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是个慢功夫(二)
早些年,我将近一百二十斤,那时候想,不超过这个,就最好。吃上不限制,每天走步至少半小时,是为了健身,基本上是身体自己管自己。眼下体重肯定是超过一百二十了,得采取行动。冬天过后,四月份,开始管理自己的体重,目标是不超过一百二十斤。
先梳理自己已有的这方面知识,算是整顿思想,提高认识。上营养学课时,有一个作业是连续三天计算每餐都吃了什么,吃了多少,然后把这些数字填到一个现成的程序中,会告诉结果:摄入了多少营养成份,像维它命,金属元素什么的。我得出的结果是摄入的锰元素超标,钙元素不足,是因为我的三天食物构成中有很多蔬菜,还有核桃仁。核桃仁含有大量锰元素。总认为吃核桃好,结论是好东西吃多了,也没有多大益处。像是园子里的蔬菜,好吃也不应该多吃。
再有就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吃的多,摄入的能量就多,如果身体用不完,这些能量就变成肉堆积在身体各个部位。减少长肉的方法便是管住嘴,迈开腿。两者结合,不给多余能量留在体内可乘之机。最最重要的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利于健康,这是天下大道理,不再赘言。
我的瘦身行动是从每顿饭少吃开始的,没有采取断食的措施。有的女士实行轻断食的方法,就是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可以进食,其它时间禁食。不能说哪一种减肥方法最好,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个体。
有些女士用了很长时间,学会了每餐饭要剩一点。我也学着这样做,开始并不顺当,一是觉得还没彻底吃饱,丢下了不吃恋恋不舍;二是觉得剩饭是浪费,浪费可惜。好在我有理论基础,吃多了没有益处,吃多了用不完会形成堆积。这些理论从始至终给我很好的指导。怪不得学历史时,革命征程中总有整风整纪运动,这个讲话,那个会议的,当时觉得学着乏味。现在想来,理论基础何其重要,正确的理论指引正确的征程。
没有费太大的劲,每顿饭能剩一点儿,只是觉得眼巴巴扔了,可惜了的。所以就学着少盛饭,盛多少吃多少。这才有了开头的一段,放不下筷子,吃完一口,还想下一口。吃得少,很快饿就来了。不能让自己饿着,吃水果,坚果类东西充饥。偶尔有几次放下碗筷转身又吃一点杏仁,是为填饱肚子。
有两天晚上,睡前饿,喝杯牛奶。不然,饿着肚子睡不着。还有两次,早上四点多饿了,睡不着,觉得肚子瘪下去像是贴在了什么东西上,侧着躺着还是觉得瘪,不情愿地起来吃根香蕉,迷迷糊糊地想,睡觉就睡觉呗,还要饿干什么。还有一种饿,是梦里找东西吃。饿得刚刚好是不用起来吃东西,还不做找东西吃的梦。这是最好的境界,隐隐约约的饿。每当这时候,身体在自己吃自己,多余的脂肪被利用了,自然会掉秤。
有一次吃饭时,真饿了,吃着真香。吃一些,肚子里还没有底儿,像个无底洞。想停下来,手不听大脑指挥,听肚子和食物指挥,只是机械地往嘴里填。想着少吃,那只是一丝想法,好吃和饿的感觉,占了大块头,轻易割舍不下。“自律”这个词用到减肥中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吧,要断然地对自己狠一点,起身,离桌,做其他事情。这一招很有效,转移想吃的注意力。实在还想吃的话,就吃点低热量东西。
我的减肥行动就是跟着感觉走,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量化的东西。每日三餐,一顿不落。没有忌口的东西,蔬菜水果,米饭面食,佐以少量肉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什么,就是身体需要什么。见过一女士,她说不吃米饭好多年了,但还是长了肚子,其它部位不胖。我感觉她的气色不是很新鲜,就是说禁食任何食物都不太可取,一物有一物的用处。
随着故意减少饭量,慢慢地形成了习惯,吃到一定程度,就觉得饱了。然后立刻停住。偶尔有一次吃得超量了,晚上睡觉时感觉肚子沉,不好受,有时还做不好的梦。下一次再收不住嘴的时候,就想起吃撑着时的后果,也就不再多吃了。久而久之,吃饭时,胃会主控着吃多少,到一定程度,感觉饱了,放下筷子是明智之举,不然很难爱。
少吃了多少呢,举两个例子,就是以前早饭能吃一个Bagel, 先减到半个,现在减到四分之一个,加上其他水果蛋之类的。以前吃饺子,中午能吃十七个,晚上是稀粥烂饭菜汤,凡正是汤汤水水的东西。现在中午吃十二个饺子,晚上还是同样的汤水类的饭菜。特别提一下,多吃少吃不是绝对的,和个体的劳动量多少或者说运动量多少密切相关。下一篇我要说说少吃的同时我是怎么运动的,也是跟着感觉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