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2009-11-19 04:37:37



天涯海角的巨岩,大东海的浴场,鹿回头的椰林寨,摊档的琳琅满目,
岛上青年儿女们傍晚间美丽的服装和头饰······三亚的一切都那样令我
迷恋。登陆的最后一天,要不是向阳红五号不断鸣笛声声催促,真要
忘了归程。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450) this.width=450 } } } } } } } } } } } } } } } } } }" border="0" />
一九八六年春莺歌海上的向阳红五号船  娓娓摄于海南岛三亚海岸线

小艇载我们驶向巨轮,它已是最后一条返回巨轮的船了,这天它曾大
半天里多次往返于三亚和巨轮之间。突然,因为无油而熄了火。我第
一次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像大海里的遇难者那样,捧起门扛粗的木
浆,在一、二、一、二的呼号中和船员们一起在波涛起伏的大海里摇
起桨来。

好不容易划到巨轮身旁的小艇,被傍晚的海水涌起两三米高,性子火
急的青年海员们,争相够着软梯,在海浪的推拉下,软梯一会儿被抓
住,一会儿又因为小艇无法稳定靠住船帮而被迫放弃。每次抓到和放
弃,海员们粗犷豪爽的笑声减免了我对海浪高低不定的恐惧。终于我
被架着胳膊端着腿地登上了软梯,也不知道如何爬上去的,肩头和腰
间丁零当啷挂着我最后一天从三亚搜来的战利品,攀援快到顶部时,
我伸手去够船舷,却被几双大手一拉,拖回了甲板。此时只听船上船
下一片大笑。我探身向下一望,有人落水了。接着我看到海员们争先
恐后地攀援软梯。原来海员们在没有险情和任务时,争相上下软梯是
他们的一个博弈游戏,犹如西班牙斗牛士的角逐,看谁灵巧看谁有力
气。落水的海员矫捷地翻身出水,漂亮地在水中打了几个倒立,赢来
了一阵阵喝彩,他被挤下水的面子也就挽回了。小艇上的海员,把他
凌空提起,只见他顺势一蹴,跃回小艇,再度和那些还没有挤上软梯
的同伴们争着登上软梯返回巨轮。

四月七日一清早,我们开始返航了,从海南岛最南端的天涯海角驶向
黄埔港,用万吨巨轮的常速行驶,至多不过两日即可到达。但是起航
不久,大雾慢慢降临,就象大海要挽留客人一样,派出浓雾作为使者,
渐渐阻住了我们的视野,挡住了归程。向阳红五号,在能见度只有九
十米的情况下停船了。雾霭茫茫,灰白一片的世界,神秘而朦胧,宛
如一袭白纱密实地拢住了巨轮。

停船以后,向阳红五号不断鸣笛。我登上驾驶台,向船长探寻其中的
道理。原来在南海航行的商船很多,为了争分夺妙,商船在大雾之中
也可能航行,汽笛声可以避免双方碰撞。

海上行船无论怎样都会使人想到“安全第一”这样的句子。从驾驶台
回舱时,在能见度极低的雾气中,我见到三层甲板都有持枪巡逻的海
员。我走上前和一位海员说话,他告诉我,船上每天夜里都有人值警
戒班,雾天里停航更要加岗,以防不测。他说一九七三年,这条船还
在海军里服役,在一次太平洋执行任务时,遇见过海盗,他们以求淡
水为名,企图上船劫持。幸好船上警戒严格,海盗未能得逞。前几章
里我曾写到过,向阳红五号上的海员相当大一部分就是原船上的海军
官兵。他们曾随船发射过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也曾在十二级台风里
领略过四十二度角的倾斜摇摆。船员们退役后仍然在船上保持着军人
的作风。由此我回想到早几天在驾驶室里船长王书伦的话,他说作为
科学考察船,它如今用不着荷枪实弹地保卫,但船上有上亿美元的各
种科学仪器,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贵重船只之一,保证它的安全是他
作为一船之长的职责。这是一九八六年王船长的肺腑之言,平实而纯
正。当年像他这样为国家着想,为民保卫祖国的大员,可说不在少数,
他们是一群默默为事业而献身又真心忠实于祖国的人们。如今在中国
各个岗位上称得起大员的人们,还能像当年的“他们”一样,常年在
岗位上而永葆自律吗?

在最后两天的海上生活里,我和瑾儿宜臻等人一起,满船到处游走,
在底部的动力层,我们被那轰响的机器噪音逼了出来,但那里二十四
小时都有船员夜以继日地工作,确保行船动力正常运转。我们来到几
乎是顶层的船长卧舱和那些高级船员的卧舱去参观。船长半圆形的私
人空间很宽敞,晴天时一定很明亮,里面的设施在一九八六年的眼光
下已经一应俱全。这位军人出身的船长,让自己的空间保持着一尘不
染,舱内的一切是那么一丝不苟地安放稳妥。书柜里的书有很多种,
从海军规军舰手册到政治书籍,诗歌散文,杂志,再到琼瑶三毛张洁
冯骥才和一些外国翻译名著,比如海明威杰克伦敦和马克吐温等······
唉,海上的日子很多时候是寂寞的,但有时也很震撼,更多的时候也
许当海上行者回忆往昔时会很有趣味,但现实里的海上人,每一刻都
有着不可预测的可能性,我们在陆地上的文化生活对他们来说几乎没
有可能,所以这些书籍在大海行船中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船长打开
小冰箱,特别开了可乐让我们喝,那时美国的原装可乐还是挺稀罕的
饮料。船长对我说,娓娓,你的适应能力很强,来我们这里吧,明年
可能去南沙,也许会去南极考察。这是此番旅行中船长第二次笑对我
提出加盟邀请。

经过整整一天的停航,雾气渐渐散去,能见度大大提高,向阳红五号
继续向黄埔港驶去。

浩瀚的大海,时而宁静,时而咆哮,即使在它的黄金季节里,它也桀
骜不驯,尽呈骄横,但是我依旧热爱大海,爱它深湛的清澄,爱它变
幻的无穷无尽,更因为父亲对大海的爱而无条件地永远地爱着它。

一九八七年我收到国家海洋局邀请,去南极考察,未久又收到通知说
暂时取消。随后有去南沙的考察邀请,其时我正有其它的业务在身未
能成行。一九八八年初,我再次得到邀请:参加南极科学考察团。一
包包一封封的材料纷纷送到我的办公桌。但那时的我赴美在即,发送
婉拒回信的手如此犹豫,心里反复念叨着:一年,只需要一年的时间,
准备,然后出发······电话里和在海上结识的友人们告别的话语也让我
心有戚戚。但人生没有回头箭,那待发的美利坚合众国之行也很令我
向往。

出国后,我没有再打听过关于向阳红五号的故事,也没有再追踪它后
来可能的辉煌或衰落,不想在回味的时刻参杂任何新鲜的元素,我愿
意一直保留一九八六年关于它的原始记忆,那浩渺无垠烟波不息的大
海,海员们的笑靥,船长的英俊,那短暂而令人难忘的海上人生······

游子和他们的故乡之间也有如下这首歌词里的情愫:

A time for us, some day there'll be
When chains are torn by courage born of a love that's free
A time when dreams so long denied can flourish
As we unveil the love we now must hide

A time for us, at last to see
A life worthwhile for you and me

And with our love, through tears and thorns
We will endure as we pass surely through every storm
A time for us, some day there'll be a new world
A world of shining hope for you and me

For you and me

And with our love, through tears and thorns
We will endure as we pass surely through every storm
A time for us, some day there'll be a new world
A world of shining hope for you and me

A world of shining hope for you and me


《Love Theme》 From 《Romeo and Juliet》 By Johnny Mathis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莺歌海之旅 其五 文/娓娓
  • 莺歌海之旅 其四 文/娓娓
  • 莺歌海之旅 其三 文/娓娓
  • 莺歌海之旅 其二 文/娓娓
  • 莺歌海之旅 其一 文/娓娓
  • 娓娓2009-11-19 04:40:03
    这是结束篇,谢谢朋友们一路阅读和跟帖,
    龙坡居士2009-11-19 04:55:38
    谢谢娓娓和我们分享这些家喻户晓的大事件中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娓娓2009-11-19 05:23:12
    是啊,
    五味七色2009-11-19 05:31:30
    好精彩,谢谢娓娓!
    娓娓2009-11-19 05:37:56
    多谢五七阅读,陈年旧事,再不写就要忘光了~~ :)) 五七晚安~~ :))
    满儿2009-11-19 05:42:45
    读君一文胜读书,精彩好文。
    娓娓2009-11-19 05:47:37
    满儿晚上好。那位朋友
    娓娓2009-11-19 05:50:15
    接着写:
    凛子2009-11-19 06:52:05
    最会讲故事的娓娓阿,用这样一曲久违的歌吧人的心都搅碎了……
    娓娓2009-11-19 06:55:49
    啊,俺歪打正着,原来凛子也喜欢这一曲久违的歌~ 晚安了,我们这里11pm 了 :))
    bymyheart2009-11-19 13:45:01
    ‘春的后面就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忘了原话啦]当回首往事
    群思2009-11-19 14:10:26
    要是能参加个海底打捞,像南海一号,那就过瘾了。
    nuts0002009-11-19 15:21:29
    记性也忒好,二十多年前的事道来娓娓动听,如数家珍:)
    娓娓2009-11-19 15:53:05
    心妹说得好!时间是人生的过滤网,
    娓娓2009-11-19 15:57:28
    我也希望,“要是能参加个海底打捞,像南海一号,那就过瘾了”。
    娓娓2009-11-19 15:58:29
    谢谢阅读这最后一章,提前祝愿周末好~~ :))
    DUMARTINI2009-11-19 16:56:00
    娓娓请进:
    娓娓2009-11-19 18:04:49
    杜姐啊,你感动了我,难得我们有相似的海上经历,
    DUMARTINI2009-11-19 18:17:23
    回复:杜姐啊,你感动了我,难得我们有相似的海上经历,
    娓娓2009-11-19 18:46:06
    和杜姐同感,感谢上苍,给我们机会相识。。。。。。。。。。。。。。
    娓娓2009-11-19 19:01:12
    呵呵~~ 想起了《海底两万里》,群思还记得那套书吗?
    瞧一瞧2009-11-19 21:44:23
    那位英俊的船长肯定记得您:))去南极,令人神往......
    娓娓2009-11-19 23:55:45
    那我就该羞愧难当了。瞧妹晚安。
    娓娓2009-11-20 00:33:06
    顺便说,没有去成南极,但却到过北极圈。尽管南北极有那么多的不同。 :))
    娓娓2009-11-20 00:34:16
    确切说是接近北极圈。修正。
    满儿2009-11-20 01:20:10
    《海底两万里》引起了当年多少青少年的遐思幻想。
    娓娓2009-11-20 05:00:12
    的确。而且它是一部具有远见和博学的通俗启蒙读物。很喜欢。
    lee052009-11-20 06:29:54
    几篇都拜读了,佩服你和杜JJ 有那么丰富的经历。
    凛子2009-11-20 11:08:34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段往事带回温馨的回忆。看你们俩聊得开心,
    群思2009-11-20 14:23:34
    记得!还有气球五星期,地心游记,八十一天环绕地球等等。法国儒林凡尔纳的书
    娓娓2009-11-20 15:16:10
    说到人类和天道,前天看到一篇文章,
    娓娓2009-11-20 15:40:09
    谢谢阅读,问候周末好~ :))
    瞧一瞧2009-11-20 16:41:34
    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