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在现代人眼中一直是忠君爱国的形象,特别是金庸的《碧血剑》把袁崇焕“袁督师”的形象塑造地无比高大,相反,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则被塑造成不辨忠奸的昏君。
但历史往往并不像小说那么简单分明。历史上真正的袁崇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死到底冤不冤?尤其是近些年来,原本在教科书中享有清名的东林党人,现在却开始饱受批判:党同伐异、空谈误国。。。而袁崇焕又与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他的死放在明末的大政治背景下应如何看待?这都是我想与各位读者一起探讨的话题。
一、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生于1584年,也就是万历十二年,祖籍是广东东莞,自幼在广西藤县西江边长大。尽管很多广东人推崇袁崇焕,但实际上袁崇焕的祖父袁世祥早在正德元年(1506年)就已经举家徙居广西了。
袁崇焕的祖父是商人,父亲也是商人,但袁崇焕从小就立志要考取功名。明朝的科举, 分童子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科举必由学校。童子试就是官学的入门考试,是读书人的第一步。考上了即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已经有一定的特殊地位,不仅可以免两个丁、两石粮,朝廷每个月还会发一些米。
袁崇焕13岁考童子试,他的学籍在广西藤县。由于袁家在平南县开有商号,于是袁父便让儿子去平南县考试。在明代这叫“冒籍”,有点像现在“高考移民”。为何当时袁崇焕去平南县考试,原因并不清楚。有的说是为了方便,有的说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还有的说是两地竞争难度有差别。总之,这件事引起平南当地乡绅不满,于是就有人检举揭发。冒籍是科举舞弊,事情并不小,袁父花了一大笔银子上下打点,才将事情平息。这件事对袁崇焕伤害很大,但也更坚定了他发奋考取功名的决心。好在童子试是一年一次。第二年,他便在广西藤县考取了童子试。
秀才再往上考,是乡试,三年一次,在各省省会举行,考试合格就是举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袁崇焕22岁在广西桂林乡试中举。这个年龄不算早也不算晚。所以,袁崇焕心情很好,踌躇满志。当时,他还写了一首诗,叫《独秀山》:
玉笋瑶簪里,兹山独出群。
南天撑一柱,其上有青云。
把桂林独秀峰写的卓然不凡,也表达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气魄。其上有青云,很有伸手就要够着天的意思。
客观讲,袁崇焕虽喜欢写诗,但诗才一般。同样写独秀山,唐代诗人张固的诗明显更高一筹: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曾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在明代,虽然考中举人已经有了任官资格,但在明中期以后,举人如果考不中进士,政治上没什么大的前途,能补缺基层已是幸运。
对于这一现象,穆宗时期的内阁首辅高拱就说过“进士偏重而举人甚轻,至于今则极矣”。进士平步青云,被称为清流,举人前途较差,被称为浊流。清流、浊流分野日渐鲜明,不仅造成吏治腐败,也使得科举舞弊时有发生。万历一朝,科举舞弊之事尤为多发,著名的有张居正的两个儿子都涉嫌科举舞弊中了进士。
进士也分三六九等,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都是授翰林院编修,正六品,二甲三甲进士经考选,才能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满考核,优异者可以成为翰林院编修,其余则可能外派地方做知县。
由于科举在选官任官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也产生了一些不成文的习惯和潜规则。比如同榜进士举人,彼此称作同年,同年就应该互相照顾;每次会试所录取的进士,称主考官为“座师”或“座主”,自称“门生”,座主和门生的关系道义上是封建家长式隶属关系,老师对门生有推荐、提拔、奖掖之责,门生在道义上也有支持老师的政治主张、服从老师教诲的义务。而且延伸下去,同年的儿子就是年侄,老师的儿子就是世兄,门生的门生就是门孙。按费孝通对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研究,这也是一圈圈水波纹形成的差序格局。
讲清楚这一点,对理解袁崇焕在晚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很重要。
袁崇焕中了举人后,接下来的会试并不顺利,考一次落榜一次,三年一考,光阴易逝,到了三十岁也没考中进士。于是他又写了一首诗:
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
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出铀云应懒,还枝鸟亦安。
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
三十岁了,还是个儒生,没有官帽戴,袁崇焕也心生懒意,想想不如安心回家钓鱼算了。而且从此诗第一句也可以看出,袁崇焕是感叹自己未遇明主,每次进京赶考,从南到北,八千里路辛苦,结果几次都空手而还,消极低落、灰心丧气也在所难免。
二、时来天地皆同力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三十五岁,终于会试及第,名列己未科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七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那一年明朝与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打了一场历史性的战役——萨尔浒之战。这一战被视为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战,彻底改变了晚明的辽东格局。此战明军大败,整个辽东防御系统面临崩溃的危机,从此,明军不得不由攻转守,后金转守为攻。京城闻此消息,从宫里宫外到街头巷尾,议论纷纭。
这一年也是明朝科举的大年,己未科这一榜可谓响榜、龙虎榜。名震一时的,除了袁崇焕,孙传庭,还有被人唾骂为奸臣但对晚明忠心耿耿拒降身死的马士英,以及崇祯时内阁首辅范复粹和薛国观、蓟辽总督吴阿衡、四川巡抚邵捷春、川陕总督樊一蘅、礼部尚书陈子壮、孔子62代孙官至首辅的孔贞运、宣大总督白贻清、陕西巡抚蔡官治、兵部尚书丁启睿、刑部尚书张承诏、礼部尚书何吾騶、山西巡抚蔡懋德、兵部尚书梁廷栋、陕西布政使陆之祺、浙江巡抚董象恒、广东布政使吴时亮、湖广巡抚宋景云、山东巡抚颜继祖、陕西巡抚甘学阔、南京礼部尚书朱继祚、南京兵部尚书仇维祯、资助宋应星出版《天工开物》的云南巡抚涂紹煃、弘光朝礼部尚书姜曰广、湖广巡抚王梦尹,顺治朝三部尚书金之俊,魏忠贤的“十孩儿”石三畏、“五虎”倪文焕、“十狗”曹钦程、工部尚书李养德,以及袁枚的五世祖袁弘勋。
袁崇焕能考中,得益于礼部右侍郎韩爌的赏识和提拔。己未科会试,韩爌是主考官,是他选中了袁崇焕的卷子。按前述明代科举的潜规则,韩爌就是袁崇焕的座主。韩爌对袁崇焕有举荐提拔之恩,当然袁崇焕也有效忠报恩的义务。而韩爌在魏忠贤编的《东林点将录》中,是天微星九纹龙大学士,是所谓“天马军”八个骠骑大将之一。
可以说,中进士的那一刻起,袁崇焕就与东林党一派联系在一起了。韩爌,是袁崇焕遇到的第一个贵人。此后他一生所遇到的贵人,都是东林党的核心力量。
由于袁崇焕中进士的年龄偏大,在当时庶吉士选拔年轻化的趋势下(据有学者对《献征录》所载150位庶吉士的统计,庶吉士平均入选年龄为30.1岁),已经没有作为内阁辅臣的培养价值,最好是外派知县。于是,在短暂的观政之后,1620年,袁崇焕便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
这时的袁崇焕已经感到十分春风得意。古代官员到福建这么远的边疆任职,往往是感到不得意的。但袁崇焕不然,上任的一路游山玩水,好不惬意。比如他路过浙江剡溪时,写了一首诗:
雪夜飘然访戴游,到门兴尽又回舟。
人生适意应如此,云去云来任自由。
还有一首到广州游玩的诗:
春风十里五羊城,拾翠洲前绿草生。
君若来时须并马,一樽同去听流莺。
袁崇焕说的拾翠洲就是现在广州的沙面。虽然不知道广东人常讲的“流莺”是不是源出于此,但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定是十分轻松愉快的。
到了邵武之后,袁崇焕的知县生活也比较惬意。有诗为证,诗名《邵武署中闲坐》:
闲坐了无事,安排去作诗。
最嫌吟未稳,鹦鹉已先知。
还有一首《初至邵武》:
为政原非易,亲民慎厥初。
山川今若此,风俗更何如?
讼少容调鹤,身闲即读书。
催科与抚字,二者我安居。
一个边远的穷山区,山高皇帝远,知县经常处于无事状态,看书逗鸟,写一首打油诗,自己还没念熟,鹦鹉都会接下句了。
这时,虽然袁崇焕清闲,但京城却掀起一番大风暴。
1619年的萨尔浒大战,是大明的失败,但却是东林党人的机会。因为萨尔浒之战明军的主帅杨镐是齐楚浙党推荐的,在明军兵力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将帅不和、用人不当、师期泄露、叛将通敌、大败而归。政治的天平便开始向东林党人倾斜。顺势,东林党人就以熊廷弼熟边事,举荐为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不久又升为兵部右侍郎,代杨镐任辽东经略一职。
更为重要的是,1620年万历皇帝去世,明光宗朱常洛继位。在万历年间,围绕立太子的国本之争,是东林党和齐楚浙党斗争的焦点,也是起点,曾先后引爆两次妖书案、楚太子案、楚宗劫杠案,以及著名的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而东林党人是朱常洛的最重要支持者。因此,朱常洛继位,东林党人纷纷上位,一时间被称为“众正盈朝”。
经过几十年的斗争,东林党人和齐楚浙党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双方只要自己得势,必定严厉打击对手,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贬对方的人、提自己的人。
首先,东林党的“天魁星及时雨”叶向高,已经在家赋闲六年,光宗将其召回内阁,任内阁首辅。其次,杨涟、左光斗等人拥立有功,成为光宗身边最亲近的人,位卑权重。再次,赵南星、高攀龙、顾大章、夏嘉遇、周宗建等一干东林党人重新启用。对袁崇焕来说,最关键的是,光宗即位后,他的“座主”韩爌成为顾命大臣之一,擢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不过,光宗命苦,做太子时谨小慎微,亲生母亲被幽禁不得相见。直到母亲临终前才见上一面,却发现他的母亲早已双目失明。隐忍多年,好容易当上皇帝,正想干一番事业,上来就废除矿税,但仅仅在位不到三十天,就被一颗红丸给搞死了。匆匆忙忙,14岁的儿子朱由校继位,是为天启帝。
天启初年,由于惯性延续,东林党人依旧春风得意,迅速掌控各重要职位。但对于齐楚浙党来说,这时,就是风雨飘摇、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了。同样对此不满的还有宫中的阉党,东林党人高举“道德大旗”动不动就正义凛然把持朝政的样子,也吓坏了阉党及其代表的宫廷皇室。
在移宫案中,李选侍是明光宗的妃子,是太子朱由校的养母,但同时也是万历皇帝宠爱的郑贵妃的人马,而郑贵妃一直要求立自己的儿子福王为太子,在政治上是东林党的敌人。光宗即位不久病逝,很可能就是郑贵妃一党下的手,朱由校继位,郑贵妃一党又谋划垂帘听政,熹宗的养母李选侍又和朱由校一起住在乾清宫。这在东林党看来是一种威胁,毕竟朱由校只有14岁,也没受过正规教育。因此以李选侍无德,又非生母、嫡母,硬逼着李选侍搬到当时给宫女住的哕鸾宫。虽然表面上看东林党人也有理由,但在皇帝和李选侍以及宫中太监看来,这会不会是一种欺负人呢。
当时,有御史上疏指责东林党人,说:皇帝即位之初,就逼着违忤先帝,罗织罪名,驱逐庶母,一是让皇帝背上不孝骂名,断养育亲情,二是光宗尸骨未寒,就不能保妻妾儿女。设想,假如你是明熹宗,你心里会怎么想?
这些事到了魏忠贤专权时,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也就都成了东林党人滥权的罪状。
所以,政治上,得势的一方往往只看到手中的权力,看不到权力背后的怨念。只顾向前厮杀,攻城猎地,但往往忽略了被权力伤害的人,也许正在背后慢慢集结,伺机反扑。而这时,对方一旦盯准弱点、找准时机,一出手便可能直击要害,格局天翻地覆。
转回辽东战局。
前文说,萨尔浒之战后,熊廷弼代辽东经略一职。其实,熊廷弼并非东林党人,相反,他还与东林党人有过节。熊廷弼此人刚正不阿,有胆知兵,担任辽东经略不过一年,却能将辽东瓦解之危局转变珠联璧合之势,以“守中带攻”、“稳中求进”与努尔哈赤棋逢对手,相持不下。所以也有人认为,若明帝对其任之独专、用之独久,则辽事可平。乾隆就曾评价说“明之晓军事者,当以熊廷弼为巨擘”。
但熊廷弼性刚负气,入与天子争是非,出与大臣辩可否,贬人之爵、夺人之官,得罪人是常态。他曾任南直隶提学御史,督学江南14府,而当时江南风气不正,士风恶薄。对官府稍有不满,便群聚而侮辱之,还经常造谣,编各种段子歌谣故事任意嘲讽朝廷,颇类时下公知。甚至有富豪人家专门雇佣这些中不了进士的文人当打手,斯文扫地之事亦颇为常见。
熊廷弼是带兵打仗的,素有威名,治下尤严,对这些生员文人,发现犯错或心术不正者,就杖责一番。还黜退了大批生员,其中大多都是东林子弟,包括东林领袖顾宪成的大儿子顾与渟,岁试考核被列为末等。这些文人哪受得了这个,而且一个生员还被一顿杖责给打死了。因此,一些东林党人与熊廷弼结怨甚深,动不动就弹劾他。
可能有读者会有疑惑:你前文不是说东林党人举荐熊廷弼吗?怎么这会又说反了。其实很简单,尽管熊廷弼并非东林党人,他的儿女亲家郭正域还是齐楚浙党,但东林党人领袖叶向高一向持调和立场,他很欣赏熊廷弼的雄才大略,数次举荐,而下层的东林党小政客才是伺机出来咬人的。
也是这个缘故,当辽东局势稍一缓和,杨镐的叔父杨渊就怪罪熊廷弼不肯保奏杨镐,导致杨镐被杀,联合一干人等弹劾熊廷弼,说他欺君误国,结果导致熊廷弼下狱革职。不过接替熊廷弼的袁应泰是个不会打仗的人,上任不久,1621年3月,沈阳、辽阳相继沦陷,袁应泰自杀殉国。
无奈之下,东林党人只能再度起用熊廷弼任辽东经略,但同时任命王化贞为辽东巡抚。王化贞是叶向高的门生,素不习兵,轻视大敌,在布兵上面与熊廷弼分歧很大,矛盾日益尖锐,而首辅叶向高又偏袒维护自己的学生,造成王化贞有恃无恐,搞的经、抚不合,朝野皆知。不仅如此,时任兵部尚书的张鹤鸣也与熊廷弼不和。也就是说,熊廷弼,既与东林党领袖叶向高的门生王化贞不和,也与阉党人物兵部尚书张鹤鸣不和。
熊廷弼纵有雄才大略,这仗怎么能打得赢呢?
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