物交换的记载:“从兰诺斯岛来了一大批载着酒的船队……其他的希腊人急忙前去购买,有的用黄铜,有的用发光的铁,有的用兽皮、牲畜或奴隶。”在同一史诗里,他详细记述了英雄阿基勒斯(Achilles)颁发给竞技会上角逐者的奖品:冠军获得一名价值4头牛的多才多艺女奴,以及一尊3足大鼎。可见荷马时代(公元前11-9世纪)贸易活动已经相当普遍,但金属货币犹未流行,还处在以物易物的阶段。

公元前8~6世纪的大规模的殖民运动带动了商业贸易蓬勃开展,促进了公元前7世纪金属货币的产生。最早的希腊古币可能从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Lydia,今土耳其境内)引进而来。不久,诸如雅典、科林斯这样的一些工商业领先的希腊城邦都有了自己的铸币。当时货币的质地是多种多样的,有金、银、青铜、铁、锡、镀金(铅面镀金)、琥珀金(金银合金)等等。最初的货币多为仿形品,例如雅典早期使用的银币是形如烤肉用的叉子或签子。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以后,希腊人掌握了铸造双面凸形图案的工艺。

公元前5世纪初爆发了历时43年之久的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战前不久,雅典人幸运地在爱琴海阿迪卡(Attica)半岛发现了巨大的的劳里因((Laorium)银矿,使得原本强大的雅典变得更加富裕,并借以建造了上百艘战舰,加强了海军力量。希腊最终赢得了对波斯战争的胜利。

古希腊货币以白银为主,但含银成色参差不齐,因而市场价值各异。其中雅典的货币以98.5%的高纯度赢得了各城邦的信任,并广泛流通。雅典的优质白银产自国有的劳里因银矿。公元前413年,斯巴达人进攻阿迪卡,放走了两千名矿工奴隶,生产陷于瘫痪,致使雅典出现财政危机;在铸造铜币和镀银铜币的同时,被迫动用奉献给神祗的金块改铸金币,该状况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城邦时代的希腊,诸国林立,较大的城邦在其势力范围内实行着自己的币制,造成了希腊币制的复杂化。

古希腊主要货币是雅典发行的银币德拉克玛(Drachma,重约4.37克)。

为避免交易时按照货币的品质和重量来估计价值的繁琐,雅典铸造的德拉克玛银币,在币面打上某种印记,标明成色和重量,相当于产生了具国家政权与法律的权威性的标准化币制,十分有助于币值稳定和货币信用。德拉克玛不仅流行于多个希腊城邦和国家,还成了地中海区域以至更大范围通用通兑的银币。德拉克玛这个币名一直沿用不衰,1832年被定为希腊的法定货币名称,直至2002年1月1日为欧元取代。

随着商务往来日趋频繁,不同币制货币的兑换与储贷业务便应运而生。起初,钱币兑换商只是满足于在古希腊广场或市场上安一张桌子摆摊营业,因而他们被称为“摊桌兑换商”。后来,某些兑换商开设了钱币兑换店铺柜台。

钱币兑换商通过兑换中的价格差、时间差以及地区差和兑换手续费赢利;并充任借贷和交易中间人,以及合同见证人等角色。从事这类货币融通业务的被称做金融商(Financial Business)。

公元前5世纪初,出现了金融商人开设的最早的私人银行。他们从事存贷款业务,为客户开立存款账户,给商人、船主或作坊主等发放贷款,甚至给自己的城市放款,还可按照客户要求代为支付各种款项,通过自己的代表把钱汇到其他城市等。当时正常贷款年利率是10%,对于对高风险业务,如航运贷款利率可达20%至30%。当然,银行放款都需不动产或贵重物品抵押,或由第三者作保。常见的借贷形式有土地信贷(以土地抵押)、城市信贷(以城市房屋抵押)和海洋信贷(以船舶及其所载货物抵押)等。这些信贷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贸易事业和经济发展。以海洋信贷为例,雅典著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公元前436-338)曾在“论金融商”的演讲中强调:“必须通过金融商之手来汇兑,才免得金钱受到海上盗劫的危险。”只要船只安全返航,船主在获得可观的利润的同时,相关的金融机构按照契约也能获得相当高的报酬。

公元前5 世纪末时,希腊的金融服务范围已经发展得相当广泛,包括吸收存款、保管珍贵物品、收放信贷和担保(保证)金、清偿票据、进行钱币兑换和转让、提供海事保险、转让正式契约、处理遗产帐目、负责公卖等。极大地方便了来往客商和社会生活。至此,人类社会的早期金融业崭露头角。

古希腊的货币和金融业,随着商业贸易和亚历山大的东侵,向地中海周边地区广为传播,对邻近民族产生过深刻影响。波斯、迦太基、腓尼基、马其顿、意大利、犹太等地都竞相效法。早期的拉丁语著作中,关于银行业和金融业的词汇也大多来源于希腊语。

下图为公元前525年雅典出现的德拉克玛银币,正面是雅典女神,背面为护鸟猫头鹰图案。由于这种货币流通广泛,“带猫头鹰去雅典”成了当时地中海各国间通行的俗语。

图2-1 雅典发行的德拉克玛银币




雅典是古希腊最富裕的城邦,贸易版图遍及南欧、北非、西亚各地,当地的银币也随之四处流传。上述德拉克玛银币影响深广,猫头鹰的图样极受欢迎,不少国家纷纷仿效,下图可见其盛况一斑。

图2-2 猫头鹰图案货币广泛流行




2-2 从罗马盛世到蛮族欧洲


罗马兴起后,希腊城邦一个个被吞并,到公元前146年,整个希腊归于罗马统治。征服者起初还允许雅典和少数其他城市继续使用它自己的铸币,但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正式形成后,辉煌一时的希腊铸币伟业终于走进了历史。值得庆幸的是,罗马是希腊文化的很好继承者,希腊的几乎一切重要成就都被罗马人接受。甚至在罗马的货币上,可以看到像希腊制式那样,一面是罗马统治者的形象,另一面则是对古希腊纹饰的直接复制。

罗马的货币体系经历了牛羊实物,铜块和铜条代币制,银-铜混合币制的漫长发展,最终确立了以银币为主的银本位(Silver Standard)制。图案也从简单的动物形象发展为众多的神明、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等,甚至一些贵族妇女的形象也出现在钱币上。这个过程也是一部罗马从一个封闭的小村落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历史见证。

罗马元老院有权发行各种钱币,各个行省有权发行银币和铜币,而自治城市只能发行铜币。罗马主要银币的单位是第纳尔(Denarius),现今东欧和中东一些国家所用的货币单位就是从此词演化而来。

图2-3 罗马第纳尔银币(公元前3世纪)




西元14年,屋大维的继子提比略斯(Tiberius,公元前42年-公元37年)继任为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提比略斯在位期间,耶稣基督与门徒开始在以色列犹太王国传教,后来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依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在回答不该给凯撒纳税的问题时,曾拿起一个钱币,说道:“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钱币上的凯撒人像,就是指提比略斯,因为他是当时合法继承自凯撒的奥古斯都。

後来,基督教教会一直用耶稣上述关於纳税的通俗比喻作为基督徒应对世俗律法态度的依据:一方面基督徒作为一个“上帝的子民”,有义务事奉上帝,遵行教义;另一方面基督徒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应该同时遵纪守法、克尽自己的公民义务。

图2-4 提比略斯的人像錢幣



由于罗马国势衰落,银源不足,财政困难,公元250年罗马铸币含银量下降到了40%,导致严重通货膨胀。公元270年时,罗马硬币银含量降到了只有4%。以后罗马政府力图改革币制对付通货膨胀,但成效不彰。

公元313年,罗马君士坦丁大帝接纳基督教为官方信仰,并取缔其他宗教;随后没收了几个世纪以来全国异教徒寺庙积累的巨大财富,得以使用大量贵金属取代先前的劣质硬币。但是帝国仍然继续生产劣币在民间流通,通货膨胀难以抑止。

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伊斯坦布尔(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公元476年,深受匈奴摧残以及蛮族西迁冲击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下灭亡了。

西罗马帝国解体之后,西欧成立了一大批蛮族国家,进入了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倒退的时期,商品贸易回到了实物交换的时代,直到7世纪初,重新开始铸造硬币;790 年法国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或Charles the Great,742-814;或称伟大的野蛮人查理曼)推行钱币改革,才重建了货币体系。至于被遗弃的银行业,要到十字军东征(1095-1270)时,需要转移大笔资金来资助军事行动,方在西欧恢复重现。

西欧本来短缺白银,十五世纪前后,大量进口包括奢侈品在内的物资,对东方贸易长期表现为逆差,耗用贵金属货币过多,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贵金属荒和货币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不仅从印第安人那儿获得白银,接着,在秘鲁、墨西哥、玻利维亚等殖民地发现了巨大矿藏。美洲白银大量流入西欧,极大地增强了宗主国的金银铸币实力,支持了西欧数百年重商主义时代的白银需求。


2-3 纸币大兴,后来居上

意大利人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1275年至1292年间两度长期游历中国。欧洲人从他留下的游记中,获悉了纸币的妙用,深感惊异。

1440年,德国金匠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1398-1468)发明了现代印刷机。但西欧使用纸币还要再晚二百余年。

西欧信用纸币体制起步虽晚,但一旦启动,后来居上,其发展水平和成效非东方世界所能望其项背,并带动全球进入了纸币化时代。这种情形,相当确切地反映了西欧社会发展过程特色及其跃居领先地位的历史性巨变。

为什么首先是西欧,而非中国、日本或希腊走到了世界先进前列?德国着名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 1864-1920)作出了相当精辟的解释。韦伯以为:“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是(物质上及精神上的)利益,而不是理念。但是,透过‘理念’创造出来的‘世界图像’,经常如路轨上的转辙器一般,规定了轨道的方向,在这轨道上利益的动力推动着行为。人们藉着这种‘世界图像’试图解答下列的疑问:我们愿意‘从何’得到解救,解救之後又‘何所去’,而且----不可忘记----要如何才能获得解救。” 这样的观念暗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动力观,但又“弥补”了经济动力观鞭长莫及之端,对於诠释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抉择”,可能有一种发蒙振聩的意义。

韦伯以为:某种社会精神气质(Ethos)或“精神杠杆”对於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尤其是对於它的起源是至关重要的。新教教义的精神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具有一致性,关键在於宗教原则与适合於资本主义要求的现世活动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也就是说,主观上按新教伦理所采取的价值观在客观上符合资本主义职业观的要求。

韦伯在《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称赏基督教新教产生的这种以宗教热忱改造现实生活的心理转变,他写道:正因为这种从“离世修行”转到“现实生活实践”的宗教心理大革命,西方社会才能成功进入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社会。

在后罗马时代,西欧新兴蛮族国家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体系。基督教提倡道德绝非以私心为敌。写基督教《神学大全》的著名神学家阿奎纳(Thomas Von Aquin,1225-1274)说得明白:“道德的净化并非要彻底去掉七情六欲,而是使七情六欲合规。” 在科学尚未昌明的年代,基督教信仰,不用俗世道学家那样讲一大套理性原则纲领,而是藉着“独一真神创造”,“人类始祖堕落”,“神人之间立约”,“耶稣基督救赎”,“爱心黄金律”,“世界末日审判”等神性特色观念,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影响西方世界在个人本位基础上,推己及人,弘扬爱心,赎罪从善,生成个性自由、众生平等、入世务实、积极进取、权力制衡等深层社会文化意识或称“心态文化”,作为无形的推手,发挥了驱动人类灵性创造能力循正道发展进步的伟大历史作用。

中世纪西欧群雄并立(不是集中统一的君主政权)。西部的罗马教会则扩张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统一的社会整体。各个分散的基督教国家,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伦理学的支配,而不可能将教权置于政权之下;教会得以坚持“凡圣两立”、政教分离,甚至在许多方面教权高於王权,从而形成了封建统治制度下非常有利社会发展进步的权力制衡格局。

中世纪西欧各国的王权,既不能像许多东方国家形成无制衡的绝对权力,就难以随心所欲地自陷于绝对腐化的不归路。恰恰相反,那大一统的罗马教廷权力日益膨胀,产生了一个由教皇、主教、神父、神职人员组成的强势特权阶层。他们在以教会名义行使权力时,世俗王权其实难於置喙(制约)。在圣洁外衣掩护下,从自命“永无谬误”、“永远不受审判”的教皇到下属神职人员,其自私邪欲膨胀起来,争权夺利不择手段,贪渎堕落渐成大患。他们打着基督的旗号反基督,实行宗教的愚民政策,残酷迫害异见人士,包括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扼杀了最可宝贵的创造力,陷中世纪欧洲于无所长进的黑暗时期。

幸运的是,西部基督教奉行了一条大不同中国儒家的上层发展路线,一开始就直接贯彻到最底层民众植根奠基,沿着由下而上的途径发展起来。一旦教会上层腐化变质,广大信众不会长期上当受骗而无所醒觉,教廷的愚民政策很难肆无忌惮不受抵制。另外,在西欧“群雄分立”的政治格局中,不期而然形成了“政教分离”型的权力制衡机制;教会权势纵然灸手可热,却不可能直接掌控国家专政工具镇压造反信众;更有甚者,在许多情况下,不甘和不满教会强势压顶的王权、贵族势力和政界上层会站到腐化了的教会的对立面,即人民的一边,以争取民心归附自己,强化自身权力地位,为此同民间改革派结成正义的联合阵线。因此西部基督教存在一种自我变革、自我完善的良性机制,得以免於重蹈亚细亚式农业社会长期停滞不进的覆辙。

西欧继14世纪文艺复兴(Renaissance)之后,1511年开始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派成立了新教(Protestant),与旧教即天主教(Catholist)并立,破除了罗马教廷的绝对权威地位;扭转了旧日教会在神圣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力的腐蚀下走向反面,无所制衡、江河日下的危险格局。

基督教内部新、旧教并存,开始了非常有益的良性竞争,形成另类特殊形式的制衡机制,得以重整贯彻基督教教义“肯定人欲,引上正道”的心态文化,造就一种利於自由思考和良性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大大解放天赋灵性创造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破天荒地加速进步。

16世纪中后期,可见西欧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兴起,商务、外贸发达,一些小手工业生产渐为较大的手工工场所取代,纺织、冶金、机械造等行业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资产阶级的前身---新兴市民阶层已经成形,促使国家主义、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呼唤政府支持和建立健全的市场环境。此时一些国家的王权日渐隆盛,西班牙、法国、英国等都在该期间发展成为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国家。

西欧经济政治形势突飞猛进发展中,值得一提达伽马(Vasco da Gama,1469-1524)和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等带头开创的的地理大发
现和大航海事业,导致产生新的,长距离的贸易、运输路线,强烈激发了发展资本和外汇市场,以及使用汇票的需求,加快了货币领域由金属货币向信用纸币的演化历史性进程。

西欧发行纸币最早的当推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时在1661年,但旋即被责印发太多获罪,发行者被捕判刑;昙花一现而已。

由于战争频仍及对东方贸易的持续顺差,西欧白银不断流向民间(类似于今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高唱的“藏汇于民”)和东方国家,从而出现严重的货币荒;这极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损害着资产阶级的利益。此时各国纷纷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其中以英国的“光荣革命”最为典型。

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革命,但是革命后英国的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在革命之后,工商资产阶级全面掌控了国家政权,推动英国由重商主义时代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英国威廉三世经光荣革命登上王位后,顺应曾经大量提供资助的商人集团的建议,于1694年设立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质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印刷的银单一经公众接受就成为真正的钞票了。1717年苏格兰银行跟进。

另外,在北欧,1695年挪威(当时是丹麦的一个省)政府批准发行纸币,不幸的是民众不愿接受,马上到银行兑回了现金。直到1717年,丹麦才发行纸币成功。

英国在北美的所有的殖民地,往往苦于缺乏官方英国硬币。因此,他们使用各种不同的替代品,包括印第安人的贝壳数珠、烟草及其他自然资源商品,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硬币等。于是1690年麻萨诸塞州率先印行纸币,但后来英国政府否定了所有美国殖民地发行的纸币的合法性。

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革命战争期间,美国国会和独立各州大量印製殖民地紙鈔“大陆票”(Continental Currency)以资助战争。因为缺乏担保,加之英王乔治三世曾下令伪造“大陆票”以破坏殖民地经济,最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但是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

法国在路易十四主持下,于1703年发行纸币。其他国家观望再三,直到工业革命蔚成潮流的19世纪,才普遍采行纸币。

发行纸币的一大困难在于纸张本身。几个世纪来,人们一直努力开发适用于印钞的特殊质地纸张,不断有所改进。17世纪时,斯德哥尔摩银行使用了水印防伪技术。1824年研发产生了一种3层复合纸,中间层有颜色标记,会扩展犹如水印。不久出现另一方法是纸张中镶入细条,上面印有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出的字样。后来德国人还研发了一种看不见的印记,必须在特殊光照下方能显现。

现代纸币的质地和防伪要求更高。以现行美元纸币为例:钞票用棉纤维和麻制成;棉纤维较长,纸张不易断裂,吸墨性佳、不易掉色。麻纤维坚韧结实,使纸张挺括,经久流通不起毛,对水、油及一些化学物质有较好的抵抗能力。美元纸张不添加增白剂,呈本白色,在紫光灯下不反光。美元的主要图案是雕刻凹版印刷,库印及连号等为凸印。自1880年起,美元纸张内夹有红蓝纤维丝,这种纤维丝是在造纸时掺入纸浆的。因此,纤维丝有的夹在纸中,有的浮于表面,用针尖可以把纤维丝挑出来。1928年以前,红蓝纤维丝集中在钞票正中由上而下的狭长条内。1928年及以后各版,红蓝纤维丝漫布全钞。1990年版起,肖像窗下面周围加有缩微文字,同时在人像左侧加入了一条聚酯类高分子物质制成的安全线,安全线上有美元符号及面额数字,迎光透视清晰可见。美元正面油墨为黑色稍深,略带灰色,背面为绿色。1934年以后各版,油墨中添加了磁物质,具有磁性真美钞采用荧光油墨和磁性油墨等专用油墨特制;正面右侧的绿色徽记和绿色号码,在白纸上用力擦拭后,纸上能留下“绿痕”。1996年以后发行的部分美元会随光线角度不同而显示黑色和绿色的变化。


2-4 信用纸币的本位制、国际化和电子化

纸币本身与金属货币或实物货币不同,只是一张精印的花纸,除了观赏和收藏意义外,谈不上什么价值。纸币之所以能够被接受为“一般等价物”,必须让人们相信它能代表相应的实物价值。建立这种信念的最简单可靠的办法,就是以贵金属或实物作担保。这种担保体系,即所谓纸币的本位制度。

西欧纸币化的成形,大体与国际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同步。最初盛行过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或“银本位”纸质货币,分别以黄金或白银作为货币体系的基础,货币价值有了坚实的“刚性”担保基础。随着商品交易活动迅速发展,需要更多货币以完成支付和储备,可是黄金或白银供应往往跟不上需要;或者说发行纸币过多,不能保证兑现黄金或白银,那么上述本位制度就无以为继了。于是纸币的存在,必须依靠虚拟的但有效的“信用”为支持;这种信用来自作为发行者的政府和机构的信誉,亦即他们维持纸币稳定的购买力的能力;否则,纸币就会贬值以至一文不值。

19世纪的欧洲,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货币纷纷走向国际,金属货币普遍向信用纸币过渡。这时出现了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要求,最早的成功实践当推拉丁货币同盟(Latin Monetary Union)。

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倡议下,1865年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瑞士四国在巴黎签订协议,成立了拉丁货币同盟,目的是在欧洲统一实行金银复本位制铸币。协议规定,以法国的货币体系为基础,各国的基本货币保持原来的名称(除意大利外都称为法郎),主币都定为含金0.2903225克或者含银4.5克,在各国间等值流通。由于此前有关国家基本上实行相近的货币体系,因此实现了平稳过渡。

拉丁货币同盟为成员国之间的资本流通、金融往来和商业、旅游带来了很大的便利。1866年教皇国加入拉丁货币同盟,西班牙和希腊于1868年加入。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圣马力诺和委内瑞拉于1889年加入。

19世纪后半叶金银比价波动不已,导致拉丁货币同盟的基础——金银复本位制度难以为继。1878年之后,在强势的金本位制英镑和马克的冲击下,拉丁货币同盟许多成员国改行金本位制度。随后英国、美国、德国、拉丁货币同盟成员国和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成员国(瑞典、丹麦和挪威)的货币都确定了自己的含金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建立在金本位基础上的货币兑换体系,其间的货币以固定的汇率互相兑换、自由流通。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拉丁货币同盟已经名存实亡。1928年法国颁布新货币法,拉丁货币同盟正式消亡。

拉丁货币同盟的出现,体现了欧洲国家继文艺复兴时期建立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的团结情结,客观上有利于欧洲走向繁荣。这种情结仍然为后来成立欧盟和欧元区发挥作用。

今以后来影响最大的英国和美国的信用货币为例,简介其演变梗概于下。

1764年,英国苏格兰发明家瓦特对纽可门蒸汽机作了重大改进,使成为具有实用意义的工业动力设备,於1769年获得了此项专利,从此人类摆脱了自身和畜力的体力局限,生产原动力得以成千上万倍扩大,人类文明展开第二次浪潮的工业革命由此为始。

英国是世界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曾在国际金融业中占统治地位,英镑曾是国际计价结算业务中使用最广泛的强势货币。英镑(Great Britain Pound/Pound Sterling)是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最早实行银本位,起初每英镑相当于一磅的白银,因而得名。英国于1821年改用金本位制,确定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因财政困难废除金本位制,停止兑换黄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5年5月出现过一种节约黄金的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即多国协调执行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英、法、美等国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通过这些国家货币间接与黄金挂钩。但曾几何时,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冲击下,许多国家放弃该制度,改行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于是,汇率的决定过程变得复杂起来;国际收支状况和供求关系变化,对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纷纷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导致严重通货膨胀和信用制度破坏,加剧了出口贸易的萎缩以及国际收支的恶化。1931年9月21日,英国被迫放弃金汇兑本位制,英镑成了不能兑现的纸币。

图2-5 现行英镑






直到20世纪初叶,英镑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趋于衰落,二战以后完全被美元所取代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金融业至今还很发达,英镑在外汇交易结算中还占有相当的地位;目前占全球外汇储备的第四名,列在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欧元问世后,英镑成为今天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仍然被使用的货币。

美国在通过《1792年铸币法案》后,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成为官方货币。美元的发行权属于美国财政部,主管部门是美国国库,具体办理发行业务的是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

1861年,出于防止伪造的目的,美元钞票采用了难于照相复制的绿色油墨(卤化银感光剂对绿光最不敏感),背面使用了比正面深的绿色,由此被称为“绿背票”(Greenback),这是第一种现行式样的美国纸币。

现在流通的美元纸币有1元至100元的7种面额,配以1元至1分的6种金属辅币。历史上还曾经发行过500、1000甚至1000000美元面额的钞票。其中10000美元并不在公众中流通,主要用于联邦储备银行与美国财政部之间进行财务交易。

1792年,美元在北美13州形成了货币区,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国家。19世纪末,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其余3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国际地位日益显要。

1792年,美元采用了金银复本位制,按照当年颁布的,1美元折合371.25格令(24.057克)纯银,或24.75格令(1.6038克)纯金,其前提为金银比价恒定不变,但事实不然。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上任后,美国货币采用了“金本位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各国停止了黄金的进出口,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1925年起,美国与英、法等国主导实行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冲击下,该制度也告解体。

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郡的度假宾馆召开了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蓝本的《布雷顿森林协议》,从而建立了一种“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国际性金汇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大特点是赋予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确定同美元的汇率,因此成员国互相之间保持汇率稳定。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承担其他国家政府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协议确认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这个协议使美国几乎独占了国际货币金融领域游戏规则的主导权;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当然地成为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在无力实现美元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的承诺后,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的国际货币会议上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 (Jamaica Agreement),于1978年4月生效。曾经辉煌一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废止。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代,人们称之为“无体系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依仗着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元的霸主地位仍得以保持。这说明,不是政治家的协议,而是市场决定着美元的命运。美元一直毫无悬念地继续充当世界货币的主角,作为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和支付与储备手段,引领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发挥了驱动世界经济发展进步的积极效果。

图2-6 现在通行的七种面值美元纸币



可是,世界货币的功能及其普遍的人类利益,与一国独自发行的货币功能及其特殊国家利益本质上互相排斥。世界货币只能代表世界利益,不可能为某一国家主权货币长期代庖。在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无体系的体系”中,近年来不仅世界性通货膨胀蔓延,全球性资本流动无常、债务恶化以及国际收支失调,货币关系长处混乱状态,加之泡沫化的虚拟经济大肆泛滥,各种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本轮金融危机造成了海啸般席卷全球的灾难,一切大量增发货币的救市对策无不加速酝酿一场全球性超级货币大危机的到来,其后续发展正在进一步突显现行体系的不可持续性。

********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电脑网络科技趋于成熟;在信用货币领域,兴起了一种崭新的型式--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指的是客户可在发行者处将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转换成为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送往对象,从而取代纸币或其他旧式货币,执行支付、转账、汇兑、清偿债务等各种货币流通任务。

电子货币是货币形态演变的最新高科技型式,通常通过网上操作和磁卡或智能卡(储值卡、银行卡、信用卡)等媒体进行货币流通,可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使用简便、安全、迅速(瞬间完成)、可靠、节省,利于增加社会效益,更好地满足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电子货币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生活,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

电子货币是以既有的实体信用货币(现金或存款)为基础的一种“价值保存”手段,其前提为电子货币与实体信用货币之间能以1 :1比率交换;在金融本质上与信用纸币是完全一致的。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信用货币,流通于世界约193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订了一套3位字母的符号体系,用来表示各国的货币。这个标准的代号为ISO 4217。

表2-1 世界货币一览表

亚 洲 货币名称 货币符号 辅币进位制
中文 英文 原有符号 ISO
标准
符号
中国 人民币元 Renminbi Yuan RMB¥ CNY 1CNY=10 jiao(角)
1jiao=10 fen(分)
中国香港 港元 HongKong Dollars HK$ HKD 1HKD=100cents(分)
中国澳门 澳门元 Macao Pataca PAT.;P. MOP 1MOP=100avos(分)
中国台湾 台币 Taiwan dollar NT$、NTD TWD 1TWD=10角
=100分
朝鲜 圆 Korean Won   KPW 1KPW=100分
韩国 韩国圆 Korean(Pok)Won   KRW 1圆等于100钱(Jeon)
越南 越南盾 Vietnamese Dong D. VND 1VND=10角=100分
日本 日圆 Japanese Yen ¥;J.¥ JPY 1JPY=100 sen(钱)
老挝 基普 Laotian Kip K. LAK 1LAK 1LAK=100 ats(阿特)
柬埔寨 瑞尔 Camboddian Riel CR.;J Ri. KHR 1KHR=100 sen(仙)
菲律宾 菲律宾比索 Philippine Peso Ph.Pes.; Phil.P. PHP 1PHP=100 centavos(分)
马来西亚 马元 Malaysian Dollar M.$;Mal.$ MYR 1MYR=100 cents(分)
新加坡 新加坡元 Ssingapore Dollar S.$ SGD 1SGD=100 cents(分)
泰国 泰铢 Thai Baht (Thai Tical) BT.;Tc. THP 1THP=100 satang(萨当)
缅甸 缅元 Burmese Kyat K. BUK 1BUK=100 pyas(分)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卢比 Sri Lanka Rupee S.Re. 复数:S.Rs. LKR 1LKR=100 cents(分)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卢比 Maldives Rupee M.R.R; MAL.Rs. MVR 1MVR=100 larees(拉雷)
印度尼西亚 盾 Indonesian Rupiah Rps. IDR 1IDR=100 cents(分)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卢比 Pakistan Pupee Pak.Re.;P.Re. 复数:P.Rs. PRK 1PRK=100 paisa(派萨)
印度 卢比 Indian Rupee Re.复数:Rs. INR 1INR=100paise(派士)(单数:paisa)
尼泊尔 尼泊尔卢比 Nepalese Rupee N.Re.复数:N.Rs. NPR 1NPR=100 paise(派司)
阿富汗 阿富汗尼 Afghani Af. AFA 1AFA=100 puls(普尔)
伊朗 伊朗里亚尔 Iranian Rial RI. IRR 1Irr=100 dinars(第纳尔)
伊拉克 伊拉克第纳尔 Iraqi Dinar ID IQD 1IQD=1000 fils(费尔)
叙利亚 叙利亚镑 Syrian Pound £.Syr.; £.S. SYP 1SYP=100 piastres(皮阿斯特)
黎巴嫩 黎巴嫩镑 Lebanese Pound £L. LBP 1LBP=100 piastres(皮阿斯特)
约旦 约旦第纳尔 Jordanian Dinar J.D.; J.Dr. JOD 1JOD=1,000 fils(费尔)
沙特阿拉伯 亚尔 Saudi Arabian Riyal S.A.Rls.; S.R. SAR 1SAR=100qurush(库尔什)1qurush=5 halals(哈拉)沙特里
科威特 科威特第纳尔 Kuwaiti Dinar K.D. KWD 1KWD=1,000 fils(费尔)
巴林 巴林第纳尔 Bahrain Dinar BD. BHD 1BHD=1,000 fils(费尔)
卡塔尔 卡塔尔里亚尔 Qatar Riyal QR. QAR 1QAR=100 dirhams(迪拉姆)
阿曼 阿曼里亚尔 Oman Riyal RO. OMR 1OMR=1,000 baiza(派沙)
阿拉伯也门 也门里亚尔 Yemeni Riyal YRL. YER 1YER=100 fils(费尔)
民主也门 也门第纳尔 Yemeni Dinar YD. YDD 1YDD=1,000 fils(费尔)
土耳其 土耳其镑 Turkish Pound (Turkish Lira) £T. (TL.) TRL 1TRL=100 kurus(库鲁)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镑 Cyprus Pound £C. CYP 1CYP=1,000 mils(米尔)

大洋洲 货币名称 货币符号 辅币进位制
中文 英文 原有符号 ISO
标准
符号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元 Australian Dollar $A. AUD 1AUD=100 cents
(分)
新西兰 新西兰元 New Zealand Dollar $NZ. NZD 1NZD=100 cents
(分)
斐济 斐济元 Fiji Dollar F.$ FJD 1FJD=100 cents
(分)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元 Solomon Dollar. SL. $ SBD 1SBD=100 cents
(分)



洲 货币名称 货币符号 辅币进位制

文 英
文 原有符号 ISO
标准
符号
欧洲货币联盟 欧元 Euro EUR EUR 1EUR=100 euro cents(生丁)
冰岛 冰岛克朗 Icelandic Krona(复数:Kronur) I.Kr. ISK 1ISK=100 aurar(奥拉)
丹麦 丹麦克朗 Danish Krona(复数:Kronur) D.Kr. DKK 1DKK=100 ore(欧尔)
挪威 挪威克朗 Norwegian Krone(复数:Kronur) N.Kr. NOK 1NOK=100 ore(欧尔)
瑞典 瑞典克朗 Swedish Krona(复数:Kronor) S.Kr. SEK 1SEK=100 ore(欧尔)
芬兰* 芬兰马克 Finnish Markka (or Mark) MK.;FM.; FK.;FMK. FIM 1FIM=100 penni(盆尼)
俄罗斯 卢布 Russian Ruble (or Rouble) Rbs. Rbl. SUR 1SUR=100 kopee(戈比)
波兰 兹罗提 Polish Zloty ZL. PLZ 1PLZ=100 groszy(格罗希)
捷克和斯洛伐克 捷克克朗 Czechish Koruna Kcs.; Cz.Kr. CSK 100 Hellers=(赫勒)
匈牙利 福林 Hungarian Forint FT. HUF 1HUF=100 filler(菲勒)
德国* 马克 Deutsche Mark DM. DEM 1DEM=100 pfennig(芬尼)
奥地利* 奥地利先令 Austrian Schilling Sch. ATS 1ATS=100 Groschen(格罗申)
瑞士 瑞士法郎 Swiss Franc SF.;SFR. CHF 1CHF=100 centimes(分)
荷兰* 荷兰盾 Dutch Guilder(or Florin) Gs.;Fl.;Dfl.; Hfl.;fl. NLG 1NLG=100 cents(分)
比利时* 比利时法郎 Belgian Franc Bi.;B.Fr.; B.Fc. BEF 1BEF=100 centimes(分)*
卢森堡* 卢森堡法郎 Luxembourg Franc Lux.F. LUF 1LUF=100 centimes(分)
英国* 英镑 Pound, Sterling £;£ Stg. GBP 1GBP=100 new pence(新便士)
爱尔兰* 爱尔兰镑 Irish pound £.Ir. IEP 1IEP=100 new pence(新便士)
法国* 法郎 French Franc F.F.;Fr.Fc.; F.FR. FRF 1FRF=100 centimes(分)
西班牙* 比塞塔 Spanish Peseta Pts.;Pes. ESP 1ESP=100 centimos(分)
葡萄牙* 埃斯库多 Portuguese Escudo ESC. PTE** 1PTE=100 centavos(分)
意大利* 里拉 Italian Lira Lit. ITL 1ITL=100 centesimi(分)***
马耳他* 马耳他镑 Maltess Pound £.M. MTP 1MTP=100 cents(分)1Cent=10 mils(米尔)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新第纳尔 Yugoslav Din Din.Dr. YUD 1YUD=100 paras(帕拉)
罗马尼亚 列伊 Rumanian Leu(复数:Leva) L. ROL 1ROL=100 bani(巴尼)
保加利亚 列弗 Bulgarian Lev(复数:Lei) Lev. BGL 1BGL=100 stotinki(斯托丁基)
阿尔巴尼亚 列克 Albanian Lek Af. ALL 1All=100 quintars(昆塔)
希腊* 德拉克玛 Greek Drachma Dr. GRD 1GRD=100 lepton(雷普顿)or lepta(雷普塔)
注:欧洲国家中目前已有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尔他、荷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等十六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以欧元取代本国货币。本表为反映最近的历史实况,仍列出这些国家的原来货币,但加注*号。
美洲 货币名称 货币符号 辅币进位制
中文 英文 原有符号 ISO
标准
符号
加拿大 加元 Canadian Dollar Can.$ CAD 1CAD=100 cents(分)
美国 美元 U.S.Dollar U.S.$ USD 1USD=100 cent(分)
墨西哥 墨西哥比索 Mexican Peso Mex.$ MXP 1MXP=100 centavos(分)
危地马拉 格查尔 Quatemalan Quetzal Q GTQ 1GTQ=100 centavos(分)
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科朗 Salvadoran Colon ¢ SVC 1SVC=100 centavos(分)
洪都拉斯 伦皮拉 Honduran Lempira L. HNL 1HNL=100 centavos(分)
尼加拉瓜 科多巴 Nicaraguan Cordoba CS NIC 1NIC=100 centavos(分)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科朗 Costa Rican Colon ¢ CRC 1CRC=100 centavos(分)
巴拿马 巴拿马巴波亚 Panamanian Balboa B. PAB 1PAB=100 centesimos(分)
古巴 古巴比索 Cuban Peso Cu.Pes. CUP 1CUP=100 centavos(分)
巴哈马联邦 巴哈马元 Bahaman Dollar B.$ BSD 1BSD=100 cents(分)
牙买加 牙买加元 Jamaican Dollars $.J. JMD 1JMD=100 cents(分)
海地 古德 Haitian Gourde G.;Gds. HTG 1HTG=100 centimes(分)
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比索 Dominican Peso R.D.$ DOP 1DOP=100 centavos(分)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特立尼达多巴哥元 Trinidad and Tobago Dollar T.T.$ TTD 1TTD=100 cents(分)
巴巴多斯 巴巴多斯元 Barbados Dollar BDS.$ BBD 1BBD=100 cents(分)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比索 Colombian Peso Col$ COP 1COP=100 centavos(分)
委内瑞拉 博利瓦 Venezuelan Bolivar B VEB 1VEB=100 centimos(分)
圭亚那 圭亚那元 Guyanan Dollar G.$ GYD 1GYD=100 cents(分)
苏里南 苏里南盾 Surinam Florin S.Fl. SRG 苏1SRG=100分
秘鲁 新索尔 Peruvian Sol S/. PES 1PES=100 centavos(分)
厄瓜多尔 苏克雷 Ecuadoran Sucre S/. ECS 1ECS=100 centavos(分)
巴西 新克鲁赛罗 Brazilian New Cruzeiro G Gr.$ BRC 1BRC=100 centavos(分)
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比索 Bolivian Peso Bol.P. BOP 1BOP=100 centavos(分)
智利 智利比索 Chilean Peso P. CLP 1CLP=100 centesimos(分)
阿根廷 阿根廷比索 Argentine Peso Arg.P. ARP 1ARP=100 centavos(分)
巴拉圭 巴拉圭瓜拉尼 Paraguayan Guarani Guars. PYG 1PYG=100 centimes(分)
乌拉圭 乌拉圭新比索 New Uruguayan Peso N.$ UYP 1UYP=100 centesimos(分)

非洲 货币名称 货币符号 辅币进位制
中文 英文 原有符号 ISO
标准
符号
埃及 埃及镑 Egyptian Pound £E.;LF. EGP 1EGP=100 piastres(皮阿斯特)
=1,000 milliemes(米利姆)
利比亚 利比亚第纳尔 Libyan Dinar LD. LYD 1LYD=100 piastres(皮阿斯特)
=1,000 milliemes(米利姆)
苏丹 苏丹镑 Sudanese Pound £S. SDP 1SDP=100 piastres(皮阿斯特)
=1,000 milliemes(米利姆)
突尼斯 突尼斯第纳尔 Tunisian Dinar TD. TND 1TND=1,000 milliemes(米利姆)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第纳尔 Algerian Dinar AD. DZD 1DZ=100 centimes(分)
摩洛哥 摩洛哥迪拉姆 Moroccan Dirham DH. MAD 1MAD=100 centimes(分)
毛里塔尼亚 乌吉亚 Mauritania Ouguiya UM MRO 1MRO=5 khoums(库姆斯)
塞内加尔 非共体法郎 African Financial Community Franc C.F.A.F. XOF 1XOF=100 centimes(分)
上沃尔特 非共体法郎 African Financial Community Franc C.F.A.F. XOF 1XOF=100 centimes(分)
科特迪瓦 非共体法郎 African Financial Community Franc C.F.A.F. XOF 1XOF=100 centimes(分)
多哥 非共体法郎 African Financial Community Franc C.F.A.F. XOF 1XOF=100 centimes(分)
贝宁 非共体法郎 African Financial Community Franc C.F.A.F. XOF 1XOF=100 centimes(分)
尼泊尔 非共体法郎 African Financial Community Franc C.F.A.F. XOF 1XOF=100 centimes(分)
冈比亚 法拉西 Gambian Dalasi D.G. GMD 1GMD=100 bututses(分)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比索 Guine- Bissau peso PG. GWP 1GWP=100 centavos(分)
几内亚 几内亚西里 Guinean Syli GS. GNS 辅币为科里cauri,但50科里以下
舍掉不表示;50科里以上进为一西里。
塞拉里昂 利昂 Sierra Leone Leone Le. SLL 1SLL=100 cents(分)
利比里亚 利比里亚元 Liberian Dollar L.$£;Lib.$ LRD 1LRD=100 cents(分)
加纳 塞地 Ghanaian Cedi ¢ GHC 1GHC=100 pesewas(比塞瓦)
尼日利亚 奈拉 Nigerian Naira N NGN 1NGN=100 kobo(考包)
喀麦隆 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Central African Finan-Coop Franc CFAF XAF 1XAF=100 centimes(分)
乍得 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Central African Finan-Coop Franc CFAF XAF 1XAF=100 centimes(分)
刚果 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Central African Finan-Coop Franc CFAF XAF 1XAF=100 centimes(分)
加蓬 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Central African Finan-Coop Franc CFAF XAF 1XAF=100 centimes(分)
中非 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Central African Finan-Coop Franc CFAF XAF 1XAF=100 centimes(分)
赤道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埃奎勒 Equatorial Guinea Ekuele EK. GQE 1GQE=100 centimes(分)
南非 兰特 South African Rand R. ZAR 1ZAR=100 cents(分)
吉布提 吉布提法郎 Djibouti Franc DJ.FS;DF DJF 1DJF=100 centimes(分)
索马里 索马里先令 Somali Shilling Sh.So. SOS 1SOS=100 cents(分)
肯尼亚 肯尼亚先令 Kenya Shilling K.Sh KES 1KES=100 cents(分)
乌干达 乌干达先令 Uganda Shilling U.Sh. UGS 1UGS=100 cents(分)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先令 Tanzania Shilling T.Sh. TZS 1TZS=100 cents(分)
卢旺达 卢旺达法郎 Rwanda Franc RF. RWF 1RWF=100 cents(分)
布隆迪 布隆迪法郎 Burnudi Franc F.Bu BIF 1BIF=100 cents(分)
扎伊尔 扎伊尔 Zaire Rp Zaire Z. ZRZ 1ZRZ=100 makuta(马库塔)
赞比亚 赞比亚克瓦查 Zambian Kwacha KW.;K. ZMK 1ZMK=100 nywee(恩韦)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法郎 Franc de Madagasca F.Mg. MCF 1MCF=100 cents(分)
塞舌尔 塞舌尔卢比 Seychelles Rupee S.RP(S) SCR 1SCR=100 cent(分)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卢比 Mauritius Rupee Maur. Rp. MUR 1MUR=100 centimes(分)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元 Zimbabwe Dollar ZIM.$ ZWD 1ZWD=100 cents(分)
科摩罗 科摩罗法郎 Comoros Franc Com.F. KMF 1KMF=100 tambala(坦巴拉)


2-5 东西映照,感慨系之

回顾中国和世界货币的发展进步历程,无不循着同一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规律。从货币形态看来,都从混沌初开的物物交换开始,经由实物货币、金属货币、早期纸币,演进成为现代纸币(加金属辅币)以至高科技电子货币;但究其性质,实质上体现了一个从具有自身等价地位的商品型货币,演变为“没有”自身价值的信用型货币的革命性大转变。也就是说,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起先是实实在在的物资或真金白银,现在仅是一张本无价值可言的花纸,全凭信用两字,被赋予了虚拟而有效的价值特性。

早期的纸币扮演了这种大转变的过渡角色。那时候纸币相当于一张可以兑换确定分量贵金属的凭证或代用券,仅为使用者提供携带方便而已。等到大家习惯了,越来越体认纸币(电子货币)交易成本递减的莫大优越性,只要发行者拥有足够信誉,可信能够维持纸币购买力,即便不能按确定的当量兑换贵金属,也甘愿承担较大的风险,接受纸币的虚拟价值,充当商品交换中介,从而形成了现代世界不可须臾或缺的主流货币—信用货币。

货币体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相当明显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一种货币体制如果滞后于时代发展水平的要求,势必产生负面干扰力甚至破坏作用,终要被淘汰或抛弃;反之,货币体制如果超前于所处的时代,常常事与愿违,难以为继,其负面干扰力甚至破坏作用,往往不遑多让也。

中国使用金属货币或纸币,都占了世界头筹;周景王21年(公元前524年) 大臣单穆公提出的“子母相权论”,也是公认最早见诸文字的货币理论。然而,中国社会在汉代以后,陷于滞进状态,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建国方略》)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实际上篡改孔子学说为愚民伪儒,特别是宋明理学行世后,几乎阻断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切通途。南宋以后,明清之世每况愈下,自我意识、创新精神竟成绝响。虚有其表、腐朽落后的天朝大国,一旦与蓬勃发展的西方碰撞,顿然一触即溃;鸦片战争后,沦为列强俎上鱼肉。

中国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也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的“交子”,为世界历史学家公认为第一个官方主办的真正纸币;有发行准备(钞本)、更新周期、防伪措施等一系列保障制度。但北宋和后来南宋继行的一系列纸币体制都一一失败了。

元朝强势全面推行银本位纸币体制,尽管制度规范详备,恶性溃败有过于前宋。明朝曾雄心勃勃地实施无发行准备的纸币,不久几成废纸,半途而废。

清廷起先摒弃纸币,太平军起事后,政府为应付财政困难,发行无本金纸币,但迅速流产,旋即废止。清政府不仅无力经营自己的纸币,连传统的金属货币体制,也一直抱残守缺,停留在成色、规格混乱的银两交易,以及两千年不变的“天圆地方”通宝制铜钱水平上。结果被外国银行的强势货币,包括优良银币和新潮纸币攻占市场;把“中国的币制”办成了“错出而无统”,“任何一个重要的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

中国古代无论实行过渡性的“兑换凭证或代用券”,或是无本金的地道信用纸币,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了,没有一个修成正果。

自从西汉武帝(公元前157-87年)垄断盐铁、创轻商、贱商、反商政策以来,中国社会商贸繁荣的景象,大多断断续续地出现在政局混乱,监管松弛,民间活动自由度较大的“非常时期”。一旦大局底定,皇权巩固,就容不得“资本主义”发芽抽枝了。

近年来,关于中国历史上早有“资本主义萌芽”的说法很多,出现了“战国说”、“西汉说”、“唐代说”、“宋代说”、“元代说”、“明代说”、“清代说”等种种“萌芽说”,前后竟然相差两千多年;其实无论那一代,从未存在过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气候,只是牵强附会一时商业活动活跃的暂态表象而已。中国古代社会不存在对于纸质通货的强烈而持续的需求,既没有银行金融业配套,造纸和印刷技术也不见长进,朝廷发行纸币的动因往往来自巨额“铸币税”的诱惑,动不动滥发纸币生财,把财政亏空转嫁到社会大众身上,好比饮鸩止渴,屡试屡爽,当非偶然。而中国式政教合一的无制衡绝对权力专制统治体制,一旦在绝对腐化的不归路上迅跑起来,必然加快信用破产和币制失败,并且反过来成为王朝垮台的催命剂。

对照西欧后来居上的荆棘路,可见只有商品经济发达到了相当于资本主义勃兴的历史时期,金融管理和科技水平足以配套,决策层“权力制衡”机制成形,信用货币方得站住脚跟,生根发芽,走向世界。

德国投资大师安德烈. 科斯托拉尼(Andr Kostolany,1906-1999)说过一句名言:“一种货币只会死在自己的床上。”它形象地指出了一种货币的命运与自身的历史背景条件息息相关。换言之,时移世易之余,一种货币即便非常成功,也须与时俱进,配套改革,跟上潮流,方能维持强大生命力,决无可能“不变应万变”而长盛不衰。

前朝旧事,几许“思古幽情”,多少蹉跎岁月;“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感悟经验,以史为鉴,来日可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