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2021-10-29 02:53:06

九月上海()

 

小时候住在延安东路,常常走路穿过人民广场去复兴公园玩。从雁荡路的正门进去,左手边有栋高层公寓楼,那时好像是涉外住宅很少见的,对它非常心仪,常常在公园深处远望很久。一直很向往那种高层公寓里的生活,会有电梯,有规整的起居室,有泛黄的日光灯,有落地窗帘,有桌上的奶油蛋糕,还有等着爸爸回家的傍晚。这些是我对海派家居生活最初的也是最具体的想象,自己还在脑子里给那些场景做了滤镜,是王家卫电影的调性。

 

这次住的是淮海中路,所以顺着淮海路朝东,从培丽门口荡过,右手一转,就又弯到雁荡路,去复兴公园闻闻桂花香。

 

金秋时节,桂花盛放,刚进到公园就闻到幽幽的桂花甜香。那栋公寓楼还在,浅灰色的外墙显得有点老旧了,窗户外一排排的窗式空调位,好像是以前没有的,里面也没装几只空调,看着有点冷落。还是盯着看了好几眼,这是我最早的文艺感受记忆之一,跟格里格,卡夫卡一样既遥远又亲切。

 

公园里铁质油漆的跷跷板和旋转木马已经不见了,代之的是电动小火车和各种色彩鲜艳的游戏设施。草坪上,三三两两散坐着带着蹒跚学步的小宝宝的公公婆婆,还有坐在大毯子上的中外结合的情侣或小家庭。找一张长椅坐下来,看着不远处嬉戏奔跑的小朋友,牵着手慢慢闲步的男女,聚在树下打扑克的老年人……柔和的斜阳洒下来,眯起眼睛,享受午后舒缓的闲静。上海,就这样渐渐回来了,心里的悸动一浪又一浪,整个人被家的气息包围着,懒洋洋的等待着第一缕夕阳照落。好希望这一刻能就此停格,永远不要过去。

 

总觉得上海有很多很多在等着我,要让我跟它们重逢。每次背上背包,带着自己去跟它们相逢,就会有种近乡情怯的忐忑。在这个最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有时候一些重逢是犹疑而不很确定的,踏进记忆中的画面,常常会实变虚又虚变实。明明到达那条街道,但又不像是原来的风景。怯生生的询问,朝着指点转过头,依旧看不清那是何处,于是,心里的失落带着脚步匆匆转场,不要做实这物是人非的拜访。

 

 

怀着无边无际的委屈,继续漫无目的的游荡。幸好,衡山路两边的法国梧桐还是那样遮天蔽日,还有落叶满地,树影斑驳。脚踏车铃声轻轻划过,酒吧外的霓虹灯跳跃闪烁,跟刚刚下课的小情侣错身而过,好像又听到放学了的喧闹声。紧走几步,前面风雨操场会不会已经落锁,围墙边还能不能捡到遗落的网球?

 

想着走着突然就饿了,站定望望,对了,我要去“新理查”,吃他们家顶顶有名的葡国鸡。(开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