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bee32022-08-27 01:01:58

 

关于灵魂,中西方的表达不同,表达在语言含意上也可以看出不同。

 

中国古典文献《左传 昭公七年》子产说法人生始花曰魂。即生魂,阳曰魄。。。《礼记 郊特性》说魂气归于天,行魄归于地。

 

我认为中国儒家文化对于灵魂的理解为魂魄。有对应于阴阳的表达。天地阴阳之喻为表,微小个体阴阳之气魂魄也,与天地同化。古有天人合一的境界。魂魄在文学语言的表达意喻精神气。在文化的喻意上有精神的象征。

 

中国是有民俗信仰的历史。民俗信仰即祖先祭拜。在《仪礼 檀弓》和《礼记》的相关章节中有最早关于古代丧葬仪式的官方规定。这种仪式就表明了一种习俗文化,关于对于安置死后魂魄的理解。我发觉最初的传统儒家对于魂魄的理解似乎是随个体身份依附而在,人在而在,人去而去,不存在灵魂再生即转世轮回的表达。这一方面体现了儒家硬朗的生命态度,即努力于当世的务实态度。这体现在对于君子品格的操练对于圣贤的崇敬之情。祭拜祖先是一种感念,怀想,对于亲情,血脉的自我身份认定的一种方式。这是根的起源。这也解释了古代对于礼仪重视的缘由-身份认定。

 

古希腊对于灵魂的表述最著名的就是来自于柏拉图。虽然对比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特点他显得感性,但柏还是显示出了科学思维的特点。他的著作应用了很多的辩证法。

 

古希腊哲学家关注的灵魂与记忆有关。这当然应用在了对于知识的学习及对于智慧的追求。在柏拉图的理念中,灵魂与追求真理有关。他认为在地球上的个体所有知识与学习是通过感官得到并觉知的一种尝试,是一种智慧上的追求。

 

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他熟练希腊语并在古希腊的典籍研究上有建树,是拉丁语世界的集大成者。他通过考察审视古希腊历代与古罗马当代著名哲学家的神奇记忆力,在灵魂的探究上得出了结论是灵魂的不朽与神性。

 

那么古代儒家就没有科学思维特征吗?当然不是。周易中有明显的科学内涵,有天文学的研究,老子的天象,自然观都是朴素的自然科学观察后的结果。到孔子类的伦理学说教导都应用到心灵,灵魂,头脑的功能及对话辩证的形式。

 

好的生活方式一定与幸福有关。幸福是因为好的生活方式,好的生活方式达成了幸福的实现。古代圣贤人对于伦理道德(美德)的教导就是帮助世人实现对于幸福的追求。这在中西方的哲学体系中都有体现。

 

幸福一定是个人的体验。教导也是个人得到知识与智慧的一种受教育方式。

 

听说灵感的母亲是记忆。记忆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在西方语境中记忆是一种艺术,它分为自然天生与通过理性接收处理后的记忆。这后一部分就与学习关系密切。现代人的思维意识里也经常用到灵魂,心灵,头脑这些概念,一些人并有实践性的体验对于这些概念带来的认知冲击。

 

孔孟说人性本善我理解为孩童时期的人,天真烂漫为之本性。荀子说人性本恶即污染过的人性即升起的私立之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snowandlotus2022-08-27 01:21:10
今天的三篇相互呼应,赞三位!
applebee32022-08-27 01:22:31
谢雪莲!这篇也是解释补充一下昨天的浅记录12。
QualityWithoutName2022-08-27 01:52:13
中国的民俗信仰,人死了变成鬼,魂,所以有孤魂野鬼之说。后代子孙还所以给作了鬼的祖上送冥钱。
QualityWithoutName2022-08-27 01:54:39
那位大家讲讲这种信仰的发展由来?
沙漠黄昏2022-08-27 01:58:57
赞!
盈盈一笑间2022-08-27 02:10:20
好文!期待再深入讨论下去。人当然是有灵魂的。荀子性恶论很深刻,与西方原罪论不谋而合。
为人父2022-08-27 02:47:36
赤子之心就是一颗诚心。
applebee32022-08-27 04:25:40
慢慢地深入吧。我一直在阅读,跨度很大需要时间整合。我对荀子的感觉与你一样,但细分进去还是不同。人种不同,人性一样。
applebee32022-08-27 04:26:25
希望永保赤子之心。
applebee32022-08-27 04:26:56
谢谢!
applebee32022-08-27 04:29:36
孤魂野鬼不是儒家说的吧。祖先祭拜是礼仪,一种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