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否能从其自身建构佛教意义的诠释学理论,且此理论能为其自身之解脱实践论奠定哲学基础。现代(西方)学者所研究的佛教经典毕竟是过去历史的作品,为此经常面对时间与文化上的“双重距离”。因而,现代学者对于佛学的诠释活动,与其说是佛教经典的如实解明,倒不如说是诠释者自身“成见”或“前理解”的介入与镜映。若是如此,如何反省与揭露诠释者本身的“成见”或“前理解”,或者佛教如何被当代诠释者“再现”,这成为问题焦点。
从一九八四以至今,国内佛学研究亦受到此诠释学运动的思潮所影响。仅管此类研究趋势并非目前国内佛学研究的主流,但学界对此亦有日益重视的倾向,几位前辈对于佛教诠释学提出各自理论建构的宝贵观点,例如赖贤宗提到:“傅伟勋的哲学诠释学,是结合了天台的判教理论和嘉达玛的哲学诠释学,而进而提出他自己的‘创造的诠释学’。
而林镇国的哲学诠释学则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之中,重新反思西方诠释学的不同线索,将之运用到佛教的哲学诠释,而尝试走出一条对于东西方皆有当代意义的佛教的解脱诠释学的宽广的道路。
至于吴汝钧和我所进行的佛教的哲学诠释学则基本上是立基在天台圆教和西方哲学诠释学的融合的基础之上,来反思传统的佛教哲学诠释的当代跨文化沟通的意义。”
此外,郭朝顺《观心与诠释—天台智顗的诠释理论》亦是当代本土佛教诠释学思潮下的成果之一,但是相较于前面几位学者对于西方当代诠释学理论的援用与倚赖,郭氏的进路显然更向中国佛教传统的诠释学靠近。
后起之秀亦不乏对此有兴趣者。如,王兴焕,《佛典语言的诠释学问题—以观诠教的建构》:以哲学诠释学为基础反省,透过海德格存有学的开显真理观,与伽达玛哲学诠释学的理解理论,批判“符应真理观,逻各斯中心,联系动词式命题的思考”,并藉此建构一种动态的佛典语言诠释原则,亦即所谓的“以观诠教”。