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消极,就是悲观、否定、被动的态度;积极就是乐观、肯定、主动的态度。就这两个词语来讲,应该算是中性词,但如果对结果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都算是贬义了;反之,则是褒义。当我们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或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就乐于主动参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有意识地回避、抵抗,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在“消极与积极”的对应当中,“悲观与乐观”是最常见的对立面。但悲观与乐观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叔本华和尼采都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而庄子则早在两千年前就发出了“人之生也,与忧俱来”的哀叹。如果人们可以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如何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则非常重要。
相对悲观主义论调而言,唯物主义者基于入世的原则,基于生而为人的自信,提出了较为积极乐观的论点。乐观主义的进步观有两大支柱,一是进化论,二是经济决定论。进化论将弱肉强食作为自然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演变而来的“社会进化论”,则将先进文明的对落后文明的征服作为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乐观主义者所幻想的进步是着眼于科技的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普及以及科技发展对现实生活的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与医疗状况固然得到了提高,但并没有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内心困惑,甚至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20世纪的思想家大多数抛弃了经济决定论的信仰。可见,我们现有的乐观主义,依旧是轻率而不究竟的。
“悲观”与“乐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和性格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乐观主义者,或者由于天性比较开朗,对什么事情都想得开,看得淡,重视过程多于结果;或者由于对人生无知,没有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或者由于出生优越,一生不知愁苦,对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或者认为科学至上,对人生抱着必胜的信念……但这几种情况下产生的乐观,基本都属于盲目的乐观。而悲观主义者,或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被怀疑束缚了自身的发展;或是因为性格的缺陷,对社会及世界采取对立的姿态;或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逆境中,理想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念。
很多宗教是具有“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比如“人类毁灭”等等。但佛教是中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为什么说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因为学佛修行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观的。为什么说佛教徒也不是乐观的呢?因为生命的前景虽是光明的,但现实不容乐观。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观照下如实观察、如理思维,正确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阴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对通过修行所能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从这一点来看,佛教的思想比较接近中庸的观点。这种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既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又对未来充满信心;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大喜大悲的,一切都是因果。把握好中庸这个“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