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没有酒鬼, 父母也不喝酒. 我是医学院毕业那年, 全班去金沙度假村狂欢时, 才知道自己千杯不醉, 把一众男生喝倒了. 从此, 他们时刻寻机报一箭之仇. 及后, 各奔东西, 当度过我们最繁忙的年华之后, 相约尽量每年一小聚.
回国相聚, 只喝茅台. 此一时彼一时, 同学们拚酒时, 已十分懂得怜香惜玉, 每次我偷龙转凤, 以水代酒, 逃不过金睛火眼但他们假装看不见. 虽然嘈嘈 “茅台可以防癌”, 但人人都清醒着. 一小杯茅台那么的香醇, 我醉了, 只为他们的厚道.
曾听说梅酒酸酸甜甜, 但从未喝过. 这儿酒坊卖的梅酒都是日本和韩国产的.
有一日, 心血来潮, 我要自酿梅酒, 拖慢光阴, 好把活着的痕迹看个真真切切.
从初春等到初秋, 枫叶由绿交红, 终于等到梅子成熟的季节, 姗姗来迟的梅子 Grown in BC, Organic prunes.
酒的种类: 清酒 Japanese Sake
酒精浓度: 15.5 % by Vol.
黄金比例: 1 (酒 ml) : 1 (梅子g) : 0.7 (冰糖 g)
我自己的琢磨, 放入大小不一的冰糖, 分阶段融化.
借鉴别人的经验:
1) 清水洗净梅子后用酒喷洒, 沥干水分至完全干燥
2) 用镊子拔除果蒂以避免涩味儿
3) 静置阴凉处, 可用锡纸包住玻璃瓶遮光, 或, 置于厨柜里. 剩下的, 交给耐心
没有 follow 别人的经验:
1) 用紫色的 BC 梅子, 而不是青色或黄色的梅子
2) 用的酒, 酒精含量少于 20%
有人说, “自己酿的酒喝不醉自己, 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光阴一寸一寸地渗透玻璃瓶, 当某一天, 梅子的柔与清酒的冽, 融为一体, 开瓶时, 醉了的梅子烩排骨; 梅酒, 淡雅芳香怡人, 酸酸楚楚由人怜, 谁喝了谁醉. 醒来时, 就看见想见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