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2022-04-04 14:46:52

几年前带孩子看过一个节目。表演者邀请一个小男孩上台做一个动作。发出的指令是这样的,"raise your head, down your chin"。这孩子一脸的迷茫,不明就理。表演者也不解释,不停地一边比划,一边对他说,"head's up, chin down! head's up, chin down! " 这个可怜的孩子就不停地抬头,低头;  抬头,低头。最后满头大汗地仰着脑袋,蹲了下去,以为自己终于达到了要求。这时表演者转过身来,无可奈何地对观众说,"I just want him to open mouth!"   

这是一个搞笑节目。可是刚开始接触佛法的人,几乎都免不了要陷在这样一个状况里。人们关注佛经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却不明白所有的文字和理论不是目标所在,而只是一个指向。就好比那个表演者让小男孩抬头,低下巴,只是告诉了他两个坐标。而真正的目标是两者中间的嘴。

节目中的表演者是为了喜剧效果而刻意避开目标。佛法不是故意密而不宣,是因为我们的本来面目无法用语言描述。古今中外,人们给它起了无数的名字:自性,本性,本体,真空,真心,如来藏,being, that… … 也用各种方法试图对它进行阐述。但是,一旦用语言进行描述,一旦用意识去构想,就难免出现一个固定的,有特殊意义的“相”。我们要寻找的那一点马上就消失了。所以"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就好比牛魔王去打孙悟空。孙悟空一会儿变成虫子,一会儿变成铁扇公主,一会儿又变成了牛魔王自己。这样一个无定态的猴哥,要到哪里去找? 没有人可以给牛魔王描述猴哥的相貌,因为能描述的外貌都不是猴哥,又内在的那个又都是猴哥,所以怎么说都是错。佛法在入门的时候很难,难就难在无论怎样解释也说不到实处。佛陀用了各种方法,整整说了四十九年,形成了厚厚的三藏十二部经书。最后还要加上一句"佛未说一字"。

不是佛陀故弄玄虚。所有的理论,语言,文字都不可能告诉你什么是最终的真实所在。每一种理论只是一个自洽系统。只要有完善的逻辑,清晰的条理,能够作为一个路标来使用的都可以作为指导修行的理论。大乘八宗,各有各的说法。这就好比一堆人在给一个盲人讲红颜色是什么。烧火的人说红色就好像是燃烧的烈焰,让人感觉到炙热; 做饭的人说红色好像是吃到嘴里的尖椒,火辣辣的; 拉车的人说红色好像是激烈的情绪,让人感到兴奋。除非这个盲人恢复视力,亲自去看到什么是红色,否则他无法从这些比喻中明白红色是什么。当他真的看见了红颜色,就知道这些说法都对,但也都有自己的片面性。所以,佛法是指月的手,理论是敲门的砖。在字里行间研究佛经就好像在研究手的大小形状,而没有顺着手指的方向去找月亮。无论什么理论都是用来敲门的。尽快打开门,把自己从笼子里放出来最重要。走出来了就知道,原来这些话怎么说都对。

佛经难读的另一个原因是,佛讲法是对机施教,对不同背景层次的人讲不同的法。给大菩萨在果位上讲的出世法,和给凡夫在因地讲世间法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如果后人一直在佛经的文字里下功夫,就好像是瞎子摸象。摸到耳朵的人,驳斥摸到鼻子的人说的不对。摸到鼻子的人,又斥责摸到尾巴的人说的不对。 这个人觉得应该”head's up“ ,那个人又觉得应该”chin down”。每段经文都成为了一个谜语。

立足于高维度的讲法是很难理解的,强行解释就带入了浓重的迷信色彩。就拿"不度尽众生,誓不成佛"这句话来说。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和很多菩萨的发愿中都有。金刚经里也说"所有一切众生...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诸如此类的叙述就很费解。

这类经文可以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菩萨度众生必须先离相。"度尽众生",或者"灭度众生"的意思是,要把所有众生放入假观,观他们为游戏一样的虚假存在。“灭度”的意思就是全部观空。所以佛会接着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没有人可度,一切都是幻境。做菩萨不是上前线冲锋陷阵,先发誓要为佛教事业贡献终生,然后带着董存瑞炸碉堡一样的舍身忘死的精神,承担起所有众生的苦难。这样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的是上帝,不是菩萨。菩萨度众生就是游戏三昧。无我,无众生,也无事情发生,一切如幻。视人事物和所有苦难都如屏幕上的电影一般虚幻。这是一种"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境界。执着受苦的那位是凡夫。如果做不到如幻三昧的就不是菩萨。所以佛在金刚经中接着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我们去顶礼膜拜菩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对佛法极大的误解。菩萨没有牺牲自己,菩萨没有"我"可以牺牲。

”灭度“的更深一层解释是,外在世界是内心的投射。比如一个人,他的脸洗干净了没有,头发梳整齐了没有,自己是看不见的。所以他需要一面镜子来照见自己。在这个世界里,你在意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看见他们身上有缺点,其实是自己在分别。解决问题不是要你把这些人身上的毛病都改掉,而是去掉自己的分别心。当你不再去分别是是非非的时候,他们身上的毛病在你眼里就全消失了。这些人就好像走出了你的生命长河。他们就和千千万万的路人一样湮灭在你的心里,你就把他们"灭度"了。他们在你眼前出现还是消失,都不会让你的心泛起涟漪。

上述可以理解为,因为自己存在着某种分别心,所以与此偏见对应的,似乎是“有毛病”的某类人就在你的生活中凸显出来。但是更确切的应该是,外在的大千世界是自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射。正是因为你存在着某种固执的认知,所以你的世界里才会出现相应的人事物。“相由心生”用在这里最合适,是你的心制造了外在的”相“。有相同认知的一类人制造了同样的”相“,也因此生活在一起,这是”共业“。每个人还有自己的执着,你就有了和别人不同的生活,这是”个业“。要想从中解脱出来,就要去掉所有的固定认知,不再去分别。如果你读懂了,就知道《西游记》是一本修行的书。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是内心问题的幻化,灭掉这些妖魔鬼怪就是解决内心的障碍。每个人成佛的路上都有着种种的磨难。这九九八十一难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内心的固有知见化现出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只有灭尽了所有的“相”,我们的心才能回归成佛。所以对"菩萨"来说,每一个众生不是另外存在的个体,而是镜子里的无数个自己。这就好比"芥子纳须弥" —— 一个看似小小的你,投射出了一个大千世界。所以菩萨度众生就是度自己,爱众生也是爱自己。慈悲不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而是万物合一的大圆满。

 
Vivian328172022-04-04 16:05:04
如果不需要镜子
霜叶2022-04-04 17:02:39
是的。在那个境界里就随意了。想怎么洗就怎么洗,想怎么梳就怎么梳。下次会详细讲。
danxiaoya2022-04-04 18:04:54
学习了
是则非2022-04-04 18:52:00
请破相
WXCTEATIME2022-04-04 18:58:11
忍不住还是问一句师兄:“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准备强暴一少女,你是打算报警还是自己冲过去搭救她还是视若无睹无动于衷无所行动?”
WXCTEATIME2022-04-04 18:58:46
忍不住还是问一句师兄:“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准备强暴一少女,你是打算报警还是自己冲过去搭救她还是视若无睹无动于衷无所行动?”
WXCTEATIME2022-04-04 19:01:21
这样修成你所谓的“佛”和一块石头有区别吗?自己可能觉得有区别,但对外人和外界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WXCTEATIME2022-04-04 19:04:01
这样修成的“佛”说的好听点是小乘佛教的“佛”,难听的就不说了。
是则非2022-04-04 19:23:57
如果是你,会搭救吗?
霜叶2022-04-04 19:27:10
当然要帮了。能怎么帮就怎么帮。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报警。
霜叶2022-04-04 19:28:52
心中无相和眼中无相是两回事。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修炼的是内证境界。
WXCTEATIME2022-04-04 19:29:13
WXCTEATIME2022-04-04 19:30:32
这就对了。佛法是让人向善,而不是无动于衷。
霜叶2022-04-04 19:30:34
吃饱饭了就可以把碗放下了。没吃饱就放下,是饿自己。
霜叶2022-04-04 19:31:24
动的是手,不动的是心。
WXCTEATIME2022-04-04 19:31:42
该怎么生活不是人人都知道,所以说要学佛。
霜叶2022-04-04 19:36:24
我和师兄看法一致,否则就不会上来发帖了。
是则非2022-04-04 19:50:13
心不动,手如何动?
霜叶2022-04-04 20:02:26
心灭则相灭。此处的心不动了,对应的相就不会出来。既然出来了就需要应对。但是心就不能再分别了,否则相就不停,念念轮回。
是则非2022-04-04 20:35:25
心灭,业不灭,不分别就是应对?
霜叶2022-04-04 20:45:25
手按常理应对,心不分别是非。心都没了,业从何而来?
是则非2022-04-04 21:40:24
举个例子
霜叶2022-04-04 22:00:29
凡是外显的都是相,包括打过打不过,救人报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心里不分别对错是非,你此处的业力就了结了。
是则非2022-04-04 23:27:44
-
danxiaoya2022-04-05 03:46:35
学佛,学什么?
WXCTEATIME2022-04-05 05:52:37
简单的说就是学做到八正道。
是则非2022-04-08 18:08:09
你说会,那是谁在搭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