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gora亦虹2021-03-19 16:44:30

在宝璠家见到辛茹,宝桐吃了一惊。

他以为她还在重庆呢!

辛茹倒是了解宝桐的情况。王君安常常给她写信,艺术、人生、亲戚、朋友,无所不谈。宝桐尚未离开济南,辛茹就知道他要到芝加哥大学读书了。

一别十年。不用说,俩人都变了很多。

他们跟宝璠分别的时间就更长。宝璠的太太嘉琛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博士学位,俩人很快便要回国。

宝桐来波士顿,就是为了跟堂哥堂嫂见上一面。

得知宝桐跟慧芳结婚的消息时,辛茹冷笑了一下。她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恋爱的,只觉得慧芳人小心大。从小就是这样,只要是她的东西,慧芳就要盯着。

她不爱宝桐,但宝桐的迷恋满足了她小小的虚荣心,所以她并不点破。她知道姑妈有意把慧芳许配给宝桐,她只装不知道。没想到,姑妈居然如愿以偿了。

不过,宝桐见到她时惊喜交加的表情,给了她很大的安慰。

最近她心情很不好。她是来美国寻找约翰的,重逢之后,却发现自己失去了他。

 

巡回演出回到重庆以后,辛茹碰到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的机会多了起来。

周恩来请辛茹告诉约翰,中国共产党希望美国在延安设立领事馆。

在这个问题上,约翰的立场跟中国共产党完全一致。

约翰到过中国西南边疆,那里的贫困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对中国政府的腐败极其厌恶,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1943 年,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个晚宴上,约翰邂逅了宋庆龄。

过了几个周,宋庆龄邀请约翰和几个美国外交官到她家做客。

约翰知道,宋庆龄是孙中山的遗孀,也是蒋介石的姨姐。

宋庆龄却直率地告诉他们,蒋介石违背孙中山遗志,集党政军大权于一手,是当代中国的大独裁者。

约翰肃然起敬。

要知道,批评蒋介石总统,是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

约翰想,宋庆龄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难怪史迪威会愿意用军用飞机,帮她往延安运送X光机和贵重药品。

接着,约翰应邀参加了宋庆龄举办的舞会。跳舞的时候,宋庆龄对他说,美国应该积极援助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使所有中国人都能获得同样的抗日机会。

她建议约翰到延安看看。

约翰向国务院建议,派遣美国代表团访问共产党地区。他在报告中写道:“共产党军队在我们的共同作战努力中可能有积极的军事价值,这是不容忽视的。派遣代表访问延安,可以使我们得到有关共产党方面情况的全面、可靠的信息”。

1944年3月初,罗斯福总统就向中国共产党控制区派遣军事观察组一事与蒋介石总统进行了秘密磋商。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迅速得到了这个情报。

辛茹并不认为自己在做间谍。间谍要偷偷摸摸的,她可用不着那样。

对于接近约翰的人选,周恩来一度颇费踌躇。他最先考虑的是话剧演员张瑞芳。张瑞芳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重庆跟周恩来单线联系。

问题是,张瑞芳平时交际面不广,突然接近美国外交官,容易受到怀疑。另外,张瑞芳英语不好,对西方文化也不了解。

但对辛茹,周恩来心里没底儿。

他考虑再三,决定不跟她明谈。

他让人摸清了辛茹和约翰的乘车规律,又让人将地下党员吴德,安排到合适的公交线上做司机。

看着约翰和辛茹坐在一起吃元宵的照片,周恩来笑了。

 

1944年夏天,美国副总统亨利·华莱士访华。在为华莱士访华准备的备忘录中,约翰再次建议:美方应该派人去共产党游击区进行军事考察。

1944年7月22日,约翰如愿以偿。他跟美军共产党游击区观察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到了延安。

他安排美军军官前往日占区,在中共军队的保护和配合下,拍摄了一部中国共产党军队攻破日军碉堡的影片。

这部影片,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回到重庆,约翰接到奈德的电话。

从神学院毕业后,奈德来到中国,在河北乡下传教。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德意日宣战,他被日本人赶出中国。

一年后,奈德辗转回到亚洲,在中立的澳门服事战争难民。

他们聊起年迈的祖父和已经退休的父母,也聊起战争的残酷。他们的邻居杰克,比奈德还小一岁,几个月前牺牲在法国南部。

约翰告诉奈德,他刚从延安回来。

“难怪“,奈德说,”我打了几次电话,都找不到你。”

“奈德,你听我说”,约翰非常兴奋,“在延安,我见到了一种不同的中国人。那里的精神面貌和气氛是如此之不同, 以至于我觉得自己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延安的官员和平民均开诚布公,直截了当,从他们的谈话和行动中看不到任何装腔作势和繁文缛节。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受到广泛的尊敬。他们平易近人,和大众打成一片。重庆常见的岗哨林立、如临大敌,延安一概没有。”

奈德在电话那头儿耸耸肩:“我想,你看到的,正是他们希望你看到的。”

“奈德,我在延安住了三个月,并不是一天两天。”

奈德好奇起来:“呆那么久干什么?”

“了解情况,撰写报告。”

“送到哪里?”

“美军总部。还有华盛顿。”

“仅凭观察,就写那样重要的报告?”

“不仅仅是观察,” 约翰说, “我会见中共领导人,听取他们的意见。我与毛泽东一个人的谈话,就有50次之多。我不断撰写政治报告,单是给美军总部的报告就几十份。华盛顿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报告会不会影响到美国的对华政策?”

“当然会。”

“你将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报告发给美国军政界?约翰,你知不知道你是多么愚蠢?”

“奈德,你对中国共产党有偏见。中国共产党领袖正在领导军队积极抗日。美国向中国提供大量贷款和军用物资,难道不应该给中国共产党一部分吗?”

“积极抗日?共产党根本不在积极抗日!他们是在打着抗日的幌子扩展地盘。这一点,在离开中国之前,我看得清清楚楚。吕正操你知道吧?共产党的将军。你知道他的部队在河北以什么样的速度扩大吗?”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延安没有乞丐。人们的生活非常简朴,几乎所有人都穿着土布制服。想想蒋介石政府吧,中国西南边疆的人民极端贫困,官员的腐败却触目惊心!”

“约翰,你被表面的东西蒙骗了。所有的人都穿土布制服并不是什么好现象。随便说一句,中国政府叫中华民国政府,不叫蒋介石政府。”

“奈德,你知道中国人怎么说蒋介石政府吗?蒋家王朝!蒋介石所在意的只是他手中的权力。他专制独裁,暗杀异议人士,他妻子的兄弟和姐夫则大发战争财。哼,说蒋介石政府还是客气的!”

“不错,蒋介石专制独裁,可是至少,中华民国还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而在共产党统治区,人们却连选择娱乐方式的自由都没有,更不必说言论自由。我们的教友被明目张胆地杀害,仅仅由于他们不支持共产党!有几个我认识的年轻人被活埋,只是因为他们上了四存学校——四存学校的校长是反共人士。要是共产党夺取了中国,连不穿土布缝制的衣服,都可能成为被惩罚的理由——约翰,你希望中国成为苏联第二吗?”

“中国共产党跟布尔什维克完全不同,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政党。毛泽东亲口对我说过,中国共产党是土地改革者,它要把原本属于农民的土地还给他们,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蒋介石政府太失职了,改善人民生活本是他们的事情。毛泽东还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推翻独裁统治,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使全中国人民都能享受民主带来的幸福。”

“毛泽东的话怎么能信?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你忘了吗?我在博野传教的时候,吕正操的部队在那一带以十倍的速度增长。约翰,他们在以抗日为名搞军事割据!”

“蒋介石对外声明跟共产党联合抗日,实际上却对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要说诡诈,这才叫诡诈。不仅诡诈,他还专制、贪婪、无耻!”

奈德沉默了。

约翰心里头有个地方又痛起来了。他从小比奈德高大,比奈德漂亮,比奈德聪明,然而,奈德一直比他更得父母欢心。奈德不是长子,在信仰和职业选择上,却是父母的继承人。

“可是”,约翰愤愤地想,“奈德在乡下传教的时候,难道没接触过贫苦农民吗?他竟然反对旨在改革土地所有制、好让每个人都有饭吃的中国共产党!”

“法利赛人”这个字眼在他脑海中迅速掠过。

当天晚上,约翰讲起自己与奈德的争执。他问辛茹,在她看来,究竟是谁更爱中国人民——是他,还是奈德?他谈起《路加福音》里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愤愤地说:“撒玛利亚人帮助那个受伤的路人,难道是为了拯救他的灵魂?看到人们的生存需求和物质需要,向他们展示单纯的关怀和爱,难道就不重要?”

他认为,奈德,还有他的父母,他们对《圣经》的理解太狭隘了。

 

几个月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派私人代表赫尔利前往延安。

赫尔利宣布,未经他本人批准,任何人不能将对中华民国政府不利的报告送往华盛顿。

1945年年初,约翰再赴延安。他无视赫尔利的命令,不断将不利于中华民国政府的报告发往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务院里有他坚定的支持者。他的报告被直接递交美国总统。

1945年3月30日,约翰在延安接到返回华盛顿的命令。

中共领导人认为,华盛顿召约翰回美,很可能是要向他咨询中国问题,或者要他参加有关对华政策的重要会议。

约翰也希望是这样。

离开延安前,周恩来与他一起前往毛泽东的住所。

他们谈了整整一个晚上。

约翰打电话向辛茹道别。他说,他很快便会回来。

 

约翰到达华盛顿那天,罗斯福总统刚刚逝世。

没人向他咨询。

没人与他讨论对华政策。

约翰相信,假如罗斯福总统在世,事情便会完全不同。

实际上,就在约翰跟毛泽东和周恩来彻夜长谈的时候,赫尔利在华盛顿召开了记者招待会。赫尔利声明,美国的对华政策是承认中华民国政府,而不是承认任何武装政党。

赫尔利强调,只要中国的武装政党还有足够的力量反抗中华民国政府,中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联合。

过了些日子,约翰邂逅了《美亚》杂志的主编菲利普。约翰给了菲利普大量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报告。

联邦调查局怀疑菲利普为苏联间谍,早已将其置于监控之下。

约翰以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被逮捕。

 

在《解放日报》上看到了约翰被捕的消息,辛茹非常吃惊。

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头一年便给了她进修许可。因为约翰在重庆,她请求延期一年。

她迅速办好签证,以学习戏剧的名义,前往美国。

 

约翰获释后,俩人见了面。

在重逢的激情中,辛茹怀了雪儿。

然而,辛茹很快就意识到,约翰已经不再是她的约翰。

约翰希望辛茹懂得,在重庆的时候,他的心里,真的只有她。

离开延安那天,周恩来对他说,下次来的时候,请带上他的妻子。

他回答说:“我只爱一个人,她的名字叫柳辛茹。”

那时,他怎能料到自己身陷囹圄?

漫漫长夜里,他问自己:辛茹是不是中国共产党间谍?

这个念头挥之不去,令他心痛不已。

他意识到自己太大意了。很多保密信息,他都告诉了辛茹。

至于替周恩来传话,那不是常有的事么?

他是真心爱她的。而她,竟利用了他的爱情!

他也没有想到,那个曾经令他失望的南希,居然能在他背运的时候,脱去身上的娇娇之气,变成一个英勇无畏的女人。她通过媒体为他呼吁,她去国务院为他分辩,她面见议员为他陈情……在他失去自由的日子里,她像一个柳紫闪蛱蝶的蚕蛹,突破了那层束缚着她的薄壳,一下子蜕变成在烈日下与柳树相伴的美丽造物。

 

雪儿出生后,辛茹给约翰寄去一张照片。

他回了信,十分动情。他说,他会尽一个父亲的责任。

信里夹着一张支票。

辛茹流了泪。她知道,他出狱后一直没有工作。不过,这张支票来得正是时候。她得找人看孩子,否则便无法继续学习。

 

进修结束了。辛茹不得不考虑下一步。中国人在1950年代的美国舞台上没有什么机会——有多少美国人能够接受中国面孔的奥菲利亚?她可以试着争取一些小角色,也可以试着找舞台辅助工作,管管音响、灯光和场景切换,可是那样,她的艺术人生就算结束了。她热爱舞台艺术。在重庆的时候,不止一个电影导演找过她。她试过几次镜头,总觉得电影不属于她。在摄像镜头前,她觉得自己像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或者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然,她可以成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或者一颗最大的螺丝钉。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她热爱的不仅仅是名声。她热爱舞台表演的现场气氛,热爱与观众的眼神交流,热爱舞台上那种可以把人物表达得淋漓尽致的感觉,热爱舞台上可以迸发到十二分的激情。舞台是她的海洋和空气,没有舞台,她就会成为搁浅的鱼和跌落的鸟儿。

可是回中国,已经建政的共产党政府还能接受她吗?

在重庆时,她跟周恩来有过不少交往。遵照他的指示,她对约翰施加了影响,也给共产党传递过情报。

然而,她跟国民党高层官员也有往来。这不是什么秘密。

约翰虽然倾向于共产党,可他毕竟是前美国外交官。

带着约翰的女儿回国,别人会怎么想?

她写信给老舍,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尘凡无忧2021-03-20 07:08:00
约翰和奈德的激辩很好看。。。
nearby2021-03-20 10:16:27
+1 约翰和奈德的激辩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