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故事。唐朝时,佛法兴盛,有一次唐代宗和国师不空三藏讨论佛法,丞相鱼朝恩对佛法了解很多,也一同在座。谈论间,鱼丞相问国师:"佛说一切众生都原有佛性,那么无明从何而起?"
不空三藏说:"你不配问这个问题!"
鱼朝恩听了这句话之后大为不悦,可是在皇帝的面前,不敢发作,只好忍著气,满脸气愤,不空三藏缓缓的说:"无明即从此而起"。
对这个故事印象很深,一直记在心里。鱼朝恩因为国师“不尊敬”、“羞辱”自己而愠怒,用佛教用语来说就是起了嗔恨心,现在人常说“心头升起无明之火”就是类似这样的情形。
鱼朝恩因为国师的羞辱而生嗔恨,象他这样深谙佛法的人遇到别人的不尊敬尚且恼怒,那么我们大多数的平常人遭遇别人的不尊敬乃至羞辱当然更是火冒三丈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需要列举了。就是在虚拟的网上,一句有意或无意的冒犯的话也常常会导致一片谩骂,版面一片狼籍。
鱼朝恩问国师问题这个行为本身没错,错在他对国师“羞辱”言语的反应上。你向国师请教问题,国师“不屑”解答还侮辱你,这是国师的错而不是你的错,你为什么要生气呢?
因为他心里有个“我”,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别人欺负了这个“我”,心里就不开心,就想替“我”打抱不平。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智慧不够,所谓“无明”。倘若智慧通达,鱼朝恩就会以旁观者(第三者)的眼光去观察那个鱼朝恩与国师之间的互动,旁观者会一眼看出谁对谁错,看清之后再重回鱼朝恩本体,扪心自问:我本无错,错在国师,我为什么要生气呢?当下释然,也就不再会恼羞成怒。就是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而惩罚自己,让自己受罪。
有“无明”吗?亦有亦无。当智慧不够时就会升起无明,当智慧足够时无明自消。正如六祖慧能所言“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心经》里说的一清二楚,“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怎么消除瞬间升起的“无明”,以及如何让“无明”一尘不起呢?佛经里说以般若熏无明。般若包含“智慧”的意思,但比智慧更广阔深远,所以佛经一般只说般若,而不译成“智慧”。
具体到如何去“嗔”,就是应当修行忍辱,象佛祖说的“唾面自干”,永嘉大师说的: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在贪嗔痴一点点消除的过程中,你的智慧也在一点点增长,无明也在慢慢的消退。持之以恒,无明终将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