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的蝴蝶2022-04-15 23:58:00

为了防止孩子们不会说汉语,他们上学之前,在家里都说中国话。胖胖五岁上学,一句英语不会。在学校混半年,就一口流利的英语了。

小孩子学东西最快,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最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为人之初,质地柔软,易于揉捏或雕刻。年龄越大,思维越顽固僵化,越不易改变或吸收新鲜内容。

人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怎样能让自己感觉轻松愉悦,构成人自我的舒适区。随着时间增长,人对舒适区的认可度也随之增加。同样,对自己不擅长某些方面的看法也在固化,对舒适区外的恐惧相应增长。

而人们原先对于舒适区的划分,未必正确,可能仅仅是由于不曾尝试,便被划入不擅长。有些事只是因为操作次数多,误将熟练当作了擅长。

人们又是在改变的。一个人原先的特质或许不适合或不擅长做什么,经过时间的雕琢,一个新的自我未必仍然不适合或不擅长。

外部事物也在发生变化。古老的手动挡汽车需要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档位,有些人操作起来感觉困难。我喜欢的纳博科夫就是个典型,始终没学会开车,出门捉蝴蝶需要老婆当司机。若是换成如今的自动挡车,他也许很轻松地就搞定了。

假如一味顽固地躲在舒适区不走出去,永远不会认识到,“原来我也可以解锁新技能”。何况,很多时候即使人想要继续赖在舒适区不出去,大环境也会不允许。像国内下岗潮时,大批原本生活在保险箱中,突然失业的国企工人,不得不面对重新就业问题。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世界人们的生活都被疫情或多或少地改变。

我是独生女,从小接触人有限。父母都要工作,家里平时除去必要的交谈,几乎没人说话。学生时代,在每个班级,大多数时候都只跟两三个朋友交往。大学住集体宿舍时,我意识到自己不擅长和别人相处的弱点。虽然和他人没有矛盾,却总有一层无形的隔断在中间。别人很难接近我,我也很难靠近别人。曾经很恐慌过一阵子。

后来逐渐有意学着多说话。但是能够口头表达的,都是浅层的家长里短,讲出来不必费心思考的内容。真正在大脑中加工过的,唯有文字可以表达。于是网络成为这种表达方式的承载工具。

本以为网络上不是直接面对一个一个真实的人,会容易相处。没想到分毫不比现实中简单。某些方面甚至更难。至少现实中可以清楚辨认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捕捉到对方讲话时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语气这些比较真实的即时信息。网络中的人物形象、文字,经过加工的部分可能更多,更难分辨。

而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总有一部分令人喜欢,一部分使人望而却步。想要拿到自己偏爱的,就要同时接受自己希望远离的。

既然在网络上也避免不了人际关系,又想要继续在网络上玩下去,享受书写表达的乐趣,就慢慢学着和网友相处吧,总能学会的。网友之间虽然难以辨识现实中的身份,好在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不必顾忌太多,照实写就是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