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2022-02-21 15:46:00
天台宗有三种止观:第一种是《释禅波罗蜜》,它属于渐次止观。第二种是《六妙门》,属于不定止观。第三种是《摩诃止观》,是圆顿止观。《天台小止观》介于渐次止观跟圆顿止观之间,它按照次第来修,也有圆顿止观的雏形。

读了净莲法师介绍的"摩诃止观",感觉茅塞顿开,非常有必要分享出来。原文较长,在这里做个简要概括。下文基本是法师的原话,我只做归纳总结。

这十法界的一切相,一切法,都是随心意识所变现的。菩提自性能生万法,随染缘现六凡,随净缘现四圣法界。我们修行如果还认为除了心性之外,一切法是真实存在的,那你不管修什么法门都不可能见性。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都是心性的作用,任何法都没有离开心性。所以除了心性之外,还有纤尘、像灰尘这么少的纤尘的法可得的话,都是“尘埃”。只要认为六尘境界是实有的,六尘境界就是束缚他的“尘埃”。如果你认为有佛可成,这个时候的佛也是“尘埃”。

修行者面对一切法,一切众生,任何境界,都要像镜子一样,只是如实反映,因为镜子只有照的功能,但镜子本身没有动。所以我们说芥子纳须弥,就是这个道理。它是大小兼容的,没有一点障碍。修行者就是这样过生活,没有分别、执著、妄想,只是一面镜子。

那到底怎么修呢?修行应该是寂照同时,定慧平等,止观双行。寂照同时就是寂而照、照而寂,无前无后。像镜子一样,本来不动,但是它有映照的功能,所以说寂照同时。定慧平等,不动就是定,清清楚楚就是慧,定慧同等重要。止观双行。修止就是即止即观,修观就是即观即止。止中有观、观中有止,非一非异,密不可分。

听明白了,然后剩下就是功夫了。功夫就是随时提醒自己本不动摇的自性,能够安住,它同时又起照的功能。具体讲就是这样用功的:你吃饭、睡觉、聊天的时候,都是寂而照、照而寂。打坐的时候练习也很好。没有时间打坐也不是借口,因为你在平常面对六尘境界,就是寂而照、照而寂。不要有分别、执著、妄想在里面。你的心不动,时间相也不可得。你的心一动,真心就变妄心,无念变有念。然后无量的分别、执著、妄想就这样显现了。想要不动心,就要在寂照上用功夫。寂照是我们心性的本体。

明白了上述内容就是圆悟;当下明白,当下就会修了,这是圆修;然后就能够圆证。这就是大乘止观最重要的法门 --《摩诃止观》。
Dayoufan2022-02-21 16:13:07
镜子的比喻描述了止和照。
霜叶2022-02-21 16:36:00
思维就是识心。用它反思可以,然后就要转识为智。有分别变无分别。镜子的比喻其实就是大圆镜智。只如实反映而不为所动。
法眼2022-02-21 17:31:28
依佛经和祖师言教修学;现代法师所说,可做个参考。
法眼2022-02-21 17:40:00
天台教法很好;像《六妙门》,最后和禅是一样的。
霜叶2022-02-21 18:10:00
我的前期想法和天台教义完全一致,这个法门特别适合我。尤其是摩诃止观,正好解了我的困惑。多谢师兄指引!
法眼2022-02-21 18:23:22
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