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波2020-10-01 14:13:52

 

俗话说:“人情练达皆文章。”讲的是人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是很有讲究的处世哲学,大有文章可作。从懵懂无知,到人情练达,需要有一个过程,要经历一定的教训。参看古今中外一些人物的感言之作会得到一定启示,可以把自己散乱的感性认识归纳成某种经验性的总结。

说得简单些,一个人来到世上,作为一种有感知、有灵魂的物体存在,就要不断地处理与周遭的关系。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处理、调整、改善、切断和维护这些关系。如果把自身看作一个点的话,余下的一切都是围在外面的圆。关系就是自身与外界两者之间的位置及其关联。

人在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类,与猩猩、猴子、狒狒等同属一目,这个目里的动物都是社会性的,也就是群居在一起,有一定的职责分工。群大了自然会形成帮派,到动物园看猴群,经常会看到一个猴子欺负另一只猴子,会有别的猴子过来打抱不平,然后更多的猴子聚过来打群架,最后猴王的左右手会过来赶跑打架的群猴,平息事端。时而会看到一只猴子走到另一只猴子面前,用手挠挠后背,然后趴在地上,另一只猴就会调整姿势,认真地翻看这只猴子的皮毛,帮它寻找捕捉藏匿在绒毛里的寄生物。

寻求同类的关怀与帮助,分享嬉戏玩耍的快活与乐趣,危难时不感到孤单,有同好出手相助,这些都是此类动物的本能和自然需求。在人类来说就叫做“朋友”。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一个人不能没有朋友。完全不与外界交往,没有一个朋友的人是一种病态,在医学上称之为“自闭症”。没有朋友的日子会感到孤寂无聊,形单影只。但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朋友,朋友是有层次的,认识的人不一定就是朋友,大多数只算是熟人,称得上朋友的终归是少数。只有不涉及切身利益,且能保持较长时间关系的才能称作朋友。

社会上交往的人,相互之间称兄道弟,认姐论妹,在一起吃吃喝喝,热闹非凡。大多数应该是“利益之交”或“感情投资”,相互之间是一种“互求”关系。这种关系的维持一定是双向的。如果自己不能给人以利益,只是一味地索取,时间长了必定会被这个圈子舍弃。

抱着利用别人满足自己的一种心态去交往、拉关系、套近乎,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巴结”。会巴结的人,社会关系很广,短时间会很吃得开。但这种人在内心是没有朋友的,时间长了终会被自己的心计所误。人在掌握一定权财的位置上,要警惕这种巴结。甜言蜜语、虚情假意是此类人的惯用手段。与人相交,要清醒地认识到“利益”二字。一旦涉及根本利益,这种表面的“友谊”、所谓的“朋友”,根本靠不住。

现实社会中的利益之交本无可厚非,这是商品社会中的必然。但一定要认清的是:利益之交中的友谊不是纯粹的友谊。对于这类“朋友”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知其表,更要知其里,切不可将其视为真正的朋友,从心理上要有所准备:如果在关键时刻这类“朋友”出卖你或与你反目成仇的话,你要将其视为正常甚至是必然的结果,坦然接受,淡然处之,如此才能保护自己,不在心理上失落。如果由此去抱怨对方不够朋友,那样就显得幼稚了——原本就跟友谊无关,从来就不是什么朋友。受到伤害,是因为你自己糊涂。

利益之交大多数会罩上一层感情色彩的虚伪。“咱俩这交情,谁跟谁呀”“一句话的事,只要能办得到”,这类牛气冲天的话,是这个圈子内经常听到的。相互之间不能说不办事,但到了最后,始终没掰是一种侥幸;掰了的再正常不过。

利益之交只要不在关键时刻帮倒忙落井下石;不在背后搞小动作煽风点火,就是很不错的“朋友”了。此类人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占多数,只有认清这种关系的现实存在,才能把握好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调整好心态。期许此类“朋友”为你仗义执言,喊冤叫屈那就大错特错了。

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会使人的行为有所扭曲。谁都知道真诚是一种美德,可在虚伪的包围中,真诚几乎不能够存活。被迫的遮掩和有意的化妆是不同性质的两种行为。工作生活中的“小人”是令人讨厌的,可这种小人是不带遮掩的真小人。只要对其加以防范,少打交道,不直接触犯他们的根本利益,还是可以相安无事的。人际交往中,最危险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如果与这种人误交为朋友,把对方当作知己,关键时刻最能伤害你的人就是这类“朋友”。

可以直白地讲,凡是涉及共同利益的关系,有着竞争性质的关系,期间几乎不存在真诚长久的友谊。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患难中没有利益冲突,富贵时就有个分配问题。

生活中可以称作朋友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利益关系的人,或是小时的玩伴,或是学习时的同窗,抑或是同一军营走出来的战友。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绝非只是熟人,也不是可以互诉衷肠的知己。

朋友比熟人要亲近,比知己又差些理解。朋友之交,交往的是情趣,是心境。朋友是一些价值取向比较接近的人。朋友不是知己,而知己却是最亲密的朋友。毕竟知己难求,人生有一足矣。

一些人把朋友统统当作知己,视之莫逆,很不理解“人生难得一知己”这句话。其实这是因为自己过于浅陋,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对事物深入了解,谁都可以把你读懂,谁都可以把你看穿。这类人常常遭到“知己”背叛,还不知自己错在哪里。

朋友是在自然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关系。或许是情趣相投,或者是观点一致,接触中彼此感到轻松自在,有种无可言传的默契,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益或某种启迪。在一起的时候愉快,无话不谈;相隔一段时间会有些惦念,有种想联系的欲念或冲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了这些感觉,你自然会把此人归为同类,也就是可以成为朋友。朋友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相互之间没有索求,有的只是交流与沟通。一起享受的也是这种交流带来的快乐。

男女之交,谈友谊远比谈情爱更富有情调,相互之间会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浪漫;既有异性之间的暧昧,也不会因情所困,造成彼此的伤害。彼此是一种欣赏,相互是一种尊重。用不着天天关注对方的行踪,也不会因长久的不联系伤神。人格上的独立,行动上的自由,是男女结为好友的必备前提。

人生在世是孤独的,想与他人结交是一种自然倾向。特别是在脆弱危难时,总希望有人会在心理上给予自己某种支持或理解。很多人交朋友,是为了“多个朋友多条路”,抱着一种“有求”的心理去结交。

现实生活中,如想维持朋友间的友谊,最好不在具体事情上有求于朋友。朋友也是社会中的人,很多事情不是她/他自己一个人可以做主的。置朋友于两难的境地,会破坏这种美好的感觉。尽量做到遇事不求人,万不得已,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先要考虑向营运机构、社会服务等公共资源求助。生活中,有过向朋友求助经验的人,会理解朋友意味着什么。有时候自认为最磁最铁的朋友,却是最无助的人;那种掩饰不住的躲闪,让人心寒。

生活中遇到问题,出现了某些状况,有人能不避讳,走过来说几句宽慰话,就是很好的朋友了。

认清自己交友的目的,理清朋友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行事分寸,不给对方造成压力。尽己所能,绝不贪图任何形式的回报。当你说“某某人不够意思,不够朋友时”,已经没把对方看作朋友,与其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谊无所求。”要想交到真正的朋友,维持纯净的友谊,只务虚,不过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