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mutrt2022-08-14 14:06:27

一个打领带的副教授和两个穿牛仔裤的姑娘

(短篇小说)

万沐

(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内容提示:中文文艺作品中,涉及到大学里研究生生活的内容,基本都是千人一面,无非就是研究生呆头呆脑,导师严谨认真,象牙塔里一篇纯净------是这样吗?

看到这类作品,我就要”呵、呵”两声了!

 

                        (上)

 

下课了,校园里的老师和同学熙熙攘攘。余副教授挺直身板,目不斜视,走在马路中间,红色的领带飘在胸前,煞是耀眼。走在两边的是一高一矮的两个女研究生,短袖衫一个粉红,一个翠绿,扎在时兴的牛仔裤里,身上凹凸有致, 虽然长相并不引人,但却给人以许多青春的遐想。

走在他们后面的还有一个人,留着长长的头发,背有些驼,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镜,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和一件皱巴巴的黄军裤,脚上是一双黄胶鞋。他也是余副教授的研究生。

余副教授最近一年来可是真得意了,不仅在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学术著作,也如愿带上了研究生,当他带着一男两女的三个研究生在校园里走过,便吸引来了不少羡慕赞叹的目光。

在八十年代初期,能带上研究生是很稀罕的事情,而这江州师范学院又是第一次招研究生,余副教授能被选进招研究生的学术团队,自然是一件春风得意的事情。

余副教授大概四十出头,是一个明清文学的青年专家,平时说起明清小说的作品《金瓶梅》、《肉蒲团》里的细节眉飞色舞,对秦淮八艳也是如数家珍,很是吸引了系里的一批青年助教,与当时人文主义的思潮很合拍,大家很喜欢将他当成学校个性解放的标志性人物。

尽管他的生活并不放荡,但思想却很前卫,于是很多系里的助教将他和性感的女研究生做了小说般的联想。

与两位意气风发的女研究生相比,男研究生显得有些死气沉沉。余副教授和两位女弟子边走边热聊着,似乎忘记了这位男弟子的存在。

走到岔路口,两位女弟子热情地向余老师告别,余副教授也向她们挥手,但眼睛里却似乎有种恋恋不舍。

余副教授回家还有一段路,和男研究生是同一方向,他头也不回地走在前面,男研究生犹豫了一下,赶紧走上前去,喊了一声“余老师”,和他并排稍微靠后地走着,余副教授脸上有些尴尬,强做出一副笑颜说:“今天天气还有些热!”便不再开腔,两个人默默地走着,五分钟后,余副教授到家了,他点点头,男研究生便一个人向河边的宿舍走去。

这位男研究生叫王辛,来自豫北农村,他原来是一所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毕业以后在家乡的中学做教师。王辛虽然生在农村,但是却感到很不适应当地的文化生活。王辛平日很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他很欣赏陶渊明、王维笔下的村居生活。但在学生时代,农村人民公社时代,更多呈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恶斗,而且粗鄙的文化意识被当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小时候,王辛由于家里是地主成分,村子里只要开会,爷爷就是被批判的对象。也许是由于遗传的原因,也许是由于受家里一些存书的影响,比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一百首》,还有叔祖父早年写的一些诗词的熏染。王辛写作文,用他后来知道的一个词语来讲,就是比较“唯美”。虽然中小学时代作文常常被老师表扬,有些时候还要在课堂上被当作范文朗读,但有的时候却因为喜欢引经据典,被班主任老师当做“资产阶级思想”在同学中批判。从很小的时候起,在学校就被认为是一个有“思想问题”的人。

王辛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省里一所师范学院的中文系,尽管他对这所学校不是很满意,但由于学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一上学,便如饥似渴地一头扎进了知识堆中。在所有课程中,他尤其喜欢古典文学,他觉得这里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毕业后,他本来的理想是想做一辈子乡村教师,在静穆宁静的农村体验一把陶渊明的生活情调。他想,在实现土地承包后的农村,人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自由,不像以前阶级斗争年代,一家人要提心吊胆地生活,现在时代太平了,而自己在中学里教书也是当地人尊重的人物,粗茶淡饭、轻轻松松过一生,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中学环境,也并不没有农业社会的淳朴,和乡间学校的宁静,却意外喧嚣着从城市来的浅薄。镇上的教师似乎很爱模仿县城里的口音,也很爱巴结隔壁镇政府的干部,并在普通的农民跟前装腔作势,经过四年大学学习,已经将中国古典农村图景深深印进脑海的王辛,感到比学生时代更无法适应乡村中学的生活。

经过两年的挣扎,王辛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教师梦终于破碎了。最后,他发誓离开这个处于边缘文化地带的地方,发誓去寻找理想的人文环境。

经过两年的准备,王辛终于考上了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在七十多个考生里,他的总分是第三名,但是这个明清文学的研究室,只招三名研究生,而这个研究室的助教考的是第五名,按照系里的计划,他是必须上的。最后,王辛便被调整到了江州师范学院。

而这时候王辛已经结婚了,他的妻子是一个农村妇女,孩子才一岁多,要扔下家庭,去外地读书当然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但是最后妻子和家里其他人还是支持他去上学。

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有好几位教授参加,余副教授一看到王辛土里土气的打扮,便心生厌弃,更喜欢一位叫李蕾的东北女学生,千方百计争取这个皮肤白皙、大眼睛的女学生通过,然而其他的系领导和导师更倾向于王辛,因为除了王辛面试的成绩好以外,他们也不希望系里第一届研究生全部都是女生。

余副教授名叫余震,其实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的农家子弟,但是他从小却却很讨厌农村的环境,很向往城里富贵人家的生活。高中没有毕业,就流浪到江浙一带的城市做盲流,打过鱼,养过蜂,摆过地摊,也替街边的暗娼拉过皮条。在那样一种艰难的环境中,余震对文学却有一股痴情,一直读书孜孜不倦,甚至能够将唐诗三百首全部背下来。他下定决心要通过文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经过了多年的风春雨打后,终于时来运转,七七年国家恢复大学招生后,余震在上海一家破烂收购厂,一下就考进了江南一所著名的大学,大学毕业后被分到江州师范学院。由于余震的工作能力很强,也很会拉拢上级领导,很快就被提升为副教授,过上了他向往的生活。

但是据系里老师讲,余副教授很不愿意提及自己过去的生活,以后和不了解自己的人交往,更是对外宣称自己是上海人,并凭空捏造了一个资本家的祖父出来,夸说自己的祖父原来是壳牌石油公司在上海的大股东,更说自己父母亲是解放前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在文革中双双死于非命。而实际情况是,她的父母亲是在三年饥荒时期,在安徽农村双双饿死的,通是被饿死的还有他的一个弟弟。

江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为第一届研究生导师,其实是一个小组。组长是杨教授。杨教授是以前中央大学的教授,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却有一个年轻的太太,这位年轻的太太是一个国民党专员姨太太生的女儿。据说专员和姨太太四九年去了台湾,留下几个月的女儿由家里的厨师抚养。女儿后来已经算是工人的子女,七六年被推荐成了工农兵学员,上了江州师院中文系。

据说杨教授这位年轻的太太尽管从小在厨师家里长大,但遗传基因却无法抹去,由于她的妈妈当年是一个昆曲旦角演员,在苏州城里十分有名,被当时的一位专员看上,并金屋藏娇,四九年由于局势紧张,专员和姨太太匆忙中逃往台湾,本以为过不了多久就会返回上海,于是就将不到半岁还在生病的女儿交给了家里的厨师吴阿四夫妇照看,谁知一去就失去了音讯。吴阿四为了免得麻烦,就说孩子是自己的,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养,为她取名吴海燕。

吴海燕二十岁前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却觉得自己就是和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不一样。她能歌善舞,人也非常活泛,后来都准备和厂里一个小伙子要结婚了,却突然得到了一个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便毅然和小伙子断了关系,高高兴兴上了江州师院中文系。

刚读了一年,全国就恢复了高考,吴海燕看到过去通过争取政治进步那一套已经吃不开了,便很快投到刚刚被学校启用的杨教授的门下。一年后,杨教授家被问个摧残得奄奄一息的师母去世,吴海燕更是经常上杨教授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给了杨老师无微不至的的关心。杨教授也在学习上倾心帮助她,没有等到毕业,吴海燕便以独立作者名义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上发了四五篇关于《红楼梦》的学术论文。七九年大学一毕业,吴海燕这位优秀的工农兵学员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杨教授的夫人,并且留了校,在系里讲授起了明清小说。吴海燕漂亮又精致,系上的人背后都调侃说是林黛玉嫁给了贾赦。

另外的一个研究生导师雷教授平时非常低调,穿着朴素,他以前做过著名学者俞平伯教授的助教,但是说话举止有些木讷,杨教授并不待见他,而余副教授也不太将他放在眼里。

由于余副教授年轻而且积极肯干,所以在导师组就扮演了一个最吃重的角色,平日里不仅对研究生进行日常管理,也负责协调与系里、学校科研处、教务处的联系,而且着装也很讲究,即使平时穿件衬衫,也要整整齐齐打上领带,显得精神抖擞,风头似乎也盖过了著名的红学家杨教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